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大屠杀》重难点分析
【《南京大屠杀》重难点分析】
【重点难点提示】
重点
1.诵读课文,理解文章的内容。
2.分析课文,准确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3.了解有关新闻作品的特点。
4.比较报告文学和通讯,更好地体会、把握这两种文体的特点。
难点
1.体会报告文学生动、形象的记叙及精当的议论、抒情。
2.体会通讯“用事实说话”的特点,感受通讯中人物的人格魅力。
什么是新闻?不同的文化背景,不同的意识形态,就有不同的回答。新闻是──社会上大多数人感兴趣,而且在此以前从未对它注意过的那些事情。
──“狗咬人,不是新闻;人咬狗,才是新闻。”
──凡是能让女人喊一声“啊呀,我的妈呀”的东西,就是新闻。
──《新闻报道与写作》(麦尔文·曼切尔著)
以上表述并非科学意义的定义,但却集中地代表了西方新闻学的基本立场,即一切反常的、有刺激性的、人们好奇的事才是新闻。这种观点当然有其深厚的人文背景,虽然他们对新闻的认识已侧重在“读者兴趣”上,但其实质仍不能脱离“利润”的操纵。在中国,“新闻”这个词最早出现在《新唐书》。《现代汉语词典》释“新闻”为:①报纸或广播电台等报道的国内外消息:新闻广播/采访新闻。②指社会上最近发生的新事情。《辞海》对新闻的解释是:①报社、通讯社、广播电台、电视台等新闻机构对当前政治事件或社会事件所作的报道。要求迅速、及时,真实,言简意明,以事实说话。形式有消息、通讯、特写、调查报告、新闻图片、电视新闻等。②指被人谈论的新奇事情。
1943年9月陆定一提出:“新闻就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1981年8月中宣部在京召开全国18大城市的报纸工作座谈会,其会议纪要对新闻定义作了新的诠释:
“新闻反映新发生的、重要的、有意义的、能引起广泛兴趣的事实,具有迅速、明了、简短的特点,是一种最有效的宣传形式。”
我们的看法认为:“新闻是对新近发生或发现的有社会价值的能引起广泛兴趣的事实的传播。”广义的新闻包括消息、通讯、特写、调查报告、新闻评论等,是报纸、广播、电视等媒体中常见的报道体裁。狭义的新闻专指消息。本单元涉及到的文章应该算广义的新闻。
通讯的种类:
人物通讯是以人物的思想、言行、事迹和命运为报道内容的通讯。人物通讯并非仅仅是“名人通讯”,报道对象的选择取决于其蕴含的新闻价值,一般来说人物必须具有先进性或典型性。在取材上可写“全人全貌”,也可截取片断着重写人物的某个侧面或阶段。此两类一般以人物的“行”为主,而“人物专访”以写人物的“言”为主。通过记者的专访,记述人物的谈话,从而揭示其精神世界。
事件通讯是以具典型意义的事件为报道对象的通讯。事件通讯时效性较强,它围绕中心事件选材,虽不着力刻画人物,但往往通过典型事件表现一群人或一个集体。所以它通过较为详尽地展示事件的完整过程,挖掘其意义,揭示其本质,进而反映社会风尚,弘扬时代精神。
工作通讯是介绍某单位先进事迹、传播其典型经验和做法的通讯。
概貌通讯是记述某地区、部门、行业、工程的新面貌、新气象的通讯。报刊上常见的“见闻”、“纪行”、“巡礼”、“散记”均属此类。
通讯的特点:
新闻性(真实、时效、针对性):就报道对象而言,或是人物、事件,或是经验、成果、工作情况、社会风貌等,都必须是真实的,不允许虚构或“合理想像”,而且报道对象应该具有必须的思想性和典型意义。就报道时效而言,通讯虽不及消息那样快速敏捷,有时为将人物、事件报道细致完整需时较长,但也必须及时,仍须有很强的时效概念。
