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
说来也怪,孤独感总是在最热闹的环境中偷偷袭来。
圣洁的夜空中正漂浮着世俗的音乐。都市的生活看起来是那么繁华,然而几个趴在地上的乞丐,一群疯狂抢购的市民,一伙大声叫骂的青年,给人们安逸和谐的生活图景重重地打上了几个补丁。
一切都在无力地拍打着脑袋,欢乐的歌声飘忽不定,绚美的灯光支离破碎。
尽管陷入这种百无聊赖的境地,我并不承认我是空虚的。我的心中热血澎湃,只是我的思想无力划过夜空,我的情感无法在高楼上空升腾。
想起语文课上,老师批评“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为孔方兄”的现象,有人当即说道,“难道还有其他什么值得追求的吗?”
一天中午与一个同样爱好理科的同学聊天,他说,数学是天下最没用的学科。我很愕然,我认为真正热爱科学的人总会对数学有一种崇敬感,更不会以“有用”和“没用”肤浅地评价一门学科。他的补充更令我惊讶:“以前我数学那么好,现在却考不到前面了!”
我茫然地环顾四周,这是怎样的一个充斥着功利气息的环境啊。项羽这般霸气,而今他的悲歌却湮没在了世俗的尘埃中;伟哉屈原,如今又能在何处采撷芳草?城市里的人们,你们究竟在想什么?
我落后了。人们在笔记本电脑前看美国轻喜剧,我却在几张发黄的之上感受汉初风云和法国大革命。当悠闲的人们沉浸在阵阵欢笑中时,我听到的却是理想的号角,历史的回音。
正是在这历史的会因中,我不甘于此刻的寂寞。我想用我的声音打破周围的沉闷,用我所仰慕的思想之光,燃起人们崇高的斗志。
我知道人们会告诉我,我还有一条捷径。放弃自己的追求,融入城市的灯火。把文学历史看作消遣的工具。把科学当成折磨人的东西。把考试当成学习的唯一目的。别把精神当食物吃。
人们在劝我,给心灵降降温吧!即使你真的掏出你燃烧的心,也没有人为你呈上火把。
给心灵降温,多么有效的方法。可是我知道。所谓给心灵降温,就是让热血流出来,使心灵萎缩。
我拒绝走脱离孤独的捷径。我仍将带着理想上路,并真正想改变他人一些庸俗的思想。我希望在新的一年里,没有人在胡扯司马迁搞同性恋,没有人在说希特勒比伏尔泰帅。
祝平安夜里一切平安。然而平安不等于平静。应该有一场蜕变,一场新生了。
篇二:
流光溢彩满城欢,青松霓虹竞辉耀。
敢教红帽换鞭炮,直把圣诞当元春。
这是现在中国圣诞节前的真实写照。与西方的相比,中国的圣诞节似乎变得更隆重,更炫目。随着国门逐渐打开,西方的文化、思想及价值观念逐渐冲击着我们的生活。也许你会感到奇怪,中国人很少有对圣诞节起源与发展有多少了解。对于节日的传统文化与内涵,人们似乎更热衷于节日的庆祝方式及娱乐消费。如此说来,中国的圣诞节已经变味了。
相比于跃动狂欢的中国人,圣诞节中的西方人显得更加宁静而充实。多数美国人喜欢在比肩接踵的商场里购物,愿意用传统的书信方式悄给别人祝福的信息。因为在喧哗的环境中营造出一种节日的亲切感和欢乐感,从中体味上帝创造万物的恩德;一笔一划中勾起了对往日亲朋好友的思念与珍惜。西方人就是这样,通过节日来渲泄积蓄心中的情感,相比中国人单纯地嬉戏玩乐,岂不更倍添珍贵。
嬉戏玩乐,寻找狂欢刺激,这不是我们本身的问题,是文化认识的问题。
作为一件舶来品,圣诞节继承了西方的文化特征,却失去了本质的文化底蕴。面对西方文化的迅猛传播速度,气势磅礴的宣传功势及巨大的潜力与利益,让含蓄内敛的中国文化无所适从,日积月累的文化底蕴发展模式跟不上时代潮流。于是,人们走入文化吸收的死胡同妄图以修饰发展传统文化的方式粉碎外来文化,达到名利双赢的目的。
纵观现今,难道现在的文化岔路我们面对的少吗?沉浸于圣诞欢乐的年轻人因为工作繁忙而推辞了团年饭;陶醉于情人节甜蜜中中男女淡忘了中国的元宵节…物质文明几乎掩盖了中国传统文化,并将以更强大的功势进逼。最好的办法,莫过于从根本上了解外来文化的内涵,从内涵中了解外来文化的精髓。最理性的选择,莫过于支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的原则,促进传统文化与外来文化的统一,从而达到民族精神和外国文化价值观的协调。
于是,我们要学会以理性思维接受节日文化,学会以感性的情意体味节日风味与欢乐,让自己成为一要火柴,照亮人们的眼睛,照亮文化的发展道路,为圣诞节添上一份新的光采。
今年的圣诞夜,繁华依旧,却暖在我心头,我清晰地看到,在文化交融的发岔路上,那条路,虽然模糊却很实在,一条很有内涵却不失韵味的实在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