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中,父母是孩子的一面镜子,家长的身教重于言传。下面是语文迷小编收集的观看央视纪录片《镜子》有感,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观看央视纪录片《镜子》有感1】
现代人对孩子素质教育的重视程度空前,也舍得下血本。可是,这些“素质”往往还只停留在技能、特长等方面,而对孩子的人格等更为重要的“素质”,相比而言,关注不够,方法不多。事实上,“看样学样”,家长作为孩子“最好的榜样”,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潜移默化的作用,比什么都要强。
曾在微信圈里看见过一篇育儿文章,大意是孩子身上的所有缺点,都能在父母那里找到根源。比如,孩子凡事喜欢抱怨,是因为父母总是挑剔他;孩子有暴力行为,是因为父母经常打骂他……
父母是孩子的镜子,映照出孩子的未来;孩子也是父母的镜子,折射出父母的影子。两年前的一则新闻报道,至今让人印象深刻。说的是一对父母带着年幼的儿子准备过马路,对面红灯亮起,小男孩大叫一声“红灯”,停下了,妈妈却说“没关系赶紧过”,爸爸也说“快走快走”,一家三口僵持了几秒钟后,两个大人一齐将孩子提起,硬拖着过了马路。
“红灯停绿灯行”,孩子见到红灯知道停下,想来是老师反复教育的结果,却没想到,在爸爸妈妈这里,规则这么容易就被打破。可以想象,长此以往,耳濡目染,“规则”在孩子心目中将失去权威,没了约束,父母给孩子树了“坏的榜样”。
我相信,这世上大约没有父母真想成为“坏的榜样”,但他们却在不自知中成为了这样的“榜样”。想做孩子最好的榜样,首要的还是先提高自身的修养。
【观看央视纪录片《镜子》有感2】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是最重要的老师,但目前中国家长在这方面是严重缺失的。
家教是什么?是家长对孩子的言传身教,往往体现在非智力因素方面。比如感恩、尊重别人、基本的规矩等等,其实就是让孩子成为一个合格的社会人。孩子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在某种程度上,首先取决于父母。
但遗憾的是,家长们对此几乎没有太多的重视,更谈不上正确的教育理念、人才观念。一谈到家教,就变成了花钱请老师教文化课,而不是家长的身体力行。中国家长在孩子的教育上很舍得花钱,不惜砸锅卖铁,却忘记了自己的责任与付出。更有甚者,一些权贵和富有人群,用金钱换责任,在孩子很小的时候,花巨资让孩子一个人出国留学,表面上为孩子做出贡献,实则是不负责任。
一旦孩子出现问题,我们经常是指责学校、社会,而不是反思自己。当我们控诉应试教育的时候,我们是否反思自己也是一个积极的推动者?是否逼迫孩子报了很多的辅导班?当我们指责社会无序时,我们是否给孩子做出了表率?
如果不是从事专门研究工作,那么,在学校学的知识大部分都会遗忘,但是,协作、感恩、创造力、想象力、忍耐力、反省能力等等,最终会沉淀下来,而在这些教育方面,家长可以也应该发挥更大的作用。
美国的教育制度与理念并不完美,在美国,因为教育理念原因,家长不满意,有大约260万学生是在家上学的。在美国前10名大学中,有7%来自此类学生。家长们在以自己的力量去做调整,修正对美国教育的不满。
世界上没有一种教育制度与理念是完美的,美国也同样。大家觉得,中国教育目前问题很多,政府、社会舆论都在反省、检讨,试图解决这个问题,很多中国专家动辄讲美国教育如何如何好。的确,美国的教育在理念上、方法上,都有其先进的东西,有值得汲取的地方,但是,我觉得,在借鉴美国经验的同时,中国家长应当首先补上家庭教育这一课;教育改革,首先应当从改变家长入手,让家长们明白自己的责任,树立正确的人才观,真正懂得如何引导孩子成长成才。
从世界角度来说,对于培养一个优秀的人,理念、做法其实没有本质的差别,比如付出,比如严格的规范与要求,待人友善、懂得感恩等等。因此,我们不需要动辄讲美国,而是应当先把本民族优秀的教育观念继承下来,把正确的家庭教育理念发扬光大。家长到位,正确的理念到位,中国的教育问题才会有根本性的改变。
更多相关文章:
2.观看纪录片《镜子》观后感
3.纪录片《镜子》观后感
4.纪录电影《镜子》观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