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关于西安电视问政观后感

发布时间:2017-04-15  编辑:沈舒文 手机版

  没有啰唆的开场白,没有一句客套话,昨晚8时整,西安首档电视问政节目《问政时刻——工作作风转变进行时》辛辣开问。西安市住房保障和房屋管理局的11位负责人,作为首期节目的被问政对象走进直播室,现场接受280名市民代表的提问,现场解答问题,并做出整改承诺。下面小编整理了2016关于西安电视问政观后感,欢迎大家阅读借鉴!

  【2016关于西安电视问政观后感1】

  电视问政,意义不在于让个别官员“红脸”“流汗”,而在于通过评议代表的直言不讳、场外网友的拍砖灌水,培育开放包容的官民互动,凝聚社会互信。

  招商引资成果在哪里?行政审批速度提升没?企业减负作用咋样?城建提升收效如何?《洛阳晚报》报道,下个月,我市今年的《百姓问政》将陆续“开考”,6场的主题也分别确定。

  电视问政,让更多公众与官员有了面对面的机会,必然增强官员的尽责意识。面对媒体和公众的审视,意图糊弄的官员是过不了关的。假如只有“高度重视”“大力推进”“马上办理”的表态,却一直看不到下文,电视问政就会让你难堪。

  我们知道,对政府行政作为的监督形式,有人大、政协的监督,也有纪检监察、党委政府的督办。但毋庸讳言,这些监督的棱角容易在文稿的修改中被磨平,在反复推敲中被化解。而市民当场直来直去地提意见,往往是丝毫不留情面的。

  咱洛阳的电视问政,不仅是对市民与公仆关系一种直观的再确认,更是一种有效的监督方式,让更多市民参与公共事务。对某个官员、某个部门是否满意,直接就能以投票的方式表态,痛快。

  以前,官员常常表示个“抓紧落实”就能赢来叫好。现在,看过电视问政节目的人会发现,市民早已习惯追问“咋回事”“因为啥”——这就是洛阳政治文明实实在在的进步。

  当然,上台“应试”的多是职能部门的一把手,其反映更多的可能是宏观的、整体的工作成效。而评议代表所关注的,常常是十分微观的问题。百姓事无小事,这是毫无疑问的。同时我们也希望,大家不要完全以微观到个例的事情对“应试者”的现场反应进行判断,否则恐怕有失客观公正。

  电视问政,意义不在于让个别官员“红脸”“流汗”,而在于通过评议代表的直言不讳、场外网友的拍砖灌水,培育开放包容的官民互动,凝聚社会互信。

  说到底,官员在台上“流汗”不是坏事。但我们更应关注的是,这汗究竟是为谁而流,因何而流。官员流汗的形象,无疑更应在服务企业、服务百姓的寻常日子里频频出现,这才是电视问政真正的作用。

  【2016关于西安电视问政观后感2】

  昨天看了西安卫视的《电视问政》,官员们坐在台上,主持人播放一段段事先由记者暗访拍摄的短片,曝光城市建设的种种弊端,市民现场问责官员,其中不乏“犀利麻辣”的场面,今年的电视问政有一些新变化,比如,把评价权交给更多市民,坐在台下的观众嘉宾,包括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党风政风监督志愿者、治庸问责督察员、市民代表、新闻媒体记者等200余人,均通过表决器对承诺整改单位上半年的工作予以评价并参与话题讨论;加大点评力度,通过专家评点,跳出局部观全局,透过现象看本质,寻找体制机制缺陷及其解决路径,等等。

  应该说,从电视问政开始,肯定和否定的声音并存。有人认为,这不过是一种新形式的政治“秀”,地方政府和官员赚形象分而已,急需解决的问题还是一拖再拖;有人觉得,地方政府和官员直面问题的勇气可嘉,这种现场直播的监督、质问真实、解气,有利于及时整改、解决实际问题。

  与此同时,是更多人对这项创新之举能否持久的担忧,比如,有专家就表示,电视问政成本太高,恐难坚持;亦有不少公众认为,电视所问“之政”毕竟是少数,且半年才一次,依然是一种“运动式”问政,缺乏常态化、制度化的安排。还有一些是针对曝光出来的城市管理和执法问题本身以及管理者自身能力的质疑,比如,曝光出来的问题和现象为什么会存在?为什么这些问题总是媒体首先发现,而相关领导往往后知后觉?

  赞成也好、反对也罢,反映出的是公众对这种面对面问政形式的高度关注。质疑电视问政的初衷和可持续性,质疑被问政官员回答问题的套路“认错改进明天去看”等,自然是为了这项活动办得更好,为了城市管理和百姓生活质量更好。然而,这些质疑也该避免一种倾向,地方政府无所作为时,人们猛烈批评质疑,而有所作为了,依然被“狂轰滥炸”,这可能会打击改革者的积极性。并不是说我们不能质疑创新之举,而是更希望公众能珍视某些改革和创新之举的积极意义,不要因为它有瑕疵便将其“扼杀在摇篮中”。

  更重要的问题是,电视问政暂时告一段落,对城市建设和管理的理性思考不该停止。曝光问题是为了解决问题。人们欣喜地看到,在电视问政节目曝光相关内容后的第一时间,不少涉及到的部门行动起来,该调查的调查、该处理的处理。那些一时难有结果和进展的事情,相信下一次电视问政,媒体还会追踪。相关部门的负责人如果害怕再次“脸红”、“流汗”,被送“雨鞋”等“奇葩”礼物,应该不会拖着不办。

  进而言之,被曝光出来的可能是个案,而电视问政的目的是从现象背后发现体制、机制、观念的原因,寻找根本的解决办法,预防同类问题的发生。换句话说,有关部门应该学会“举一反三”、“融会贯通”,而不是曝光了的就高调回应“马上就办”,没曝光的就继续装傻充愣。如果件件都等着媒体去“揪”,那“电视问政即运动问政”也就一语成谶了。

  电视问政是一座沟通的桥梁,是公众监督管理者的平台和载体。时下,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正在展开,中央提出要求“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一方面,电视问政是一面很好的镜子,可以照出相关部门和人员工作中的不足和缺陷;另一方面,问需于民、问计于民就像照镜子,应该成为一种习惯,当然,“照”过之后,更重要的事情还是接下来的“洗澡”、“治病”。


更多热门文章推荐阅读:

1.2016《不变的步伐》上集观后感

2.关于西安电视问政观后感

3.精选西安电视问政观后感

4.电视问政观后感汇编

5.2016《大国工匠》观后感

6.2016《不变的步伐》观后感

最热文章榜Hot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