形象性:通讯尤其是人物通讯具有一定的文学色彩。消息在表达上主要是叙述,语言追求简洁、明快、准确。通讯则可以描写、抒情,可以用比喻、拟人等修辞。因此通讯在语言和表达方法上都具有一定的文学性,它在报道真实的人和事的过程中,增添许多生动形象的描述,给人以现场感。
完整性:通讯需相对完整、具体地报道人物或事物的过程。消息叙述简明扼要,一般不展开情节。通讯的材料比消息丰富、全面,其容量比消息厚实、充足。它要求详尽、具体地报告事件的经过、演绎人物的命运,充分展开情节,甚至描写细节和场面。这些既是形象性的表现,同时也是内容完整性、具体化的要求。
评论性:通讯需运用夹叙夹议的方法对人或事做出直接的评论。消息是以事实说话,除述评消息一般不允许作者直接发表议论。通讯则要求在报道人物或事件的同时,表露记者的感情与倾向。然而通讯的评论不同于议论性文体的论证,它须时时紧扣人物或事件,依靠事实作适时的、恰到好处的评价点拨。因此这是一种通过描写、叙述、抒情等表达方式进行的议论,它的特点是以情感人,理在情中。
广义的新闻,如报告文学、通讯、电视专题片等看重事件本身的本质并将其升华。消息、时事报道等狭义的新闻的新闻性,更注重时间性和突发性。
“报告文学”这个名词是从外国翻译过来的。它是由“报告”和“文学”两个单词连缀成的词组。“报告”指内容的真实性而言;“文学”指表现手法的艺术性而言。因此,我们所说的报告文学,是用文学手段处理新闻题材的一种文体。它叙写现实生活中确实存在的先进人物,反映人民群众多彩多姿的生活,揭露为人们嗤之以鼻的丑恶事物。于是,有人称它为“用文学形式写的具有新闻价值的报告”或“艺术的文告”。
报告文学与新闻报道、通讯有密切关系,但又有所区别。两者相同点在于:都以真人真事为写作对象;它们的区别在于:一、新闻通讯依附于某一事件,写人是以事带人;而报告文学是以人带事,事是背景,甚至是朦胧的远景。它把人物推向前台,写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摩擦、矛盾、冲突……二、它有更多的文学色彩,十分注意形象的刻画与细节描写,强调在真人真事的基础上注意文学手段的运用。
报告文学与小说有类似之处,但二者又是完全不同的文体。美国有“非小说文学”或“非虚构文学”,与报告文学相似。这说明报告文学在表达方法上是类似小说的。但是,它和小说相比,要求严守真实性原则,不能虚构,所有的艺术概括与加工,都不能违犯真实性的原则。《基希及其报告文学》的作者T·巴克指出:
“在小说里,人生是反映在人物的意识上”“在报告文学里,人生却反映在报告者的意识上。”“小说有它自己的主要线索,它的主角们的生活。而报告文学的主要线索就是主题本身。”
这段话表明:报告文学是作者思想的更直接的表达──不论写作者所采用的是怎样的一种表述的手段和风格,但都不是,也不必要,更不允许以创造和综合人物典型那样的手段去表述。这就是小说与报告文学二者之间的主要区别,也就是它们各自的界限。
报告文学有三个特点:
(一)鲜明的新闻性
报告文学作家黄钢认为,报告文学的“新闻性至少可以涉及到两点,第一是具有报道的价值;第二,接着就涉及到真实性的问题。”(《试谈报告文学》)我们可以用两个字说明报告文学的新闻性,一是“快”,二是“真”。
所谓“快”,这是因为报告文学要对急遽变化的现实生活做出及时的生动的反映,要追随时代的脚步,用较快的速度把生活中动人的情景描绘出来。
所谓“真”,是指报告文学的生命在于真实。报告文学之所以具有不同于小说的感染力,正是因为它的作者依靠新闻敏感来选取生活中发生的、生动的、具有说说服力的人物和事件,运用恰当的文学语言形象地、完整地把他们传达给读者。因为严格地忠实于事实,不允许有任何虚构、造假,所以报告文学才被许多人视为“社会史的信实资料”。
