篇一:
当暮色笼罩了整个天空,繁星闪烁的时候,冒着冬天的寒风,迎来了一个热闹的夜晚.一个个灯笼在房前屋后游动.这里到处都洋溢着除夕之夜的气氛.
该是合家团聚,共进晚餐的时候了,村子已不见那袅袅炊烟,路上的行人已寥寥无几.哦,人们都在尽情地他享节日的快乐.
我和爸爸刚刚放过鞭炮,我们全家便围坐在丰盛的酒席旁.全家人端起杯子在电视机和音乐中畅快痛饮.玫瑰色的葡萄酒啊!你不就是辞旧迎新的象征吗
除夕之夜,人人心情舒畅,个个面带笑容,真是"四时花似锦,万众面皆春."就连平时总爱生闲气的奶奶变得像小孩子一样爱笑,爸爸脸上也展开了少见的笑纹.
年饭过后,我便和爸爸妈妈一起包饺子.这是为新年准备的第顿早餐.大家边包饺子,边看春节联欢晚会,解放军叔叔用那男子汉粗犷的歌喉,表达了对亲人的怀念和对祖国人民的美好祝愿.
我的眼睛湿润了,不知是被那些真挚的歌声感染,还是对叔叔那勇于献身的精神所敬佩.是啊,我们之所以能幸福地在一起吃年夜饭,包饺子,平安地学习,工作.这不都是与解放军叔叔们吃苦,牺牲紧密相连吗
解放军叔叔们把自己的绚丽青春献给了保卫祖国的伟大事业,把和平的生活留给了我们.真是"亏了我一人,幸福十亿人"啊!
他们不愧是我们当代最优秀的人呀!不愧是中华儿女的楷模.他们真是中华民族的骄傲呀!
篇二:
“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房日;二十五,炸豆腐;二十六,烧羊肉;二十七,宰只鸡;二十八,白面发;二十九,蒸馒头;三十晚上熬一宿,大年初一拜个年,一年一年保平安”,这首歌谣从古唱到今,传承着我们家乡的习俗和文化。
一走进腊月,家乡的年味更浓了。旧时的过年就是从八月初八开始,到按历年正月十五才结束,现在,亦是如此。
农历十二月初八,俗称腊八日。比较讲究的人家,每逢这天早上会吃“腊八粥”,泡“腊八蒜”,以示欢庆丰收,预祝来年五谷丰登。
喝完了香甜可口的“腊八粥”,吃完了泡得发绿的“腊八蒜”,在孩子们的期盼中,我们迎来了腊月二十三——小年,在这一天晚上,各家各户都在灶王神像勉强摆上糖瓜,山楂,柿饼,红枣,花生等,求灶君“上天言好事,下地保平安”,俗称“辞灶”。过了这一天,在外经商、打工、求学的游子心怀对家乡亲人的无限思念,开始陆续返家,一路上无数次想象见到亲人的激动场面。家中的亲人也怀着丰收的喜悦,开始陆续购买鸡鸭鱼肉、酒菜、香火、鞭炮等,称为“办年货”;蒸馒头、打米糕、出豆腐,称为“办年饭”,这些年饭可以一直吃到二月二。
初夕傍晚,全家老幼聚在一起,吃上一顿丰盛的年夜饭,共享天伦之乐,叫“辞岁”,然后大家将屋里堂外置办得灯火通明,通宵达旦,彻夜不眠,谓之“守岁”。等到大年初一,人人穿上崭新的衣服,走街串户,互致新年的祝福。从初二开始,人们开始盘算着走亲戚,侯客人。
迎来送往十几天,春节的另一个高潮——元宵节到了,人们纷纷走上街头,点花灯、放烟火、玩龙灯、踩高跷、扭秧歌、跑旱船、打腰鼓,尽情宣泄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这就是家乡的春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