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自古有“三湘四水”的美称。纵观湖南的发展史,就会发现,湖南既得益于水,也受害于水。水多则如猛兽,酿成洪涝灾害;水少则贵如油,出现严重早灾。可以说,水是当今湖南经济发展的命脉,并将决定湖南未来发展的方方面面。
每年3月上旬,湖南就提前一个月进人汛期。而且,常常是洪魔肆虐,冲毁农田,毁坏家园。据统计,1998年,全省14个地市,受灾人口近三千万,直接经济损失达上百亿元。然而,当共和国总理朱铭基在荆江与抗洪战士抱拳相托,在湖北与抗洪将军含泪相拥的同时,湖南的邵阳、郴州、衡阳、永州四市的领导,望着那一片片枯死的禾苗和干裂的土地却焦急万分:118万亩农作物遭受旱灾,130万人口饮水困难。他们不得不面对1968年以来最严重的早灾。
虽然,在这些自然灾害面前,勇敢而顽强的湖南人再次展示了自己的英雄气概,但是,当我们在诅咒上苍的无情,张扬人定胜天的精神,讴歌抗洪将士的壮举,关注灾民生存的同时,是不是该把目光投向更远的地方或者更深的层次呢?
香港特首董建华在张家界度假时,曾取消了很多活动。因为水源枯竭,人们实在没有兴致在干涸的金鞭溪旁徜徉,而索溪峪根本就无溪无水,河床上裸露的只有怪石乱渣,名扬神州的猛洞河“天下第一漂”也已名不副实了。然而,在湖南省的北部,却是汛情紧急,水患成灾。难道这还不足以引起我们的替觉吗?
特殊的地貌特征,多变的气候条件,复杂的山河、江湖关系,决定了湖南是个水早灾害频繁发生的地区。但是,除了这些客观因素,有没有人想过,在与洪魔生死搏斗以外的日子里,我们都在干些什么呢?
我们在砍!天然森林可以拦截一半左右的降水量,而湖南四水流域内的森林由于被过度砍伐,植被遭到严重破坏,导致90%的降水直接流人江河。
我们在填!烟波浩森的八百里洞庭湖,由于围湖造田,填湖建屋,如今已不足三千万亩。对洪水有着天然调节作用的散珠碎玉般的湖泊,如今正迅速萎缩,甚至行将消失。
毋庸置疑,为了追求经济效益,我们已牺牲或者部分牺牲了生态环境。而在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过程中,我们对生态保护又似乎做得太少太少。长江大堤仍像达摩克利斯剑一样高悬头顶,一些城市的防洪系统AR需强化,湘西的水利基础设施远远跟不上农业发展的需要……因此,当灾害袭来时,我们常常处于被动挨打甚至束手无策的境地。是的,湖南人勇敢顽强,但是,洪水中,我们总不能老是让像高建成一样的抗洪英雄年复一年地用血肉之躯去抵御肆虐的洪水吧?干旱中,我们总不能老是让湘西的父老乡亲日复一日地用瘦弱的肩膀担水浇灌干涸的土地吧?
连年的水早灾害已严重制约了湖南国民经济的发展。我们必须大兴水利,根治水患,切实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促进生态环境改善,全面提高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遭遇了1998年特大洪涝灾害后,湖南省委提出“南北兼顾,蓄泄兼筹,标本兼治”的决策,力争通过5年的治理,使全省的森林援盖率达到55%。这些举措,无疑是及时和必要的。
当烟波浩森的洞庭湖呈现在人们眼前的依然是一片碧绿,当湘、资、沉、渣四水的上游绿树葱笼,当浊流翻滚的浏阳河清澈见底时,湖南的经济与人民的生活必将揭开新的篇章。
精彩抢先看New Top
最热文章榜Hot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