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行孝道怀感恩征文范文

发布时间:2017-04-08  编辑:沈舒文 手机版

  生命是一种幸运,生命是一种奇迹。生命在茫茫宇宙中显得那么微不足道,但却是父母赠给我们最宝贵的财富。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的关于行孝道怀感恩征文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关于行孝道怀感恩征文范文1】

  说起孝道,我们很自然地会想到元朝的郭居敬的《二十四孝》和陈少梅的《二十四孝图》,想到那些被人们公认的大孝子:虞舜、汉文帝、曾子、子路等等。他们无不是中国孝道的典范。中华民族历来崇尚孝道。孝道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千百年来中国社会维系家庭关系的道德准则。

  什么是孝?东汉的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解释为:“善事父母者,从老省、从子,子承老也”。《尔雅》中对“孝”所下的定义是:“善事父母为孝”。汉代贾谊在他的《新书》中把“孝”界定为“子爱利亲谓之孝”。可见,“孝”的核心就是“善事父母”。一个不懂得孝道的人,一个连自己养身的父母都不懂得“善事”的人,他对别人,他对这个社会还会有什么“善事”?

  古人云:百善孝为先。“善”字在中国古代汉语里可以理解为“好”的意思。这样看来,“百善孝为先”这句话就可以理解为:在所有做的好事中,善事父母,懂得孝道,学会感恩才是第一位的。乌鸦尚有反哺之义,羔羊亦知跪乳之恩,何况我们是作为高等动物的人呢?所以,我们更应该懂得孝道,更应该学会感恩。并且是从行动到内心、从物质到精神上的孝道和感恩。孔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只有从行动到内心、从物质到精神上的孝道和感恩才算得上是真正的孝道和感恩。

  一个人懂得孝道,知道感恩,他才会有一颗充满真爱的心,也才会用这颗心去爱别人,去爱这个社会。从小处说,他才能修身、齐家;从大处说,他才能治国、平天下。从人的成长过程及人的一生来说,懂得孝道,知道感恩,继承传统的孝道文化,具有人文关怀精神,这无疑是有很高的社会价值和广泛的现实意义的。

  第一,懂得孝道,知道感恩,这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被中国社会普遍认同了的优良传统,是一种深入人心的人文精神。这种精神无论何时何地,也无论过去、现在或将来,它都具有普遍的社会意义。为人子女,不懂孝道,不会感恩,不会用一颗真爱的心去爱父母,事双亲,这个家庭就一定和谐不了。家庭和谐不了,社会和谐就无从谈起。因为家庭是组成社会的细胞,没有家庭的和谐,也就没有社会的和谐与安定;没有和谐和安定的社会,就不会有社会经济的发展;没有社会经济的发展,就不会有国家的繁荣昌盛。很难想象,一个连父母都不敬不孝不爱的人,他还会去真心地爱别人,去爱这个社会?一个连自己的父母都不敬不爱,不知道对自己父母感恩的学生,他还能真心地敬老师、爱同学?

  第二,懂得孝道,知道感恩。这是做人的最起码的准则,是一个人在道德方面的基础。只有懂得孝道、知道感恩的人,才可能注重自己的道德修养,才可能推己及人,才可能做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才可能规范自己的行为。学校是育人的地方,学校教育对学生德育的形成至关重要,学校要让学生学会学习,首先要让学生学会做人。所以,懂得孝道,知道感恩,这应该是学校德育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只有让学生懂得孝道,知道感恩,他们才会规范自己的行为。他们才会意识到自己在学校里行为不轨甚至惹事生非而让父母忧心,或者是花着父母的血汗钱而不好好学习,那就是对父母的不孝。只有让学生懂得孝道,知道感恩,真心爱自己的父母及亲人,他们才可 能爱老师,爱同学,爱自己的班集体。他们才会有责任感,他们才会有努力学习的决心和信心。