报告文学的真实性,不是单一的概念,而是复合的概念,它包含几个层次。首先,是材料的真实性。作者所采访的材料,都应是实有其事的。这是报告文学真实性的基础和前提。其次,是材料的准确性。准确的材料就是要包含五个“W”,每一个都不可或缺,也不可编造。第三,是本质的真实性。报告文学作者总是调动有限的例证(包括情节、细节、背景和其他)去描述生活、刻画人物、揭示本质的。
(二)强烈的文学性
报告文学属于文学范畴,它是报告,也是文学。它的新闻性(主要是真实性)与文学性不是互相排斥的,而是互为表里、相辅相成的。“除了虚构与概括的`手法不宜引进报告文学,其他一切属于表现形式的文学手法都可以在报告文学中充分调动。调动得越好,就越逼真;越真实,就越富于艺术的感染力。”(理由:《和青年谈谈报告文学》)这就告诉我们,报告文学需要从文学引进多样化的表现方法与技巧,如提炼、剪裁、描摹、比兴、工笔刻画、重笔渲染、精选角度、截取断面、澎湃的抒情、恰当的议论,以及艺术语言的调动等等。
总之,除虚构和夸张外,艺术构思、艺术想像、描写、抒情和修辞手法,都是可以采取的文学手段。
(三)深刻的政论性
优秀的报告文学,是时代的号角,历史的见证。它总是要针对着现实生活,大声“发言”的。同时,报告文学的作者在满腔热情地向读者报告现实生活中的先进人物和重大事件时,常常要在作品中抒发感情,发表议论。为了使人物形象更鲜明,事件的意义更突出,有时作者要直接站出来报告。因此,报告文学比起小说和其他文学作品来,能更直接地表现作者的思想倾向,带有强烈的政论色彩。
【重点难点点拨】
一、需要掌握的字的读音
寻觅(mì) 步履(lǚ) 蹒跚(pán shān) 悚然(sǒng) 蹂躏(róu lìn)
徘徊(pái huái) 褴褛(lán lǚ) 燕子矶(jī) 尸骸(hái) 撰写(zhuàn)
狰狞(zhēng níng)绑缚 (fù) 汩汩(gǔ) 俘虏(fú lǔ) 蛊惑(gǔ)
大肆宣传(sì) 凶神恶煞(shà) 惨绝人寰(huán) 熙熙攘攘(xī)
二、掌握下面多音多义字
解(jiè)押解 恶(è)凶恶 发(fā)发生
(jiě)解放 (ě)恶心 (fà)间不容发
(xiè)浑身解数 (wù)太恶
载(zǎi)三年五载 号(háo)呼号 露(lù)露水
(zài)装载 (hào)号召 (lòu)露出
三、辨析下面的形似字
四、词语积累
毛骨悚然:毛发竖起,脊梁骨发冷。形容人碰到阴森或凄惨的景象时的恐惧感觉。毛:毛发;骨:脊梁骨;悚然:害怕的样子
蹒跚:腿脚不灵便,走路缓慢、摇摆的样子。
熙熙攘攘:形容人来人往,非常热闹。
蹂躏:践踏。比喻用暴力欺压、侮辱、侵害。
令人发指:叫人愤怒得头发竖起来了。令:使。发指:头发直竖起来,形容愤怒到极点的样子。
逝者如斯:流逝的时光像这流水。语出《论语·子罕》:“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褴褛:(衣眼)破烂。
凶神恶煞:原来指凶恶的神,常用来指凶恶的人。
鼓噪:喧嚷。
蛊惑:毒害,迷惑。
寻觅:寻找。
惨绝人寰:人世上再没有那样凄惨的了,形容惨痛达到极点。人寰:人世。
汩汩:文中指血水流动的样子。
尸骸:尸骨。
狰狞:(面目)凶恶。
徘徊:在一个地方来回地走。
五、文章的写作背景
从1939年到1945年,德国、意大利、日本三个法西斯国家发动了人类历史上空前规模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先后有61个国家和地区、20亿以上的人口卷入战争,军民死亡512万余人。二战对人类文明是一场巨大的摧残。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重大历史惨剧中,日本侵略军在中国南京进行的六个星期屠杀三十多万中国人的黑暗一幕,无疑是人类战争史上罕见的恐怖暴行。