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的希望

发布时间:2017-12-08  编辑:admin 手机版
   2948年,我已经是一位科学家了。而世界人口已经达到134亿人口了,再过几年,世界上就会容不下更多人类了。
  各个科学家们都希望人类可以移居,2948年的4月19日世界各地的科学家们都在研究一种种子,让这种种子能够在没有氧气。各种温度等条件的地方生存,因为人是不能没有氧气的,可是,他们都知道,树木没有了空气就会枯萎,所以有很多科学家都失去了信心都觉得这是天方夜谭。
  在2949年的10月1日,在这一次的国庆节有着不一样的事情要宣布。
  只见国家主席和各个领导讲完话后,又上去了一个人。我定睛一看,原来是我的好朋友Q博士。一见是他我就知道他又有一项惊天动地的大发明要宣布。
  不听不知道,一听吓一跳呀。
  他这次的发明竟然是不需要氧气和可以适应各种温度的花草树木,说我们人类到其他星球上生存有了希望。
  全场大声欢呼起来。
  此时我的心情是激动不已呀!想到我们人类终于可以到其他星球上去光顾,我在黑暗中找到了一些光明。
  在以后的7天里我们在大量的克隆这些种子,总共克隆了有68亿颗种子了按计算两个人一起用一棵树已经差不多了。
  在10月29日,人造飞船上都是这些种子,他们准备把这些种子洒向火星。水星这两颗星球上。
  在10点34分飞船准备发射了,现在已经在倒计时了10、9、8、7、6、4……“发射”在这艘飞船上寄托着134亿人的希望!
【扩展阅读:写作指导,中学生如何提高写作能力】
  很多同学怕写作文,常常为此苦恼。究其原因,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有的苦于没有东西写,有的不知道怎样串成文章,有的担心写不具体。
  我认为,中学生要想提高写作能力,必须从积累材料和训练表达这两方面入手。
  古人云:“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河。”要写好作文,语言材料和生活感悟的积累是基础。只有厚积,才能薄发。同学们积累材料,主要有以下途径:
  一、阅读与摘记
  这里的阅读不仅仅是指语文课内的阅读,更不等同于语文课本的学习,还包括大量的课外阅读。只凭借语文课内的阅读,是难以满足积累语言材料的需要的。早在50多年前,叶圣陶先生就指出:“国文课本为了要供同学试去理解,试去揣摩,分量就不能太多,篇幅也不能太长;太多太长了,不适宜做细琢细摩的研讨工夫。但是要养成一种习惯,必须经过反复的历练。单凭一本语文书,是够不上说反复的历练的。所以必须在国文教本以外再看其他的书,越多越好。”要进行大量的课外阅读,首先要有阅读的条件,同学们可在图书室借书,也可以自己订课外书,或者同学之间互相交流。对于一本好书,反复诵读,在读中自悟,在读中自得,记住其中的要点,自己的感受以及好词佳句,古诗名句和名人名言等,分门别类地摘在笔记本上。再对这本书其他内容进行快速的浏览,得到想要的要点或具体的信息,就停下来,把它们记下。读完全书以后,回顾全文内容,根据要点列成提纲,从而整体把握。而我校的读书笔记,这个时候是最能派上用场的了。
  二、观察与思考
  作文源于生活。我们身边每天都在发生着不计其数的新鲜事,可惜,有些同学对此视而不见,听而不闻。可见,无材可写的根源是不善于观察。同学们观察时应调动一切感官,充分运用视觉,听觉,触觉,味觉,嗅觉,进行细致的观察。对观察到的现象,要给自己多提几个问题,多问几个为什么,并勇于向别人请教,要进一步分析,综合,比较,判断,以获取更全面更深刻的认识,觉得很有收获的就记下来。同学掌握了大量的语言材料与生活素材,就为写作做好了准备。剩下要做的,就是实践,实践,再实践,也就是反复多次地进行习作训练。
  三、每日一忆,每周一记
   坚持写日记确实能有效地提高同学的作文能力,但也会给同学造成较重的课业负担。“每日一忆”改“记”为“忆”,只要求同学在入睡前,把一天中经历的事回想一下,把有意义的事情挑选出来,想想可以写成什么作文。第二天在课堂上交流,比比谁是生活中的有心人,最有“慧眼”,最会发现。如果碰到自己特别感兴趣又有把握写好的素材,就写成周记。同时还要注意,积累要持之以恒,锲而不舍。英国著名科幻小说作家儒勒.凡尔纳为了积累写作材料,曾写了几百本读书笔记,摘录了两万多张卡片。
  四、作文的修改
  作文自己改,进步更显著。好作文是改出来的,“改错先于求美”,作文之道总是“先求其通次求其美”,同学学会自改作文则更是有益一生的事。写作上必须努力通过各种途径,培养同学的主体意识,提高同学自主作文的能力和创新能力。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同学一旦对作文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就会"乐此不疲"。自由是作文的生命,让同学敞开自己的心怀,拥抱自己的天空,写出感情,写出个性。通过写作,从现实走向未来,从未知走向已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