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
12月31日上午,栗老师和我们一起举行了庆“元旦”的联欢会。
你瞧,教室里好一派节日气氛!后面墙板报的四个角也挂上了五颜六色的大气球;电扇和灯管上也缠上了五彩缤纷的闪亮亮的彩带;黑板的边上镶嵌上了拉花,远远望去犹如仙境一般,好看极了!随着音乐,小广播为了表示祝贺,说了开场白,但竟和我主持人的开张白一模一样,可是也必须有开场白,只好硬着脸皮读下去。大家听后,在下面都小声地议论着,栗老师为了圆场,只好说:“有些同学呀,可能发现了,我们的主持人广播里面的开场白呀,都是一样的。但我觉得啊,我们的两位主持人一点也不比广播里面差。”
接着,老师带着我们表演节目和做游戏,我们玩得很开心。其中,我最喜欢玩的游戏就属“传气球”了。首先老师把气球交给了张彤同学,只要老师把眼闭好,说:“开始!”并开始敲桌子的时候,张彤也就开始传气球了,当老师停止敲桌子,气球在谁手里谁就要表演节目。我原本想:只要气球传到我手里的时候,迅速地把气球传给我后面的何昊,就可以幸免于灾了。但恰好当气球传到我的时候,老师停止了敲桌子。本来我是主持人,没有准备什么节目,但幸好有以前准备的小故事可以读,要不然,我就惨了!
这次元旦联欢会我们玩得可真开心呀!
篇二:
中国的元旦,据传说起于三皇五帝之一的颛顼,距今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
“元旦”一词最早出现于《晋书》:“颛帝以孟夏正月为元,其实正朔元旦之春”的诗中。南北朝时,南朝萧子云的《介雅》诗中也有“四季新元旦,万寿初春朝”的记载。
中国最早称农历正月初一为“元旦”,元是“初”、“始”的意思,旦指“日子”,元旦合称即是“初始的日子”,也就是一年的第一天。正月初一从哪日算起,在汉武帝以前也是很不统一的。因此,历代的元旦月、日也并不一致。夏朝的夏历以孟喜月(元月)为正月,商朝的殷历以腊月(十二月)为正月,周朝的周历以冬月(十一月)为正月。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又以阳春月(十月)为正月,即十月初一为元旦。从汉武帝起,才规定孟喜月(元月)为正月,把孟喜月的第一天(夏历的正月初一)称为元旦,一直沿用到清朝末年。但这是夏历,亦即农历或阴历,还不是我们今天所说的元旦。
公元1911年,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统治,建立了中华民国。
为了“行夏正,所以顺农时,从西历,所以便统计”,民国元年决定使用公历(实际使用是1912年),并规定阳历(公历)1月1日为“新年”,但并不叫“元旦”。
今天所说的“元旦”,是公元1949年9月27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在决定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同时,也决定采用世界通用的公元纪年法,并将公历1月1日正式定为“元旦”,农历正月初一改为“春节”。
由于世界各国所处的经度位置不同,各国的时间也不同,因此,“元旦”的日期也有不同。如大洋洲的岛国汤加位于日界线的西侧,它是世界上最先开始的一天的地方,也是最先庆祝元旦的国家。而位于日界线东侧的西萨摩亚则是世界上最迟开始新的一天的地方。按公历计,我国是世界上第12个开始新年的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