65年前,日本军国主义悍然发动侵华战争,在中华大地上犯下了不可饶恕的罪行,南京大屠杀就是其中最黑暗的一页。“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任何一位中国人都不应该忘记这段历史。正如一位幸存者所说的“遗忘屠杀,就是等于第二次被屠杀”。这次大屠杀中,南京的三十多万军民遇难。对侵华日军在南京犯下的这一滔天罪行,中国人民不会忘记。本文写于抗日战争胜利50周年前夕,在这之前日本右翼势力曾于1982、1986年两次通过歪曲历史的教科书。中国人民绝对不容许任何形式的否认、抹杀或歪曲南京大屠杀历史事件的思潮和势力抬头。本篇报告文学就是以大量史料证据及目前尚存的人证,揭露了日寇惨绝人寰、令人发指的罪行。
六、文章主旨
文章用倒叙的手法叙述了65年以前日寇在南京对南京人民集体和零散大屠杀的滔天罪行,控诉了日寇惨绝人寰的暴行,告诫人们勿忘民族灾难,明确今后的路怎么走。
七、结构分析
课文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用倒叙手法写当年日寇令人发指的暴行,突出半个世纪的漫漫岁月都无法抹平静缘老太心中的裂痕。
文章开头先写举世闻名的南京城的城市风光,接着写在一派生机勃勃、和平繁荣的景象中,一位老太太因见到当年惨遭蹂躏的老槐树而又一次发疯。景与人形成的反差、对比,给人震撼力、冲击力,提醒人们毋忘国耻。接着文章引用了美国护士的日记,证实是日寇令人发指的暴行,使老太太精神失常。这一部分最后一小节夹叙夹议,通过议论强调时光可以流逝,历史却无法忘记,也不应该忘却,告诫人们牢记民族灾难,毋忘国耻。
第二部分:揭露日寇在南京大屠杀中令人发指的兽行。
这一部分分三个层次,先总后分地叙述。
第一层(“风景秀丽的燕子矶……长江边简直成了叫唤地狱……”):这一层次主要写日军集体大屠杀的三件惨案:(1)12月13日的燕子矶大屠杀;(2)12月15日夜的下关大屠杀;(3)12月18日的草鞋峡大屠杀。
第二层(“在人类历史上,恐怕没有比日军在南京的杀人竞赛更残暴、更无人性的了……对田中军吉的杀人过程作了详细记载,并附有照片。”):主要写日军零散屠杀的两个典型惨案:(1)两个杀人恶魔的杀人比赛(2)田中军吉以“助广”宝剑连杀无辜中国人300多的血腥事件。
第三层(“经1946年2月中国南京军事法庭查证……恐怕很难做出甚至是粗略的统计。”):这个层次写法庭查证、举证日军在南京大屠杀中集体大屠杀和零散大屠杀的案数和人数。
需要强调指出的是南京大屠杀是经过国际法庭判定的,是有历史定论的。文章第二部分的安排也颇具匠心,在写了三个集体大屠杀惨案、两个令人发指的零散屠杀案后,结尾处还引用了1946年2月中国南京军事法庭查证材料。从结构来看,写查证的法律证据也起到了总写的作用。法庭查证材料铁证如山,不容置疑。从内容上看,用数字说明增强了说服力。在引用“查证”后,文章还补上了外国观察家的看法和当时情况的补述,说明事实上日寇在南京大屠杀中杀害了我们多少同胞是难以记数的。
第三部分:点题──我们要记住南京大屠杀这惨绝人寰的灾难,记住民族的奇耻大辱,更加明确今后的路怎么走。
八、重点语句分析
1.入夜,我在长江边徘徊。大江东去,逝者如斯。时光可以流逝,受害人终离人世,然而历史无法忘却,也不应该忘却…
这段抒情和议论由老太太发疯引起,一方面在说几十年的岁月无法弥补老太太心灵的严重的创伤,她无法忘记过去,同时也是在告诫人们牢记民族灾难,毋忘国耻。
2.我不想也没有必要发更多的议论,我只希望像我一样年轻的战友、年轻的同胞,记住这惨绝人寰的灾难,记住这中华民族的奇耻大辱,它会让我们更加明确今后的路该怎么走。
这是文章点题的段落,不发更多的议论,却让读者思考:今后的路该怎么走。这种思考不是要考虑个人的发展,而是要读者将自己的命运和祖国的命运连在一起,现在,将来!
