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端午节,它是中华民族古老的传统节日之一。端午也称端五,端阳。下面是小编整理的2016端午节征文范文,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2016端午节征文范文1】
又是一年端午到,中午单位聚餐吃食饼筒,来到这个城市端午节便告别了粽子,而本地的习俗是吃食饼筒。食饼筒又称麦油脂、五虎擒羊,台州特有的传统小吃,上了《舌尖上的中国2——脚步》属于浙江菜,具有面皮薄韧、作料鲜香的特点。
制作过程非常简单,将面粉加水调成胶糊状,放入平底锅中配以油脂用工具将粉浆顺时针方向均匀地移动摊开、铺平、烙熟。取出面皮铺上炒粉丝包上各类菜肴,如:鸭蛋丝、豆芽、土豆、肉片、洋葱等即可。
食饼筒常在端午节食用,但何时开始已很难考证。通常有立夏、端午、五月十三吃锡饼的风俗。台州人习惯在立夏这天吃锡饼,这一天也叫做“疰夏”,有俗谚曰:“疰夏呒麦饼,白落(碌)做世人。”意思是立夏这一天,如果不吃,那么就白白做一回人了,看得比什么都重。
端午节起源于中国,最初是中国人民祛病防疫的节日,吴越之地春秋之前有在农历五月初五以龙舟竞渡形式举行部落图腾祭祀的习俗;后因诗人屈原在这一天死去,便成了中国汉族人民纪念屈原的传统节日。
“端”字有“初始”的意思,因此“端五”就是“初五”。而按照历法五月正是“午”月,因此“端五”也就渐渐演变成了“端午”。《燕京岁时记》记载:“初五为五月单五,盖端字之转音也。”
今年的端午节对我特别有意义,我的“爱心草药”爸爸服用后见效果了,瘙痒消失正在慢慢恢复中,三周见效果然神奇。如果说去年我的一次意外过敏换来治愈爸爸多年顽疾的野油菜偏方,让他老人家能够彻底远离皮肤病的折磨,太有价值,太值得了,没有比这更让人幸福了。
特意让爸爸选在我生日那天开始服用,前二周一点感觉没有,第三周我又电话询问,为了检验药效我跟爸爸同时服用,时间地点不同罢了。我服用只是治疗脸上的痘痘,有凉血的作用,很快控制并消失,半个月便停了,舍不得再试验下去,草药很难寻找的,至少要5比1才能制成1公斤。
当时爸爸很谨慎地告诉我可能有用,估计还不太相信,毕竟才半个多月,好象有点潜移默化的小感觉了。这个消息让我很兴奋,让他继续坚持。三周一过爸爸很肯定地说:瘙痒症状明显减轻,癣块也控制住了。赶紧让大姑子从万年又寄了三公斤,足够的“子弹”不怕打不垮可恶的顽疾。
明天就要过节了,端午有三天小长假。下午给爸妈打电话问候,正好四周,问爸爸情况如何,告诉我身上不痒了,癣块有分离的迹象。一切都在往好的方向发展,老天保佑,天大的好消息,所有的付出都有了回报,感谢提供药方的郑老师,让我亲爱的老爸用最短的时间恢复健康,这是今年端午节我最大的收获!
