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又是一年中秋。一家欢聚团圆,享受天伦之乐,好不开心。
【2016中秋节散文1】
岁月流逝,月华轮转,飒爽的秋风送来了月圆的气息,又是一年中秋时!
中秋代表着丰收与团圆。记得小时候,每年中秋节的晚上,月亮尚未升起,村里的小孩一边玩耍一边唱着儿歌:「月亮哥哥月,堂屋里来了客。爹爹去打酒,婆婆舍不得。」在金桂飘香,秋菊正黄,热闹欢腾的气氛里,农家小户的节日也是过得分外温馨与甜蜜。
全家人都聚在一起,在父母慈爱的招呼声中,我们七手八脚地在院子的大方桌上摆几样点心、水果,最当中是几块农村人自做的月饼,样子朴实却也同样诱人。夜色深沉,月亮从天边露出它圆圆的脸庞,逐渐上升。朗月皎皎,树影婆娑。父母带领全家人,郑重地上香、烧纸,祭祀先祖,拜祭月神,感恩老祖宗的保佑和月亮之神的护佑,希望孩子们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将来做个对社会有用的人才。我们跟着父母作揖,下跪,各自许下三个心愿。这样一番礼节完成之后,全家人就可以团团围坐,分吃香甜的月饼和水果、点心。大人也会跟我们讲一些从古至今流传不衰的故事和传说。
亿万年远照的月光,默默无言地遍洒清晖给世界每一个角落。童年的中秋之月,镌刻于心的,是父母喜气洋洋、和蔼慈祥的面容,是阖家团圆的幸福与欢乐。
然而,「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此事古难全」。犹记得一年中秋,依然是秋风送爽,金桂飘香,而家中,却是一片悲声。最小的哥哥因为身染重病,医治无效,手里攥着一块圆圆的月饼,恋恋不舍地告别了人世。母亲痛断肝肠,哭得死去活来;父亲伤心欲绝,泣不成声。我们兄妹几个陪在父母身边,都沉浸在这失去亲人的悲痛之中。
那年中秋,就在这悲伤与沉默中悄悄过去。
后来,我们陆续上了中学、大学,并相继成家立业,在各自工作的城市安顿下来。离家远了,每年中秋,想一家人好好团聚,已不大可能。父母的双鬓开始染白,身形逐渐苍老,随着岁月的流逝,对儿女的回家的盼望越加深切。
然而每到中秋之时,还是会看到父母互相商量,郑重其事地布置赏月事宜。他们给每一个儿女都保留自己的位置,小哥哥也有一份。当我跪下合掌,感恩先祖和月神,心里渴望的是何时全家再团圆。
偶尔哪一年中秋,有一位或两位兄姊要回来,父母那种溢于言表的满怀喜悦,真是令人又欢喜又心痛。得知儿女将要回家的那一刻,母亲的脸上就一直是喜盈盈的。上街买菜,主动跟人家讲:「今天二姑娘和大儿子都回来!」卖菜的乡亲,恭喜一句:「好啊,老姐。来,多买点这个菜,炖汤好着呢!」然后母亲就拎着满篮子的喜悦回家,开始在灶台忙乎。
而儿女从坐上回家的车,心中就开始起伏奔腾。在跨进门的那一刻,会故意大声欢喜地喊着:「爸爸、妈妈,我回来了!」父母听到声音,马上放下手中的活儿,赶紧迎出:「回来了,好,好,好!」对望的刹那,只觉父母愈发显老,而母亲就开始责怪道:「又瘦了!」千言万语不知从何说起,于是将带回来的月饼递给了母亲。
短暂的欢聚之后,又是分离。父亲送儿女上回程车,母亲就趴在阳台上,一直望着孩子远去的身影。每当我眼前浮现母亲那灰白的头发在风中拂动,眼泪就不禁想要掉下来。
