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永远都无法叫醒一个装睡的人 读后感

发布时间:2017-07-28  编辑:weixiao 手机版

   对于哲学家,不少人都是抱着一种比较抵触的态度,甚至说他们“百无一用是书生”也不为过。毕竟不管什么时代的社会,它们都是物质的,而哲学这东西却是一种意识形态,看不见摸不着,不能吃不能穿的。与其整天去绞尽脑汁去探索世界的本源是什么,真理是什么,还不如干点实际的事情来得有意义。

  当然,这只是以旁观者的立场来看,并不是说哲学真正无益。其实真正的哲学家所拥有的慧眼以及大脑都是无限强大的,他们比常人更能够看清楚一件事情的本质,也更能悟透一些道理,生活中的困惑对于他们来说不会是一种阻碍。

  首次听说作者这个人也是源于这本书,翻开此书,扉页上赫然写着“洞见”两字,可见书中内容必定在某些问题或者事情上,表达了作者独特的视角或者立场。但凡精于哲学的人,大多是学问精深,善于思辨的人,作为哲学专业出身的作者当然不例外。

  虽说书名取得这么浅显易懂,但书中所涉及的内容却并不能叫人一目了然,相反,给一些读者造成混乱也是有可能的。首先,此书并不是一个连贯的逻辑整体,而是各个不相关的零散文章组成。再者,这些文章都是断断续续的,时间上的间隔太长,有些言论在笔者个人看来并不是那么严谨,也许只是作者随着心情手气笔落有感而发,或者只是点到为止让人意会而已也说不定。最后不得不让人明显感觉到的就是各篇文章压根儿就是“风格与题材”迥异,时评,影评,随笔等等题材无所不有。

  在这里,不是要对作者的作品有所褒贬,每个人都有着言论自由的权利。如果我们对发出言论者有着不能达成一致的观点,那么可能是我们自己有着独特的思考,也或许是价值观,世界观以及人生观都存在着差异,也可能是我们没有相当的学识以及阅历,还不能与言论者产生共鸣。

  有些问题我们看得远不如作者看到的那么透彻,这是绝对的。小到公民,大到国家,具体到校园学生,抽象到政权政治,细致到某部电影的具体场景,具体台词,粗略到文学作品中的某角色,如果不是善于观察,不是善于思考,又怎么会看的这么周全?虽说在一些篇目章节中,笔者的理解能力还不足以达到可以畅通无阻的地步,但是这并不妨碍对作者所持观点的领悟。当然,具体的无法细说,篇章繁多,内容姑且叫做杂乱,无法去针对每个点写出感想。有一点不得不承认,作者的言辞在一定程度上显得比较激进,甚至是极端。

  从哲学思维来看待一些问题,会比较清晰明了,诸如在大众传播方面,似乎那些问题都被找出了症结之所在。这或许能给如今的当权者,甚至是新锐者一些启发吧。

  篇二:

  近日读了周濂所著的《你永远无法叫醒一个装睡的人》感受颇深。这本书是收录了他以前写的一些学术文章,在这些文字中,虽然有些于我而言有些晦涩,但收获的知识是十分丰富的,可以说周濂的一些观点,让我的心底有所感,有所思。

  你永远无法叫醒一个装睡的人读后感,读书笔记在《笑眯眯的印度乞丐》一文中,作者谈到这些印度乞丐在讨钱的时候总是笑眯眯的,即使要不到钱也不会改变脸色。其实这样一个现象,如果对于我而言,我除了觉得他们除了无奈而笑以外,没有其他特别的什么原因。但是作者却说到了他们面带笑容的文化心理根源:由于对自己的身份、地位和命运抱持与生俱来的宿命感,所以少抱怨,也少不平。由此,作者还谈到了他们的种姓制度。这让我对一种现象有了另一种别样的理解,每一种现象背后都有一定的历史原因,安知天命让印度乞丐不愤恨,而我们的社会中能够做到不愤恨的又有几多人呢?文中有句话是这样的,愤恨是一种“特殊的、即含道德愤慨又含利益计较的”情感反应。所以,就我的理解来看,人们之所以产生愤怒,实质上也是因为自己的利益在某种程度上受损后的反应,当然也是一种对自己无知的发泄。

  而在《大学校园中的“无名氏”》一文中,我觉得仿佛看到了自己的影子,放眼看去,我们的许多大学生真的是处在一种“nameless”的状态中。为什么会这样说呢,因为在大学中,每一个都是小小的,甚至是不引人注意的,这同时表现在老师与学生之间的相互不了解。书中谈到,大学之所以没有人情味儿,是因为这个社会缺少人情味儿。但是,如何做到老师与学生之间的相互了解,身处大学确实又是一件困难的事情,毕竟生活节奏越发加快的社会,积聚在一起的时间成本也在不知不觉中变高,所以也怪不得老师或者学生的不主动。不过,老师对于学生稍微的关心,确实会让学生得到更多的身份认同,特别是对于刚入校的处于懵懂状态的大学生。

  在谈到榜样这个问题上,作者举了好榜样和坏榜样两个例子,说实话,在这个年代谈榜样我感觉已经不足为奇了,社会需要一个好的榜样来树立一些正面的能量。譬如,学习雷锋精神。但是,榜样的树立确存在一个矛盾的问题,作者说道,相比坏榜样,好榜样有一个天然的弱点,那就是好的建立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但是败坏起却是一溃千里不可阻挡。所以,如何建立好的榜样成了一个社会问题,作者最终得出要回到正义制度的建设上。

  书中的现象在我们生活中是十分普通的,但若从我个人的眼光出发,我觉得得不出什么深刻的道理,相反,在理解了作者的观点以后,我从中得到的非知识这么简单,更具收获的是一种思考问题的模式,分析现象的方式。

最热文章榜Hot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