【2016端午节征文范文2】
不用看日历,我也知道,端午节正在来临,又是一个粽子飘香的时节。
在我的楼下,有一户卖粽叶的人家。连日来,那些买粽叶的人,正在激增。
粽子,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一种传统美食,其身上寄托着某种特具的文化内涵。像我们家乡和许许多多的地方,只有在特定的节日时,比如端午节,我们才吃粽子。当初听老一辈的人说,这是为了纪念屈原,中国古代的一位忧国忧民的诗人。其因深重的忧患,对国家的现状和前途愤懑、绝望,而在五月初五这一天,投江自尽。人们在河里打捞他的遗骸时,向江水中投掷粽子,祈祷鱼儿来吃粽子,而不要伤害他的遗体。后来,每年的这一时候,人们便自发地包食粽子,聚集到江上划龙船,以纪念这一位忧国甚于生命的人。这一传说一直沿袭至今。
可是,南宁人却在一年四季中的任何时候都吃粽子,街上的小吃店随时都可以买到,而尤其是在逢年过节时,更是盛极一时。他们的每家每户,清明、端午、中元、中秋、冬至乃至过年,一年中的任何一个节日,似乎粽子都是必备的食品。在这一片土地上,包粽子就是一种节日的象征。
据当地的老人们说,过去,若某一个村里或某一户人家,出了值得庆祝的大事,要聚集族人或村人,蒸那种一斗米的大粽子,称为斗米粽,大家欢乐共飨。蒸那种斗米粽,是一个浩大的工程,据说技术含量非常高,要将许多的粽叶缝制起来,然后将糯米及一应添加的食料包装成型,用牛绳捆扎好,再用大火蒸煮几天几夜。而且那火色的掌握相当重要,需拿捏得当,否则,那粽子就蒸不熟或蒸不好,难以透心。在那蒸煮的过程中,粽子的香味,会笼罩着整个的村庄,香飘数里。
所以,在这里,有长年都经营着粽叶的店子。
那些买粽叶的人,每天一大清早,就会来到这家粽叶店的门口,在那里等待。他们有男人、有女人,有白发苍苍的老者、也有黑发丛密的青壮年,开着各种各样的车子,有面的、有三轮小货车,但最主要的是电动摩托或者电单车,车子和人们,在门前挤了黑压压的一群。等到一台装运货物的农用三轮车,运来满满的一车用编织袋装好的粽叶,那些等待的人就会一拥而上,把粽叶一袋一袋卸下来,搬到磅秤上过重,然后再搬到自己的车子上,交钱离去。那些骑电单车和电摩托的人,有些路途较远的,将那装着粽叶的编织袋,在车子上捆绑牢实;有些路途较近的,连绑都不绑,在前踏脚上放一袋,座位与后架之间放一袋,车子一溜就开走了。有些可能一袋又少两袋又多的,就会拆出一些散装的来另装一小袋。顷刻间,就会将一车粽叶瓜分完毕。
有一些顾客还没来到的,店家就会将整袋的粽叶移进屋里,等到后来的人到达,再移出来让其装车载走。
而当那些节日来临的时候,赶早来等待的人就会更多,需要数车的粽叶,才能满足需求。
看着那些赶早与忙碌的人们,你就会为街市里的一种生活的气息,为人们的勤劳,为那些为生计而奔波的人们,为节日到来时的一种气氛,而深深感触与兴叹……
不光是在南宁,在全国各处都一样,粽子的种类其实非常多,有肉粽、绿豆、红枣、板栗等等,不一而足,只要你喜欢,任何的食料,你都可以加入粽子中。但万变不离其宗的是,粽子的最主体的原料一定是糯米,这在全国、乃至全世界都会是一致的,并且是一成不变的吧!
我很喜欢吃粽子,而且也多次包过粽子。但令我印象最深刻、久久难以忘怀的,是第一次包粽子和吃粽子的情景。
那时,我都已经十六岁了!
在此之前,我从没吃过粽子,而且也并不知道有粽子这种东西。
我十五岁以前,一直生活在农村。那时的农村,物资短缺,经常连饭都吃不饱,一到了冬天,一天有早晚两餐是红薯。青黄不接的时候,我们还要在唯一的一餐饭中,加入胡萝卜米、干红薯片或麦麸子等。过端午节的时候,能吃一顿肉,还有那时候新种的茄子和辣椒,正好出产了,如果还可以吃到赶早采摘的茄子和辣椒,那就是最丰盛的端午节了。
所以,从来不知道有粽子!