前几年,又是一个中秋节,然而我们全家人,却都聚在了医院。父亲因病做了手术。我们开始仔细地看父母的面容,愈看愈不忍看,原来都已年过七十,是古稀老人了。母亲曾经两次车祸受伤,现在连两层楼都走的吃力。而且因胃不好,也吃不下甜腻的月饼了。昏迷中的父亲,脸庞倒像月光一样安静。其实多年来,我们一直觉得父母是可以依赖的港湾,如今方知父母到了晚年,是多么需要孩子的照顾。我们静静地守着父母,仿佛又回到了童年时光。
父亲的这次住院,也使我们兄妹越发深切地感受到,要万分珍惜父母双亲在的每一秒。古诗有云:「父母原来树木同,那能免得落秋风。劝君尽力生时养,死后悲啼总是空。」如果说以往的岁月,是父母的大爱使我们感到安全和温暖,那么现在正是儿女回报的时候了。我们轮流给父亲喂饭、擦洗,给母亲按摩,孙子辈的也抢着给爷爷端水,把自己喜欢吃的先让奶奶。天伦之乐,其乐融融。父亲开心至极,精神大振,母亲也仿佛年轻了十岁,说话声也不知不觉大了。这真是一次难得的团圆,略有悲伤却倍感温馨。
感恩慈悲的中秋月,在年复一年的无言中,在阴晴圆缺的变幻里,让我们更加了解,聚少离多,珍惜相聚的道理。每一个家庭,都有属于自己的悲欢离合,当懂得了人间最值得珍惜的是亲人时,更应用一颗真诚心,孝养父母,爱护亲友,让家更加温暖幸福。
当此中秋佳节之际,同时也深深祝愿,每一个家庭都幸福美满,合家欢乐!
【2016中秋节散文2】
很快又到中秋了。已经记不起来有多少年没有在家跟父母一起过中秋了。想想小时候的中秋,每年都有月饼和柚子吃,那时候物质匮乏,一个礼拜能吃到一段肉就已经是不错的人家了,何况中秋除了有丰盛的团圆饭还有月饼水果。
上大学之后,离家远了,几千公里,手头不宽裕,想回家一趟都难。工作之后也是忙于应付,过节的气氛就更淡了,偶尔过年还赶不回去,真是不孝。去年回家呆了不少时间,主要是工作不顺,遇到了挫折,还没敢跟家里人说,就陪父母聊聊家常,完了就打打球锻炼身体。每当吃饭间看到父母在聊到我们小时候的一些有趣而开心大笑的时候我总是眼里涩涩的。父亲和母亲的头发基本全白,除了一个年纪的原因还有一个就是操劳过度。
家里小孩多,总共5个,自己排行老幺。在70/80年代,要养活这么多小孩同时要供他们上学确实困难。父亲不止一次的跟我们说,他现在就是在推车上坡,一松手就会全部完蛋。父亲在外工作繁忙,晚饭后的聊天基本成了我们唯一的共同时间,每当过节的时候兴趣高了父亲还会给我们讲故事,这些故事大部分来源于生活当中,父亲的目的很明确,就是要通过故事告诉我们做人的道理。母亲属于典型的农村妇女,没有文化,但是善良大方,很贤惠,在我们吃完要准备开始聊天的时候就跟姐姐她们收拾碗筷,然后过来一起听。
渐渐地哥哥姐姐他们都成家之后,一家人再这样吃饭聊天的机会基本屈指可数了。昨天给母亲打电话的时候问她买月饼了没有。母亲说买了,不多,你爸还没回来,我在老家一个人也吃不了多少,所以没怎么买。父亲在北京旅游,没有买到回来的票,中秋那天估计回到桂林,到不了家。哥那边因为假期少,路途远,算算只有母亲一人在老家过中秋了,心里阵阵歉意。
忍住泪水,跟母亲说不急,过几天我就回去了,到时候给你补买月饼。是啊月饼可以补买,但是逝去的美好的一刻能补得回来吗?
佳节来临之时尤其想念老人家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