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围城观后感

发布时间:2017-07-23  编辑:weixiao 手机版

   “我一闭上眼睛,梦里全是中国的明天!”看完电影《十月围城》,我茫然地闭上眼睛,心被这句话塞得满满的。

  真的被感动了!

  为了推翻腐败的清政府,为了保护孙文安全离开,那些社会最底层、却有着强烈爱国心的人们,毫不犹豫地为之付出,为之牺牲。感动于他们的壮举,感动于他们的那份信念!

  每部成功的电影都有一个或多个优秀的人物形象,《十月围城》也不例外。在所有的角色中,最令我感动的,是重光和阿四。

  先来说重光吧!

  这个大商人李玉堂的十七岁儿子,善良,坚定。虽然年纪尚小,却早已立志要拯救四万万中国人民!他“幸运”地被抽中作为孙文的替身,以转移敌人的注意力,使得其能安全离开。面对年迈的父亲和亲如兄弟的车夫阿四的苦苦哀求,他都没有退缩。他说:我十七年的人生,原来就是为了这(代替孙先生的)一个小时啊!他无悔地上路了,无悔地忍受着一次又一次的暗杀行动。表面上他很勇敢,但是请不要挖昂机,他不过只有十七岁啊!他还是一个孩子呢!他也害怕,他亦恐惧。那双不停颤抖着的双手和那双满含泪水的眼睛说明了一切。可是,他不后悔,这是他所热爱的事业,这是他所热爱的中国!为之牺牲,何等光荣!

  重光的信念与勇气,令我动容!

  再来说阿四吧!

  这个连字都不识几个的“卑贱”的车夫,浑身上下却有着无穷的魅力。他不聪明,却淳朴无比。他喜欢照相馆老板的女儿阿纯,真心实意地想要娶她。在护送重光(孙文)的前一天,他送了阿纯一张贺卡,上面说:明天后,我娶你。这是阿四在报纸上找了很久才寻得了六个字!看了这个画面,我当场就忍不住要哭。没有明天了,阿四!你没有明天了!可是,中国有!阿四曾经说过:我只要一闭上眼睛,梦里全是阿纯!当他永远地睡过去的时候,我看见他在微笑。他永远都和阿纯在一起了吧……也许他并不知道革命是怎么一回事,可是他觉得,少爷重光所做的一切都是对的。他紧紧地追随着他,追随着这个从小教他写字,陪他说话的兄弟。他思想单纯,却长存于历史!

  看完电影,我一直在想,他们真的,什么都不怕么?

  当重光拉着阿四的手,对他说离出发还有一分钟,还有30秒,还有15秒……57,58,59……的时候,他在想什么呢?想他年迈的父亲?想他早逝的母亲?还是想着中国美好的未来?可是,他有想过他自己么?他有想过他的生命已是在倒记时么?没有!这个帅气而勇敢的男人,早就把生死置之度外了!

  当阿四拼命地抱住坏人的腿,不让他追赶重光(孙文)的时候,他又在想什么呢?想阿纯么?想她的笑?想她的声音?想他们美好的明天么?他想要娶她啊!为了她,也是为了中国,他无所畏惧!

  还有那个捕快,临死前想的全是与妻儿曾经共度的欢乐时光;臭豆腐,临死前大喊:我叫“王复明”!我叫“王复明”!是的,我记住了,永远会记得你!

  还有很多人,很多很多人,都无悔地在这1小时里相继献出生命。小则17,大则30。乞丐、少爷、商人、捕快、路边小贩……他们都是卑微的、也许是互不相识的小人物,但是,他们却都有着一颗崇高的心!他们的年龄不同,身份不同,地位不同,但是却被紧紧联系在一起!为了中国,为了明天,他们在同一天献出生命!

  谢谢你,孙文!谢谢你,重光!谢谢你,阿四!谢谢你,臭豆腐!谢谢你,乞丐!谢谢你,捕快!谢谢你们,为了中国的明天不懈努力、为之献身的人们!

  谢谢你们!让我们拥有如此美好的未来!

  篇二:

  这几乎是今年贺岁大片最后的希望了,数着票房过日子的中国电影,也该收获点口碑了。此时的《十月围城》,倒像是捍卫中国商业电影尊严的荣誉之战了,还好,至少从这部电影中,我看到了制作人陈可辛作为一名电影从业人员的诚意,这个东西在中国电影中越来越稀少了。所以无论我下面说什么,希望都不要影响到你的观影欲望,从感官刺激和情感诉求上来讲,本片绝对值回票价。

  尽管因事先反复被人提醒这部电影在赚人眼泪方面的杀伤力而做足了思想准备,但当那些惨烈的死状撞击眼球的时候,我还是感到了喉头的一丝哽咽,以至于我有点害怕我会被下一个更加悲壮的牺牲彻底击垮,这样的来自电影的震撼好久没体味到了。《十月围城》的残酷之处在于这是一部以死亡为卖点的电影,可视为另一种形态的《死神来了》,而将死神带来的,不是杀手,不是灵异,而是孙文。