十五岁的时候,我考上了城里的一所中专学校。记得那时,从我们家乡到学校大约有六十华里的路程,父亲叫来表哥,我们三个人挑着一些东西,是走路去的学校。那要太阳还没出山时就上路,到天黑的时候才到达。
城里有我的一位表姨。第二年端午节的时候,表姨让我上她家去过节,那时,我才第一次学习包作、并吃到了粽子。
那时,表姨家里也有多穷呀!他们家住在河边上的一条破旧的街道里,表姨家的房子,比我们家的还破。房子下面部分是砖头、上一部分是木头的,一弄两层,楼板也是木头的,到处陈旧破烂,楼板踩起来咯吱咯吱作响,连房子上的瓦片,好像也满目疮痍、破烂不堪,屋檐和瓦缝里,长出高高的瓦菲,下雨的时候,会到处漏雨,就好像杜甫那秋风秋雨时茅屋中的情景。
表姨家贫穷和艰难的情景,从另一个数字也可以知道:表姨家有六个孩子,五个女儿,最小的一个才是儿子,全靠表姨和姨父两人在厂里上班的菲薄的工资抚养着。我最大的表姐,刚进了一家织染厂上班,在我考上学校来到这座城市的前一年,出了车祸,被一辆公共车碰撞去世了,所以,我从来没有见过她。可能因为我这位表姐的去世,家里获得了一点赔偿,而且政府允许顶班,又解决了一个表姐的就业问题,家里的情况才略有些好转。
那天在表姨家里,最新奇的,当然就是表姐、表妹们教我包粽子了。
那些粽子其实很简单,就是糯米和绿豆。
表姐和表妹教我,怎样将两张粽叶叠好卷成尖锥形的窝斗状,既要达到足够的宽度,又不能有空漏的地方,然后填进糯米,最后在顶部放上一些绿豆,再将粽叶封口包扎好。包扎粽子的,是一种棕树叶子,青青的很有韧性,撕成一缕一缕的,那在我们那时的农村随处可见,我们常常用它编织成许多的玩物,也是一种从小就叫我们很喜欢的东西。那粽子,通体都是用植物做成的,天然而又洁净,清气四溢。尤其将其蒸上的时候,一种奇异的香气,溢满了屋子里,非常好闻,而且会氤氤氲氲,飘出很远,数间屋子外的人都能闻到。自那以后,我觉得过端午节的时候,蒸粽子时的香气,比吃粽子的时候,好像更具节日的气氛和味道。
我因为很笨拙,尽管我很认真,但包出的粽子又缓慢又很难看,表姐表妹骂我笨死了,而且笑痛了肚子。
比我小一岁的表妹,小名叫做双双,大约是因为前面四个女儿,刚好是两双,所以,姨母和姨父就将其叫成了双双。她那时正在初中毕业,准备考高中,算得一个读书人了,而我们又年龄相仿,所以,我们谈书论文,谈论音乐,两人最讲得来。她在后来我毕业的时候,还送给我一只口琴呢!她是当时最热心教我的,几乎手把着手,可是我仍然包的不够利索。其他的表姐表妹,只是一个劲地吃吃发笑,而双双有时就会又好笑又沮丧地骂我:“真笨,笨死了,我不想说话!”其他的表姐见她又气又笑的样子,就会笑弯了腰!
那粽子吃起来,甜而糯软,通体是植物的清香,我觉得是我自出生到那时,吃过的最奇妙的食物。
自那所中专毕业后,我分到单位上了班,后来又上了大学,再分配工作,后来又下岗,再到外面四处漂泊。许许多多的年月过去了,在艰难的挣扎求生中,我的身心,都磨下了许多的老茧,心灵和生命上结成了一层厚厚的、坚硬的外壳。很多的时候,我沉默而冷漠,很不容易柔软而感动了。
可是,这一刻,在这节日来临时,看到那些抢购粽叶的人们,我不自觉地想起了当初第一次包粽子和吃粽子的情形,想起了表姨、姨父、表姐妹和表弟一家人,想起了那贫穷生活中的粽香、温馨和快乐……
我突然在一个刹那,感觉温柔升起,自己身上的那一层厚厚的坚壳在融化、崩塌,变得柔软而温存,眼睛里蒙上泪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