九、写作特色
1.结构的精心设计
文章开头用了倒叙的手法,这个开头紧紧抓住读者的心,让读者迫不及待地想知道老太太发疯的原因。文章中先写集体大屠杀,后写零散大屠杀,然后运用军事法庭的材料加大了事实的说服力。结尾处点题也是在读者读完之后,引起读者激荡的感情之后水到渠成的提出问题,引发读者的深深思考。
2.多种表达方式的综合运用
文中的记叙让血淋淋的事实更加鲜明、形象地展示在我们面前,抒情和议论更能体现作者的态度和感情的激荡。文章的叙述真实,描写形象,以大量精确的数据和触目惊心的事实,揭露了侵华日军的滔天罪行。文章夹叙夹议,记叙的同时可以体会作者真挚的感情,深刻的议论。通过议论强调历史无法忘却,也不应该忘却,告诫人们牢记民族灾难,毋忘国耻。多种表达方式的综合运用,使文章的教育意义更深入人心,使文章更能引起读者的思考,引发读者的共鸣。
十、课后练习题解答提示
(一)写了三大屠杀惨案:(1)12月13日的燕子矶大屠杀;(2)12月15日夜的下关大屠杀;(3)12月18日的草鞋峡大屠杀。
(二)首先是引用这类资料增强了文章的真实性:既真实地再现了幸存者亲身经历的大屠杀,又反映了外国人目睹的日军暴行,还以法庭查证证实史实的毋庸置疑,也通过战犯本人的交待,道出了南京大屠杀的真相。这样多角度、多侧面叙述南京大屠杀的惨状,更具现场感、真实感,更具有冲击力、震撼力。其次,引用这类资料还有其现实意义:现在在日本有人甚至企图把南京大屠杀事件当作“无稽之谈”。文中大量引用日本众多媒体的报道和战犯本人的交待,无疑起到了“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的作用,有力的批驳了妄图否认南京大屠杀者的弥天大谎。
(三)第一部分末段“入夜,我在长江边徘徊。大江东去,逝者如斯。时光可以流逝,受害人终离人世,然而历史无法忘却,也不应该忘却……”夹叙夹议。其中末句的议论,强调了牢记民族灾难,毋忘国耻的重要性。
第二部分在写三个集体大屠杀后,转入写“日军在南京的杀人竞赛”前,有“人类历史上,恐怕没有比日军在南京的杀人竞赛更残暴,更无人性的了”一句议论,这里的议论既揭示了日寇杀人竞赛的惨无人道,又起到了过渡的作用。同样由写日军杀人竞赛转到写田中军吉以“助广”宝剑连杀无辜中国人300多时,也用了一个议论句(“如果说向井敏明和野田岩是两只杀红了眼的恶魔,那么田中军吉简直比恶魔更凶残”)起承上启下的作用。第二部分末段,也是夹叙夹议。
第三部分是较为集中的议论、抒情部分,也是文章的总结、点题及升华主题的部分。其中第一自然段是记叙,第二自然段夹叙夹议,揭露日本法西斯难以计数的令人发指的罪行。第三自然段,前一句夹叙夹议,后一句借议论抒情,抒发了为祖国强盛而倍感欣慰、自豪之情。第四自然段议论,强调作为历史的回顾,我们既要了解祖国的文明、民族的光荣,也应该牢记祖国的深重灾难、民族的奇耻大辱。第五自然段议论,是对第四自然段的阐释,也是点题。
(四)文章让我们“走进历史,感受历史”,让中国年轻一代牢记这段惨痛的历史,勿忘国耻,以史为鉴,激励我们担负起振兴中华、保卫祖国的重任。今后的路的设计应该与祖国的命运连在一起。答案略。
【《南京大屠杀》重难点分析】相关文章:
小学语文《草原》重难点分析05-15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重难点分析05-24
秋天课文重难点突破习题03-20
语文教学的重难点如何确定?03-23
邓稼先重难点句子解析04-07
七年级语文课文七颗钻石重难点分析04-16
找准切入点突破重难点的教学反思03-20
九年级作文教学重难点03-19
《走遍天下书为侣》教学难点分析0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