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一:
最近在读于丹老师的《趣品人生》,颇有一些感触。诚如于丹老师所说:“我们迎来了一个生活中呈现多元可能的大时代,这也给每个人带来成功奋斗的压力,带来了精神生活的焦灼和纠结,许多人都感觉社会变化如此之快,工作负担如此之大,个人责任如此之重,容不得一丝松懈,谈何有时间去悠闲...”我们或许真的要静下心来问一下自己:这能成为我放弃悠闲情趣的理由吗?非常赞同于丹老师的观点:“悠闲和时间无关,悠闲是内心的一种发现,悠闲是生活的一种乐趣,悠闲是生命的一种节奏”。
其实我觉得任何时候始终保持乐观豁达的心态最为重要,就像有人把生活的如意与不如意形象的用诗意和失意来表示。人在快乐的时候,到处鸟语花香,天是那样的蓝,空气是那么的新鲜,甚至街头乞丐的讨要声都变成了赞美诗;而在不如意的时候,阳光刺眼,鸟噪烦人,贵如油的春雨成了伤心的泪滴,一个人的失意在另一个人眼中可成为诗意,同样是失意,一个人可能深陷其中不能自拔,另一个人可能从中奋起走向诗意的前程。小时候家里条件不好是失意,但它也是宝贵的财富,它使人从小就体会到人生不易,“吃得莱根,则百事可做”这是一个人一生受用不尽的经历,苦中作乐,以苦为荣,这也正是一种诗的意境。也正如泽道法师的点道之语:“如果生活每天都如圆月一样饱满充实,人生也就少了许多乐趣。天地之美,在于它的阴晴有变,月亮之美就在于它圆缺有时。中秋月圆,往后就一点点亏蚀,似乎有些遗憾,但缺失也是一种美。一朵云彩飘过来,将月亮遮住了,若隐若现也是一种美。人生亦如此,会有波折,会有起伏,是一种循环,要学会自我调节。”
我也很喜欢泽道法师那精辟的语句:“人应该有理想,有寄托,有信仰,或者培养一种良好的志趣。信仰可以有很多形式,可以信仰一种宗教,也可以信仰一句话,比如“发展是硬道理”或“善有善报,恶有恶报”。情趣也有很多种,譬如阅读、品茶、弹琴、练习字画,都可以是一种精神寄托。无论你信仰什么,或者培养了什么志趣,内心都会得到一种调整,都会从有限向无限发展。信仰是无限的,艺术也是无限的。人烦恼无助时,把心寄托给它,有什么痛苦,就可以与它对话了”。这或许能更好的启迪我们如何去调整自己,培养情趣。
泽道法师和于丹老师两个人的境界真的有点超脱,甚至让人不可企及。但没关系,因为我至少从这本书和俩个人的对话中也开始渐渐读懂了一些道理,无论我们在生活与工作中、还是与人交往、待人接物中...总会遇到不尽如人意的事情,其实没有关系,不管遇到任何问题、任何困难,我们只要从容面对、忙而不乱,同时调节好自己的心态,那就没有没有任何事情可以牵绊我们,
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在面对同样的问题时,不同人的会产生不同的心理感受,不同思想境界的人会对同样的人生做出不同的诠释。我想这与每个人的遗传基因、成长环境、教育经历、人生履历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让我觉得幸运和钦佩的是在我周边的领导、同事和朋友中就不乏有许多优秀人士,他们或能将劣势转化为优势、将压力转化为动力、或能在危难中看到机遇、对繁杂的局面依然谈笑风生...
趣品人生、感悟人生、乐享人生!
