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排的开局并不顺利,过程也是充满艰辛和变数,但是女排以坚强的意志,艰苦卓绝,奋勇拼搏,不到最后一刻永不言败的精神,愈挫愈勇,最终攀上了荣誉的顶峰。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欢迎大家参考!
【真正的女排精神1】
里约奥运会在8月22日画上了句号,中国女排以3:1的成绩战胜了塞尔维亚女排,这是在2004年雅典奥运会夺冠之后,时隔12年再次获得奥运冠军。
赛后,无论是主流媒体的评价,还是网络舆论的反应,“女排精神”都再次作为一个被提及频率最多的词汇出现。
若要寻找一个最能代表中国体育精神的项目,除了乒乓球项目上的“独孤求败”,或许非女排莫属。中国女排虽属世界强队,但却远未达到“金牌在握”的实力,这意味着比赛充满着较大的悬念。而从竞技特点来看,激烈的集体对抗,较之于其他的个人项目,也更具观赏性,更能代表竞技精神。郎平曾在决赛前私下感叹:“如果小组赛对阵荷兰那一场不输就好了。”其实从赛后的结果来看,那场“不应该输”的比赛反而激发了女排姑娘们的斗志。
人们谈论最多的“女排精神”更多指向的是一种“敢打敢拼”的求胜欲望。也因此,站在历史的角度,与其说人们依然关注女排,是在期待一场比赛的胜利,不如说是在等待一声“历史的回响”。但凡耳闻过上世纪80年代女排五连冠的人,估计都会不自觉地联想到“女排精神”。它对接的是一种经过历史沉淀的集体记忆和认同感。女排的绝地反击,再次满足了人们的集体英雄主义情结,成为一种集体情感。
但正如郎平赛后所言,女排精神“不是靠讲故事或者什么心灵鸡汤能解决的,关键还是从平时的训练中就严格要求。”换言之,在大赞“女排精神”之时,其实我们已经面临着对“女排精神”进行重新定义。竞技场,当然要发挥拼搏精神,但从现代职业体育看来,只拥有拼搏这样一种精神状态是远远不够的。要赢得比赛,还需要有能够充分调动运动员积极性的赛事体制和科学的训练方式。
三大球项目中,真正让中国观众有期待的,其实仍仅仅只有女排。为何会出现这样一种情况,显然就不仅仅只是“拼搏”精神的问题。上世纪80年代,讲究“坚强拼搏”的“女排精神”被提炼和传播。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它确实起到了某种精神指引与激励的作用。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若还仅仅停留在历史的眼光中来看待“女排精神”,就有不合时宜之虞,“女排精神”也需要与时俱进。
对于在里约奥运赛场表现平平的中国代表团而言,确实太需要一场“扬眉吐气”的胜利。女排姑娘拿下的这块金牌在一定程度上正弥补了这一缺陷。甚至可以说,若无女排在最后关头的胜利,这次奥运会的成绩总结,或将都是另一种基调。借助女排的胜利,我们更有必要刷新的是“女排精神”,希望它被理解为一种新的更符合现代竞技体育规律的价值观与方法论,我们也期待着中国女排取得新的胜利。
【真正的女排精神2】
女排赢了!各种逆转,最终登顶。时隔十二年之后再度拿下的这块奥运金牌,大概是中国人心目之中分量最重的一块,看看夺冠时刻近七成的电视收视率即可知晓。
这样的高收视率大概也可算“逆天”,令人不禁想起三十五年前女排首次拿下世界冠军那个冬日的傍晚。我至今依然清晰记得那个几十人围住一台12寸黑白电视机看比赛的场景。那时候中国人还没有像现在这样“抗日”,女排对阵东道主日本女排的世界杯决赛,许多人是在日本品牌的黑白电视机里看的。那是一次货真价实的“万人空巷”,学校提前放学、工厂提前下班、商店提前打烊,我还记得自己是怎样从学校飞奔回家的,到家时屋子里已经挤满了街坊邻居。那一天是1981年11月16日,是女排“五连冠”的第一冠,也是“女排精神”诞生的日子。