  第三,懂得孝道,知道感恩。是一个人走向成功的第一步。光宗耀祖的思想,有其消极的一面,但也有它积极的一面,一个只会给祖宗脸上摸黑的人是不会走向成功的。众观古今名人,伟人,有多少是把自己的至亲抛在脑后的。光宗耀祖,首先是光自己的父母、耀自己的父母,从这个角度说,会想到光宗耀祖就是一种孝道,就是在感恩。《孝经》中说:“安身行道,扬名于世,孝之终也”。只有具备这样的孝道和感恩思想,一个人才会向着自己的正确目标去努力、去拼搏、去奋斗,成就一番对己对人都有好处、并被人称赞的事业。一个走向成功的人一定比一个走向牢房的人更让父母高兴。能让父母高兴,这就是孝道,这就是感恩。

  中学生正处于道德意志形成的阶段。如果每一个中学生都形成了懂孝道、会感恩这种最起码的人伦道德,这对他们今天的成长,对他们走向成功,对他们现在或以后的家庭,对他们今后融入这个社会,无疑都是大有益处的。希望广大的学生们能深刻地反省自己,努力地修炼自身,做一个真正懂得孝道、知道感恩的人。

  【关于行孝道怀感恩征文范文2】

  长大,原来是在新的生命诞生了才忽然感觉;成熟,原来是在意识到处处皆是责任之时才会成就。

  生活本就是在日升日落中一天天流过。蓦然回首,总会有许多倍觉珍贵的东西在不经意间悄然逝去,留下的只是莫名的伤感和唏嘘。身边每天都在发生着看似令人心动的点滴,然而一刹那的心动之后依然还是大多回归于麻木。

  晨起,看到了一张图片,颇为感触。一白发苍苍衣衫褴褛之老人在街边摆摊,宁可自食其力绝不乞讨度日。我不知是该题为卑微者的卑微抑或是卑微者的尊严?由此及彼,联想了很多。

  老有所养,是社会的责任还是家庭的负担?不敢言及那庞大的社会体系,只就身为人子为人母略谈自己的感触。

  去年父母曾相继入院,我的心灵受到从未有过的震撼,突如其来的厄运,从身心彻底脱胎了我。每每言及父母情,我总是情不自已。

  从呱呱坠地,到成长为自己,有几多人能反身自己将养育之恩悉数返回于父母?穷者,羞愧于无暇自顾(捉襟见肘);富者,醉身于灯红酒绿;忙者,托词于公务缠身;闲者,借口于随顺境遇。

  随意翻阅着周边,为了婚姻甚至可以舍弃父母,为了子女甚至忘却了父母,为了钱财甚至仇恨于父母,为了遗产伤害了父母,只是为了最后的风光,吹吹打打鼓乐声中将父母安置于那一抔黄土。

  人,都会老去的;人,其实都有着善良而无私包容的慈悲之心。只是这种大善大爱却因对象的不同将人划出了层次。大者为国,小者为家。为国尽忠牺牲小我可谓博爱,为家奉献无怨无悔可谓平凡中的伟大。

  举凡家中,携幼之心,不必细说,想必人人皆可使劲浑身解数直至呕心沥血;扶老之情,却远非前者可比。只是能将对待子女那样的慈悲善良忘我之情回馈于父母点滴,那便也足以宽慰那孤独而失落的老人心。无私的爱往往并不希图什么回报,做人却常常忽略了返本,失去了一颗感恩的心,上帝也不会原谅。要不怎么常听那些过往的人,在不断地自我谴责和懊悔着过去?

  常跑医院,却见病榻上卧着的老人,身旁只是老伴相陪。好生纳闷,无子无女?细聊方知或是不愿惊扰子女,或是久卧床前少了孝子。若论孝者,时间的考验精神的疲倦偶尔也有不逊之词脱口,昂贵的费用或可全部承揽;若为不孝,则久病卧床亦不去送往医院救治。

  邻家婆婆,年近八旬,却言去了医院很是羞愧。细问其故,医生都说偌大年纪,还救治什么?言外之意,只有等死。不知这是什么逻辑!同为生命,咿呀之时人皆喜爱,耄耋之年却成了累赘。旁观者亦如是说,更何况当局者?

  及至一日,世间这唯一,回归了本土,却觉至尊珍贵,追悔无限。

  思量左右,汲取感悟。善待父母,就是善待自己。羔羊亦知跪乳,乌鸦尚会反哺,身为灵长人类,又岂可不如?


相关推荐

最热文章榜Hot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