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写这篇文很久了,直到在影院看完《小时代》的终章,才开始动笔。熟悉我的朋友都知道,我曾经屡次拿《小时代》跟同样生不逢时的《2001:太空漫游》相比,它们那高瞻远瞩的视野,超前绝伦的拍摄技法,彻底决绝的反传统企图,每一处置景都折射着喷薄而出的才华,每一个镜头都表现出卓绝的大师手笔。就像《2001》一样,《小时代》并不提供标准答案,它只是展示了一些关于未来的可能性,这让适应了俗套审美的观众无所适从,但也轰然洞开了通向你灵魂深处的大门。读了罗杰•艾伯特对于《2001》的评价,我发现很多都可以原封不动地用在《小时代》上——“《2001》的天才之处不在于其丰富,而在于其简洁”、“这是一部充满哲思的影片,它并不迎合我们,而是尽力启发我们”,可惜这位获得过普利策奖的影评家已经辞世,他若在有生之年看到《小时代》,一定会做出恰如其分的评价,甚至可能扭转坊间对于该系列的口碑。《小时代》令许多人不快,很大程度是由于它的颠覆:它全面超越了现存电影语言的常规和教条,尤其是对于场面调度的革新,完全可以令许多工匠级导演的毕生探索显得黯淡无光。导演郭敬明离经叛道地驶离了前辈电影制作者开垦出的沃土,在幽暗的未知地带圈出了高挂个人标签的一亩三分地,他的成就,没有任何现存的尺子可以度量。
《小时代》遭受了诸多非议。对于涉世未深、阅历匮乏的青少年来说,无法欣赏这样前卫而独特的艺术品,并用各种自以为犀利的言词来标榜吐槽的本事,本无可厚非,浮躁的心态本就与之并不兼容,就好比我们不能要求小学生安安静静坐着看懂《教父》中的微言大义。但令我不解的是,那些历经世事沧桑、对人的欲望和世界的真相有着相当了解的成年观众们,那些观影数目几千上万、对于全世界电影的美学有过深入体验的资深影迷们,那些对影史经典如数家珍写着洋洋洒洒万字学术文的影评学者们,他们怎么就看不出《小时代》的真谛和奥义所在?并且众口一词,用拜金、浮华、空洞这样毫无底气的词语来侮辱它、诋毁它。这到底是为什么?我唯一能想到的答案令我脊背发凉:是他们根本没有胆量得罪掌握了互联网话语权的90后、95后这一代人,生怕被骂成已被时代抛弃的老朽,只能唯唯诺诺地趋同,用一些冠冕堂皇但不知所谓的理由来贬低这部杰作——那些理由牵强荒谬,即使重复万遍也无法使任何人信服。
我曾做过一件傻事,翻遍各大影评网站,寻找那些赞美《小时代》的文章。我看到的好评无非是“每个人都穿得美美哒”、“她们和好的时候我真的哭了”、“作为小四的脑残粉必须给五星”……这些是观影者们最直观的感受,我绝没有不尊重他们的意思,我也不能否认《小时代》在这些层面上确实千锤百炼、无可挑剔,但《小时代》的伟大,绝不仅仅在于精良的视听刺激、通俗剧感染力的臻至完美。严格来说,《小时代》并不是一部纯粹的商业娱乐电影,虽然它娱乐到了不少人,但归根到底,它只是用一个看似通俗的外壳,来托起郭敬明对于万物的思索,他甚至不惮于将同样的剧作公式连用四遍,放在别的系列电影中充满自毁性的招数,在他手中却成了百试不爽的灵丹妙药,这本身就值得深思一番。《小时代》对于人类欲望和焦虑的精切剖析,对于人性力量所寄予的深切企盼,堪称举世无双。我很失望,偌大一个中国,电影爱好者数目甚众,竟然无人能窥见《小时代》哪怕是浮出海面的冰山一角所折射出的那一丝光芒,所到之处,提起《小时代》,他们总是掩面嗤笑,或者说,他们真的是被众口一词所同化,将真实的想法压于心底,成了人云亦云的乌合之众。
如果说评价一部爆米花电影,需要耗费普通人一天的精力,那么要全面挖掘小时代的魅力,无疑需要经年累月的殚思竭虑,作为一名入门影迷,我不敢说自己参透了小时代技巧和内涵的万分之一,但我相信这个任务终将由具备了知识和热情的专业人士来完成。我有一个梦想,就像《公民凯恩》、《2001》、《美国往事》这些曾遭主流拒否定的迟到经典一样,《小时代》的生命力一定会随着时间变得旺盛,在将来的某一天——我希望不会太久——它一定会得到应有的荣耀。每一个电影资料馆,都以收藏《小时代》为资质象征,每一所电影大学的课堂上,都会有《小时代》的一席之地,教授们拉片分析,娓娓讲述,学生们陶醉在这顶级艺术的魅力中,倾心膜拜着它的光华,并发自内心地期望有朝一日能参与到同样名垂影史的项目中。
到那个时候,人类终能领悟到《小时代》的本质,它就像一面镜子,如实地映射出每个人内心的惶恐、怯懦、躁动和希冀,它是如此精准地剖开我们的肉体,直接触碰并激烈搅荡着我们的灵魂,我们所感受到的不适,也是一种高度艺术化带来的神性与人性的碰撞,在那最初的不和谐平息之后,会有一种拨云见日、醍醐灌顶的超然愉悦,这是只有登峰造极的艺术品才能赋予的酣畅体验。《小时代》从诞生之初,就注定不朽。我也能理解,面对如潮的奚落和谩骂,郭敬明为何像那分开红海的摩西,总能保持超然的平静,他的眼神仿佛在说:“原谅他们吧,他们不知道自己在骂什么。”那一刻,他高贵地就像个神。(文/方聿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