  《十月围城》有一个显得有点诡异的假定性,那就是本应是个秘密行动的孙文赴港一定要闹到满城风雨路人皆知,甚至精确到孙中山的下船时间,而且从上岸到离港一定要持续一个小时,这是用血肉之躯抵挡清朝鹰犬如潮攻击的一小时。这一切似乎都是为了规定主要角色的死亡结局而设定的,这里被放大的是死亡的方式,被忽略掉的是死亡的意义。每一个死亡都很拉风,而最终想起来这一切渲染的目的似乎就是为了让观众忘掉一个重要的前提,那就是这些牺牲本来是可以避免的。当然无谓的牺牲也可以带来悲剧的力量甚至是更深层次的思辨,比如《拯救大兵瑞恩》,有没有必要为了拯救一个人的生命而付出更多的生命代价,最后这样的思考可以引申为影片的人性主题。但《十月围城》没有提供这样的主题升华空间,影片结束时的字幕,列举了刺杀事件后革命党策划的一系列起义,直至最后的辛亥革命,这是要为了给这些人的牺牲一个意义上的判定,但这毫无说服力。尽管喊了很多的革命口号,但这种人为斧凿痕迹过重的荒唐假定所造成的技术性失误,还是让《十月围城》在本质上沦为肤浅的闯关游戏。

  尽管陈可辛一再地在各种场合和言论中与香港电影撇清关系,但《十月围城》终究还是脱不掉香港江湖电影的各种痕迹,虽然有一个大的革命背景,但参与到保护行动里的人也只有王学圻、梁家辉、王柏杰扮演的三个人物带有明确的政治目的,其他人不是被蛊惑就是出于忠义或报恩心理而慷慨赴死的,这与《江湖情》、《英雄本色》等老式港产黑帮动作片义薄云天的主题是一脉相承的,当然这也为目前中国电影注入了久违的血性和豪情。事实上孙中山的革命活动也确实得到了三合会、洪门等江湖组织的大力协助。据说《十月围城》的剧本写于十年前,当时的版本是个三人戏,就是围绕着梁家辉、黎明、胡军扮演的这三个人物展开,不知道是否有早期黑帮社团的萍踪侠影,但在现行的香港电影必须去适应的意识形态体制的大环境下,更具观赏性的有组织的帮会行为被代之以一名儒商人格魅力的感召也是必然之选,尽管王学圻已经尽量赋予了这个人物以性格层次和爆发力了,但李玉堂一呼百应引得人抛头颅洒热血的号召力还是缺乏足够的说服力,也可以说《十月围城》在获得了更多的资金保障和市场规模的同时也付出了损失观赏性的代价,香港侠义电影中的那种癫狂和嗜血已被消解殆尽,同时也在对主流意识形态和电影审查制度的迎合中丧失了其自身存在的合理性和人文价值,本来在关于民众参与社会变革的盲目性和功利性问题上有更多的文章可做的,这方面的深层思考在足本的《投名状》中也是有体现的。

  所有的这一切注定了《十月围城》中的所谓英雄豪情也只能成为炮灰式的技术性煽情,而且从里到外透着一股信仰执拗的憨傻之气,这也是陈可辛自己退居幕后而让陈德森来执导该片的原因,因为一个单纯的爆米花式的催泪动作大片显然不足以激发他的创作热望。拍摄过《神偷谍影》、《紫雨风暴》等动作片的陈德森是一个擅于营造令人窒息的节奏氛围的导演,这一点在《十月围城》的后半程表现得还是比较充分的。有人说这电影中的打斗时间过长了,我倒不这样认为,这主要是影片的结构问题,本片以半场为界的文武戏过于泾渭分明,另外想一想从前人们对传统武侠电影中长达十数分钟的最后决战的期待和津津乐道,就知道现在的观众对动作电影的要求了,高节奏高对抗的酷炫风格才是王道,黎明天梯决战一场戏,虽然造型有点雷,以至于引发了笑场,但不得不说这场戏在技术环节上做得很出色,包括用声效贯穿的室内外对切,还有陈光荣的配乐,都让这场戏的震撼力达到了极致。

  对李宇春和巴特尔这样的流行偶像的挖掘利用从另一方面体现了陈可辛在迎合内地观众口味上的游刃有余,出乎我意料的是,巴特尔演的出奇的好,他的死施放了影片第一个催泪弹。李宇春一直在很努力地演,可眦眉瞪眼的有点用力过猛了,春哥的演技提升空间还有待挖掘,但对于广大的玉米来说,这样的处子秀也足够惊喜了,而且我估计如果《十月》要想在票房上压过《三枪》,玉米的贡献将是至关重要的一个砝码,这个小算盘也应该在陈可辛的预估之内吧。和李宇春演得同样卖力的是谢霆锋,他死的那一场我真有点不忍心看了,这个过程要是再多渲染一点可能我的眼泪真就下来了。

  拍群像戏最重要的是要赋予每个人鲜明的个性,《十月围城》中身价最高的演员是甄子丹,但最能压得住阵的还是王学圻和胡军。以前在内地演员与香港演员合作时总是显得状态游离,但到了《十月围城》,内地方法派演员的演技优势已经成为保证影片整体素质的重要一环,这背后阐释的实际上是影片形态和观众诉求的变化。很多香港电影人还在天真地以为内地观众实际上是喜欢那些纯港味电影的,其实这很一厢情愿,陈可辛早就参透了这一点,包括众多的港片粉丝对港味的留恋,也只是叶公好龙式的自我陶醉而已。

  (《成都晚报》专栏特约稿件,发表时有删节)

相关推荐

最热文章榜Hot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