范文二:
读了公司发的于丹《趣品人生》一书,使我受益匪浅。这本书主要是普及中国的传统文化,以生命感悟激活了经典中属于中华民族的精神基因,让我们在繁忙的工作之余,静下心来读这本书,让我们品味生活的艺术。
我们处在一个有太多选择的时代,每个人对自己的生活都有不同的设计,都怀有不同的梦想,也都在寻找从脚下抵达梦想的那条道路。
读了这本《趣品人生》,书中写了很多的生活情趣,但都是为了表达一个观点,就是今天中国人的生活方式少了许多的情趣,感觉当下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匆忙,生命中越来越缺乏幸福感。
在这经济快速发展的社会,我们一定紧跟时代的步伐,不断的进取,努力奋斗,做好自己的本质工作,为企业为社会做出一点贡献,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让自己在工作中找到生活的乐趣,让我们有一颗感恩的心和知足的心,来品味生活,感恩企业给了我们工作岗位,给了经济收入,从而给我们带来了幸福生活。让欲望在某一个点止步,有了知足的心,就能看到当下的美,人的幸福感就会油然而生。
读《趣品人生》这本书,并非让大家放下所有的工作,去享受闲情逸趣,而是希望在个人的发展路途中多一份心思,去发现路边的风景,且停下来,听听琴,品品茶,观一眼山水,再继续步履轻盈的上路。
范文三:
读著名文化学者于丹教授的《于丹趣品人生》,整整花了我两个星期的业余时间,这在我的阅读经历中是很少有的。用那么多功夫去读一本不算太厚并且看似很闲的“闲书”,我觉得挺值!每每掩卷沉思,感悟最深的还是:人生路上且停停!
印象中的于丹是一位学术超女,我总认为在心累的时候读她所阐述的《论语》、《庄子》太辛苦,所以在得到她趣品人生一书时,我只是随手翻了一下,只见扉页上的于丹轻轻地依靠着已经显示出岁月沧桑的门框,眼神清亮,浅笑嫣然,左手端着一杯清茶。那十足的女人味和一串露出半截的风铃,更是将一份清新、闲适尽情地展示了出来。
应该说正是这份清新、闲适吸引着我一遍又一遍地去品读此书。书中收录了清代著名戏剧家、大文人李渔所撰的一副对联:“名乎利乎道路奔波休碌碌;来者往者溪山清静且停停”。于丹教授寄情于一茶,一酒,一琴,一山,一水,一草,一木,用细腻的文字,从道理上唤醒人们重新思考,感悟人生。
人们在名利道路上奔波苦,就得不时地让自己停一停,歇歇脚、静静心、“充充电”,再回头看一看出发的起点在哪儿,向前望一望最终目的又是什么。人生路上的每一步,其实本身就是风景。且停停不是为了安息于此,终老于此。且停停是为了生命中的一种沉淀和从容,以便能够步履轻盈地再上路、更好地前行。
人一生要承载的太多太多,功、名、利、禄......就好像是攀登一座座高山。在攀山越岭的征途中,且停停,养精蓄锐,再进行新一轮冲刺;止步于险境,且停停,更能避免粉身碎骨。“且停停”无疑是智者的选择。
数年前那一次打“板的”的经历,令我至今难忘。司机是一位有过战争经历的退伍军人,他不仅将车内狭窄的空间打扫得一尘不染,而且还在其中摆放着数盆绿得有些发黑的吊兰。在他的座位旁边还有一个用扁铁焊在车身上的用于放置热水瓶的架子……当我跟他说这是我所坐过的最干净、最舒适的“板的”时,司机边笑边跟我简单地说起了他的过去,最后说像他这样从生死场上过来的人对什么都看得淡了,能有一份自食其力的工作,就很知足。
微博上也曾流传着一个段子:一部高档手机,70%的功能都是没用的;一辆高档轿车,70%的速度都是多余的;一栋豪华别墅,70%的房间都是空闲的……我们总是尝试拥有更多,却鲜有问问自己:拥有这么多之后,我就会幸福吗?饿了,吃是幸福;渴了,喝是幸福;累了,睡是幸福;孤独了,爱是幸福;危险了,安全是幸福。这些道理人们都明白,殊不知吃撑了不吃也是幸福;喝饱了不喝也是幸福;睡多了找事做也是幸福;爱多了独处也是幸福;安全太多了去探险求刺激也是幸福!
人生路上且停停,不是简单地停下来,而是环顾四周,反省自己的思想和言行,以求拨云见日,明辨是非,冷静思考,寻求光明之途。
《于丹趣品人生》启示人们在人生路上且停停,并非让你压缩生存空间,降低生活质量,而是在这个充满选择与欲望的世界里,要学会辨别与放弃。把身段放低一点儿,把要求降低一点儿,既不勉强,也不逞强,十分充实地过好每一天,这才是真正幸福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