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生活中,将心比心的事很多,对于我们来说,只要用心观察,就会发现。不信,那就请好好看看下面!
篇一:
生活中,将心比心的事很多,对于我们来说,只要用心观察,就会发现。
一次,我在家里不知怎的,突然发烧了。可是,家里没人,妈妈又很忙,这可怎么办呢?无奈之下,我只好独自一人踏上了“艰难”的道路。
来到医院,医生给我量了体温。过了三分钟,医生取出了体温计,严肃地说:“有39度,要打退烧针。”我听了非常害怕,因为我最怕打针了。但是我又不敢违抗“命令”,只得乖乖的去付钱、取药。来到注射室,我将针药递给了一位年轻漂亮的护士姐姐,但刚一递给她,我就后悔了,因为我看见她的胸前别着一枚“实习护士”的徽章。我想:今天落在她的手里,真是天大的倒霉啊!不一会儿,护士姐姐配好了药,她对我说:“小朋友,趴在小床上,裙子掀起来。”我很听话地照她所说的去做。只见一阵巨痛向我涌来。“啊!”听见护士姐姐的叫声,不用说,这针打不准了。接着,我的屁股又被挨了一针。还是打不准,护士姐姐似乎已经有些灰心了,她说:“我叫护士长帮你打针吧!”我连忙叫住了她,说:“护士姐姐,我不疼,您别紧张,您再打一次吧,我相信您会成功的。”“小朋友,你真的相信我?”护士姐姐问。我点了点头。于是,护士姐姐这次格外小心,她用棉签轻轻地消毒我的屁股。然后,将针扎了进去,奇迹发生了,这次终于成功了。护士姐姐一边打一边问我:“小朋友,疼不疼啊?”我回答道:“一点儿都不疼。”虽然我嘴上说不疼,但是其实有一点点疼。
打完以后,护士姐姐对我说:“小朋友,谢谢你,是你给了我勇气,让我面对病人勇敢打针。”我听后,不好意思地笑了,说:“这是我应该做的,人与人之间就要将心比心嘛!”
将心比心是什么?这就是将心比心。用自己最真挚的心去换取别人那颗弱小的心。
篇二:
在公交车上,我目睹了这样一件事:一位年迈的老爷爷走上摇摇晃晃的公交车,车子便颤抖起来。老爷爷就像一棵经不起风吹雨打的小树苗,东倒西歪,突然刹车,让老爷爷差点儿摔倒。
我真想给老爷爷让座呀!可我没有能力——因为我也是站着的。我正为老爷爷担心呢!突然,一位红领巾从座位上站起来对老爷爷说:“老爷爷,您坐吧!”老爷爷似乎不太好意思。“我快下车了,您坐吧。”“好吧。真谢谢你。”“不用谢,我的爷爷和您的年龄差不多,我希望他遇到这种时候,也有人给他让座。”一听到这句话,我的心里就激起了一股暖流。
同样是这个时候,一位带着一个小宝宝的母亲上了车。车子跟一个破垃圾一样左右摇摆。小宝宝太小了,人又那么多,小宝宝时常跌倒或哇哇大哭,可却没有一个人让座。过了一会儿,下车的人多了点,但妇女带着一个孩子,不容易走路,位子被抢空了。我好沮丧,还为妇女生气:尊老爱幼懂不懂啊?又过了许久,我身边的叔叔下车了。我马上护住座位,让妇女快来坐。我突然发现,妇女就像我的母亲,小宝宝就像我的弟弟,我要尽力保护他们!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是呀,如果我们能将心比心,就会使人与人之间多一些宽容和理解。
篇三:
将心比心,一个柔美的词,让你顿时豁然开朗;将心比心,一个温暖的词,让你的矛盾迎刃而解;将心比心,一个清爽的词,让你忘记所有烦恼……
听!下课铃声又在耳边响起。放学了,今天作业挺多的,一到校外我就立刻向车站跑去。可因为心急而且那辆50路车和14路车的颜色是一样的,所以就没看是几路车。就这样我糊里糊涂的上了50路车。
刚上车不久,我就感觉不太对劲:车上的人很少还有路边的建筑物我都不熟悉。那时心里就像怀着一窝小兔子一样,怦怦怦地跳。我转向坐在身后的老奶奶,焦急地说道:“奶奶您好,请问这是几路车?”“这是50路。怎么了小朋友?”老奶奶说。我一听,心就慌了。奶奶又说:“小朋友你怎么了?”“我—我—我做错车了。”我害怕的说。正巧让一位叔叔听见了,走过来对我说:“那你在哪坐的车?”“西北路。”我哽咽地说。奶奶想了一下说:“嗯—这个我不知道该坐几路车啊!”“哦!到这站对面坐912就行了。我带你去吧!”叔叔思量片刻后说。我一时心急也忘记了危险。
下了车,叔叔拉着我过了马路,带着我做了912,还给我掏了车费,不知不觉到了西北路。叔叔给我买了瓶绿茶,还给我了两元钱。我不要,叔叔硬塞给我,“谢谢叔叔”这时刚好来了一辆14路,“快上车吧!”叔叔给我了一个难以忘记的会心的微笑。
我的心像是被清洗了一般,感觉天空更蓝了;绿草更绿了;花儿更香了……在人善良的时候心是金银做的,在人将心比心的时候心是用钻石做的。
在生活中,我们都会遇到这样的事。如果我们能够向这位叔叔一样帮助对方,那么我们的生活就会变得多姿多彩。也就是歌中唱的:“只要人人都献出一份爱,世界将会变成美好的人间!”
