咀嚼生活的真味

发布时间:2017-12-14  编辑:admin 手机版
  生活是一本书,每个人都须品读,而真正读懂的人不多,其实它就像四季。
  当人们衣服越减越薄,太阳能温暖更多地方的时候,你就知道春已经来了,不带声色的,你得去全身感受。不知你是否会为树枝抽出新芽,小草探出脑袋而感到欣喜,像母亲期待宝宝出生的心情。“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新事物必须将替代旧事物,我们应该时刻以新的面貌面对生活,迎接未来!
  当暖阳升成烈日的时候,正是酷暑来临之际,他要让你感受他的积极、热情。他想把你磨得圆滑,这样才能钻进那不大的生活圈。你淌的汗、流的泪,正是你成长需要的养料,加上拼搏、努力、没有事是做不到的!当然也需要时间,所以你必须学会坚持。
   叶子的离去,是风的追求,还是树的不挽留,秋天仿佛是个悲伤的季节。但“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外界环境又怎能令你内心悸动呢?心底的真实情感是不会被动摇的,在青春路上怀揣一个真实的你吧。至于别人评价你,既不需要,也没有必要。
  冬是高贵矜持的公主。她姗姗而来,越过山峦,飘过重洋,一下子白了大地,她一路歌唱并撒下欢乐。孩子们堆的雪儿好像比去年的好看多了;老奶奶沧桑的双手包着饺子,那满满的馅是她的知足和祝福呀!那一株腊梅,赞美她的人太多,其实她只是想履行大自然赋予的任务而已,那就是芬芳整个寒冬。
  四季就这样循环着,每本书都蕴藏着大大的道理。我们站起来又跌倒,跌倒又站起来,还是不断重复。可我宁愿一路走一路摔,也不愿规规矩矩走一生。
  生活是一本书,我愿意用一生去领悟它。
【扩展阅读:小学作文起步,学写动物的“三个要”】
  一般地说,小学生比较喜欢动物,像常见的鸡猫狗鸭,图书电视中认识的鸟兽鱼虫。但如果让他们去说、写这些动物,就会感到困难,就不乐意了。那么,如何指导学生写一种动物呢?
一、观察要认真仔细
  观察是写好动物的前提。只有认真仔细地观察,才能对这种动物的样子、习性等全面了解。一是要有顺序地写观察,比如从头到脚,从整体到部分,从静态到动态。《翠鸟》一文在介绍翠鸟外形时,先总述“它的颜色非常鲜艳”,然后分述头上、背上和腹部的羽毛,最后写它“小巧玲珑”。二是要抓住动物的特点观察,对它的大小、外形、毛色、叫声及生活习性了解清楚。《鲸》一文中对鲸的生活习性印象就比较深刻。三是要反复观察,因为一次观察有可能了解不深入,不全面,就需要多次观察比较,发现其与众不同的地方。即使是同一种动物的不同个体,也有差异。如:公鸡和母鸡,公鸡羽毛较鲜艳,会打鸣,喜欢抢食,会欺负母鸡;母鸡羽毛不如公鸡鲜艳,性情比较温和,下蛋时会咯咯叫。
二、描写要具体生动
  有了仔细观察的基础,作文时就有话可写了。教师指导时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是恰当描写,用丰富的语言写出这种动物的有关动作和神态。比如《翠鸟》一文中翠鸟捕鱼是这样写的:翠鸟蹬开苇秆,像箭一样飞过去,叼起小鱼,贴着水面往远处飞走了。只有苇秆还在摇晃,水波还在荡漾。这段传神的文字,充分表现了翠鸟动作的迅速、敏捷。二是动静搭配。对动物大小、形状、毛色的描写属于动态描写。如果仅仅写动物的静态,就显得刻板、单调、缺少生趣。如果光写动态,交代不完整,读者了解就不充分。《翠鸟》一文重点介绍翠鸟的外形和活动这两个方面的特点,动静搭配,描写具体,使人如见其貌,如闻其声。三是展开联想。没有联想,句子就显得干巴巴的,没味道。比如写翠鸟的羽毛,如果写成:“它头上的羽毛是橄榄色的,背上的羽毛是浅绿色的,腹部的羽毛是赤褐色的”,就比原文大为逊色。当然,教师要强调联想不是凭空瞎想。
三、平时要善于学习
  指导学生写好一种动物,还要使学生懂得仅仅要靠观察和作文基本功还不够,学习有关知识也很重要。可以向别人请教,也可以广泛阅读,搜集有关资料。比如《鲸》一文,作者对鲸的大小、属性、分类等掌握得非常清楚,如果不学习,作者就不会举例,就不知道那些具体数字,就不懂得鲸的进化过程。因此,学习对于写好一种动物是非常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