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大脑和肢体一样,多用则灵,不用则废。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课后练习题,希望对大家的学习有帮助!
(要根据句子的意思划分朗读停顿,不要把句子的意思读破,领字后面需有一个小的停顿。)
1.正音:藻( )荇( )
2.划分朗读停顿:
念 无 与 为 乐 者
但 少 闲 人 如 吾 两 人 者 耳
遂 至 承 天 寺 寻 张 怀 民
庭 下 如 积 水 空 明
水 中 藻 荇 交 横
盖 竹 柏 影 也
3.解释加粗的字
欣然起行( ) 念无与为乐者( )
遂至承天寺( ) 怀民亦未寝( )
相与步于中庭( ) 盖竹柏影也( )
4.翻译句子
无与乐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
①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②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③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④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⑤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
5.下面对加粗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念无与为乐者(思念) B.遂至承天寺(于是,就)
C.欣然起行(高兴地) D.相与步于中庭(共同,一起)
6.用现代汉语翻译“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本文集中写景的句子是第________句,其主要内容可用4个字概括为:□□□□。
8.这篇文章主要表现了作者________的心境。
(须扣住“月”字概括。)
(二)
绍圣六年十月十二日,与幼子过游白水佛迹院。浴于汤池,热甚,其源殆可熟物。循山而东,少北,有悬水百仞。山八、九折,折处辄为潭,深者缒石五丈不得其所止。雪溅雷怒。可爱可畏。水崖有巨大迹数十,所谓佛迹也。暮归倒行,观山烧,火甚。俯仰度数谷,至江,山月出,击汰中流,掬弄珠璧。到家,二鼓,复与过饮酒,食余甘煮菜。顾影颓然,不复寐。书以付过。东坡翁。
(文题:游白水,作者:苏轼)
9.解释下列加粗的词语。
(1)殆可熟物( ) (2)循山而东( )
(3)折处辄为潭( ) (4)俯仰度数谷( )
10.指出下列加粗词的意义和用法。
(1)殆可熟物( )
(2)雪溅雷怒( )
11.翻译。
(1)雪溅雷怒,可爱可畏________________。
(2)击汰中流,掬弄珠璧________________。
12.本文写于绍圣元年(1094年),是苏轼贬官惠州时所作。记叙了作者和儿子苏过从白天出游到晚上归家这一天的活动,着重写了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几个片断。
13.《记承天寺夜游》和《游白水》中都写到了月亮,且都运用了________的修辞手法。前文是以________喻月,后文是以________喻月,形象生动;两文共同的写作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抓住两文中的比喻句揣摩。)
参考答案
1.zǎo、xìng
2.划分朗读停顿:
念/无与为乐者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庭下/如积水空明
水中/藻荇交横
盖/竹柏影也
3.高兴的样子 想到 于是 睡觉 共同,一起 发语词,原来是
4.(1)没有可与自己一起游乐的人(2)缺少像我两个这样的闲人
5.A
6.只是缺少像我俩这样的闲人罢了。
7.④(即“庭下……盖竹柏影也”)概括:庭中月色(或:月色如水、月色空明)(2分,只要能扣紧“月”来概括即可给满分,其余酌情给分)
8.旷达(答“豁达”也对;答“怀才不遇”、“愤愤不平”、“乐观”、答“闲适”、“热爱自然”不对)
9.(1)大概(2)沿,顺(3)就(4)走过
10.(1)形容词的使动方法,使物熟
(2)名词作状语,水花像雪溅,水声如雷怒
11.(1)水花像雪溅,水声如雷怒,既可爱又可怕。
(2)在江心划船,捧弄船桨击起的水滴,发亮似珍珠,圆月的影子沉浸的水里,洁白如宝玉。
12.佛迹院、观山烧、玩江景
13.比喻。水,璧;寄情于景,情景交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