篇四:
黄昏,走到楼下。
似乎是哪户人家装修房子,楼下的空地上堆了几包水泥,一个面容苍老,头发上落了很多水泥灰的老人艰难的抱起那包鼓鼓的大袋子,使出自己最大的力将它扛到肩上,再用手吃力的挪了一下,让它稳稳的倒在自己的肩上。我有一股想去帮他的冲动,但我只是颇怀怜悯的看着他。离他不远的地方站着一个西装革履的男士,面无表情的看着这位老人。或许他就是顾主吧,不然他怎么会就这样麻木呢? 来自:作文大全 我跟在他们后面上楼。老人用外地话对顾主说着:“唉,生活不好过呀,昨天为一家人扛了10袋水泥上六楼,累得厉害。到了最后结帐的时候,他硬说我只扛了9袋,生生地把我的工钱缩减了。想想我累的半死,只赚这么点钱糊口,他过着那么滋润的日子,还要跟我赖皮,真是不该去做那家的活儿。唉!
....”他断断续续的喘着粗气说了很多,顾主听的不太清楚,只是似懂非懂的“恩”了几声。我也听的模模糊糊的。
我们都放慢了脚步,他们没再说什么了,都在心里私自琢磨着。我看着从袋子的缝隙中撒落的石灰都沾在他的头发上,听着安静的楼梯道上他吃力的呼吸声,看着他脸上的道道皱纹和蹙起的眉头,注意到他干裂的长满茧子的手,回想着他的那番话,那么真实,那么引人深思...
现代社会的人们总是把自己的利益放在第一位,有些人甚至耍尽小手段让自己占到些便宜。而一些辛苦劳动的老实厚道的人总是被欺骗的对象。看看这个老人吧,他是那么让人怜悯,怎么有人狠心欺负他?
是的,他是穷,他是没文化,他是没才能。顾主门的确比较富裕,的确有知识,的确有能力。可是顾主们却缺少了一样最普通的东西——良心!
请你们将心比心,如果这位贫穷老人是你的亲人,你会心疼吗?如果这位贫穷的老人不是在为你工作,你看到了这样的一幕,你会难过吗?如果这位贫穷的老人是你自己,你希望自己吃尽苦头还受到这样的对待吗?
请将心比心,如果你仍然选择这样做,你敢面对自己的良心吗?
篇五:
将心比心,在字典中的解释是:拿自己的心去比照别人的心。指遇事设身处地地替别人着想。《论语》说过“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即自己不愿意的,不要施加到别人身上。《万善集》也说过“物我一体,将心比心。”
将心比心,每一个融洽的集体中,都具有这种品质。相反,人若没有将心比心的品质,总是以自我为中心,他将会自我封闭起来。
将心比心,活得快乐。传说从前有个老人家,他住在村口处,一天,有一个人来到村口,他向老人家问道:“喂,你们村的人好不好相处?”老人反问道:“那你以前那个村子的人好相处吗?”这个人摇了摇头说:“糟透了。”老人也摇了摇头说:“我们村的人也不好相处啊!”于是这个人走了。过了几天,又来了一位年轻人,他向老人问道:“老人家,请问你们村里的人好相处吗?”老人家又反问道:“那你以前那个村里的人好相处吗?”年轻人说:“我们那个村的人可好了,不过我不能回去了,我真的好想回到那里!”老人笑着说:“我们村的人也很好相处啊!你留下来吧!在我们村,你也能很快乐!”可见,对于那两个人,老人有两种截然不同的说法,原因是:有将心比心的品质的人,不管到了哪里,他都能够寻找到快乐。
将心比心,真正的原谅。一次,爱迪生和助手们制作了一个电灯泡。爱迪生让一名年轻的学徒将这个灯泡拿到楼上的另一个实验室里。这名学徒接过灯泡,生怕手里的这个新玩意滑落。但他越是这样想,心里越紧张,手也抖起来,最终灯泡还是掉在了地上。几天后,爱迪生和助手们又制作出了一个灯泡,爱迪生毫不犹豫地将任务又交给了那名曾把灯泡掉在地上的学徒,这一次,这个学徒安安稳稳地把灯泡拿到了楼上。事后,有人问爱迪生:“原谅他就够了,何必再把灯泡交给他拿呢?万一又摔在地上怎么办?”爱迪生回答说:“原谅不是光靠嘴巴说的,而是要靠做的。”可想而知,如果爱迪生第二次不让这个年轻学徒拿灯泡,那这件事将会在那个年轻学徒心中留下深深的、不可原谅的悔恨啊!正因为爱迪生想到了这一点,所以才让这名学徒再做一次。可见,将心比心背后,是真正的原谅。
事实证明,将心比心能让人与人之间相处得更融洽,快乐每天在他们之间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