1980年代,是中国人重塑民族自信和凝聚改革共识的年代,女排的“五连冠”以及女排精神为我们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女排自此成为一个符号,成了这个国家、这个民族的一种象征。女排精神以及女排胜利激发出来的“团结起来,振兴中华”口号,现在想来,仍然像当年一样令人激动。
女排精神,是十二个字,叫做“团结奋斗、顽强拼搏、勇攀高峰”;核心是四个字,“团结、拼搏”。但长久以来,经常被强调的是“拼搏”,“团结”在有意无意之间被忽视了。其实,“团结”比“拼搏”还重要,这一点,深谙女排精神的郎平指导在今天赛后接受采访时说得再清楚不过。郎导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于是,我们才会看到今天一路逆转的奇迹,才会看到今天的胜利不仅是“拼搏”的结果,更是“团结”的结果。尽管现在大家提到“团结”这件事情时更多使用的是“团队精神”这个词,但“团队精神”的内核是建立在“团结”基础上的分工协作;没有“团结”,即便是有团队,也没有什么精神,更谈不上什么奇迹或成功,例如蔡振华口中需要向女排学习的“很多队伍”。
三十五年来,中国女排其实基本都是世界女排界的一支强队,但“五连冠”之后,成绩的起起伏伏大家也都看到了。尽管女排精神一直在这支队伍中传承,但在近些年中却很难像1980年代那样成为激励一代人的精神动力。这背后当然有各种复杂的原因,成绩的起伏固然是原因之一,但社会变化带来的短视、浮躁和迷茫可能是更大的原因。这些年来,我们已经习惯了网络时代带来的即时兴奋和长久遗忘,价值观的多元化、个性化也让“团结”变得罕见起来,我们看到更多的是观念对立带来的撕裂。这一点,想必大家都有体会,也都有各自的看法。
女排精神其实从来都没有过时,我们至今仍然需要这样一种精神。在我看来,这个国家、这个民族、这个社会发展到今天,人们“拼搏”有余,而“团结”不足;逐眼前利益有余,而重长远利益不足。女排夺冠后登上领奖台时,电视镜头中女排队员身后频繁出现的那面一面“两汉三国”、一面“真美汉中”、还带着两个手机号码的广告旗,便是最好的写照。
今天女排夺冠,大家都很兴奋,女排精神再度成为一个“热词”。但兴奋之余,令人担忧的是,这会不会又是“一阵风”?会不会在短暂的兴奋之后再度进入长久的遗忘?毕竟下一届奥运在四年之后,很多人的关注点和兴奋点是跟着奥运周期走的。央视现场主播洪钢先生在女排夺冠之后,在评论中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女排精神曾经激励过一代人,在新世纪会不会再度成为激励一代人的精神动力?但这个问题已经被淹没在欢庆胜利的欢呼和对对手“赛而为亚”之类的调侃当中了。洪钢先生还是蛮清醒的,但作为一个悲观的人,我并不认为女排精神会像1980年代那样再度成为一种集体意识,因为“团结、拼搏”这样正能量十足的官式话语大概难敌“洪荒之力”。看看赛后对郎导和女排队员的采访,就知道她们平实、朴素的话语实在难以成为“网红”。
但我们的确仍然需要女排精神,而且不应该在女排夺得奥运冠军之后才想到、才提起这种真正的正能量。女排精神应该成为我们的“日常”,因为在“团结、拼搏”之外,女排精神还有一个很重要的核心关键词——“坚持”。三十五年中,无论成绩怎样,女排都在坚持,女排精神在这支队伍里始终在传承。郎导在赛后采访中所说的那个“不放弃”,即为此。
胜利之后,我们当然可以兴奋,可以庆祝,可以把所有的赞美都送给女排。但在欢庆胜利的同时,我们实在也应该看到,女排精神不仅仅属于女排这支队伍、不仅仅是郎导和女排团队的“日常”,也是属于全民族、全社会的精神财富,应该成为全民族、全社会甚至每个人的“日常”。
顺便提一句,郎导今天成为创造了历史的那个人。但今天赞美中国女排主教练郎平的人当中,就有2008北京奥运时那些骂美国女排主教练郎平“汉奸”、“卖国”、“背叛祖宗”的人。但真正传承了女排精神的,恰恰是这个伟大的人。在郎导的经历中,我们所能看到的,不仅仅有女排精神,还有1980年代那种令人怀念的理想主义和开放精神;而后者恰恰是今天这个时代所缺乏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