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暑是什么意思

发布时间:2017-06-27  编辑:cgf 手机版

   小暑是二十四个节气中的第十一个节气。每年7月7日或8日视太阳到达黄经105°时为小暑。“暑”是炎热的意思。小暑是反映夏天暑热程度的节气,表示天气已经很热,但不到最热的时候,故名。《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六月节……暑,热也,就热之中分为大小,月初为小,月中为大,今则热气犹小也。”古籍《群芳谱》中也说:“暑气至此尚未极也。”这时,暑气上升气候炎热~

  小暑习俗

  小暑黄鳝赛人参

  每个节气都有特有的食物,而这种食物往往在这个节气里成为特定的美食。就如同“冬至”吃饺子,“夏至”吃凉面,“小暑”这一天的美食是黄鳝。

  远在2000年前的我国古代就已经把黄鳝列入食谱之中了,不少文人墨客更对黄鳝大加赞赏,如元稹《酬乐天东南行诗一百韵》吟咏食物中,有“杂药多剖鳝,和黍半蒸菰”之句,意为吃黍米饭时,须配以莼菜与鳝鱼制作的菜肴为妙。清人黄家骥在《湘江竹枝词》中也留有“莼菜鳝鱼新产出,桃进春城价更高”的吟咏。>>>>

  吃黄鳝的传说

  那为什么偏要在小暑这天吃黄鳝呢?相传,远在三国时期,“医圣”华佗得罪了曹操,被打入死牢,他痛惜自己的一身医术未能传人,思忖着想把医书交给自己的夫人。看管华佗的人敬仰华佗的医术和乐善好施,便决定为他做传书人。不料走漏了风声,传书人被杀,书也被烧成灰烬。灰烬飞落到水田,恰被黄鳝吃了,从此黄鳝变得特别命大。由此,人们认为黄鳝可以去除百病,免遭灾难。…>>>>

  其他地区饮食习俗

  徐州人入伏吃羊肉,称为吃伏羊这种习俗可上溯到尧舜时期,在民间有彭城伏羊一碗汤,不用神医开药方之说法。徐州人对吃伏羊的喜爱莫过于当地民谣:六月六接姑娘,新麦饼羊肉汤。伏日吃面习俗至少三国时期就已开始了。魏氏春秋:伏日食汤饼,取巾拭汗,面色皎然这里的汤饼就是热汤面。荆楚岁时记:六月伏日食汤饼,名为辟恶五月是恶月,六月沾边儿也应辟恶。

  山东临沂地区有给牛改善饮食的习俗。伏日煮麦仁汤给牛喝,据说牛喝了身子壮,能干活,不淌汗民谣:春牛鞭,舐牛汉(公牛),麦仁汤,舐牛饭,舐牛喝了不淌汗,熬到六月再一遍。

  小暑时节是台湾第二期稻作秧苗期第一期稻作黄熟的时候也是丝瓜、苦瓜、黄瓜、冬瓜的盛产期台湾周围的海域是属於温水海域,也是温水鱼群的群聚时期基隆北方外海有小卷红魽等渔获,淡水海域则可捕获黑鲷。

  所谓小暑吃芒果代表这个时节是芒果的成熟盛产期,台南县白河镇的莲田盛产莲蓬和莲子,素有莲花之家的白河镇每年都会举办莲花节。>>>>

  “六月六,晒红绿。”

  在小暑时节,各地还流传着不少习俗,尤其是在农历六月初六这天。农历六月初六有很多节名,如“姑姑节”,此时正值农闲季节,农村妇女得闲要回娘家看父母;如“翻经节”,据说始于唐朝,寺院藏经在这一天要翻检曝晒;如“晒衣节”,人们在这天要把衣服(书籍)拿出来晾晒,谓之“晒龙袍”,据说此日晾晒后,可以避免被虫蛀。还有天贶节,“贶”的意思是赐赠,即天赐之节。

  传说故事:这一天,宋代皇帝在伏天向臣属赐“冰”和“炒面”之因,故称天贶节。此日群众有吃“炒面”之俗,即把新麦炒熟磨成面粉,用水和红糖调食,俗称“吃炒面”,传说吃了一夏天可以不拉肚子,去暑气。

  在不少农村地区,有“吃新”的习俗。将新割的稻谷碾成米后,先做好饭供祀五谷大神和祖先,然后全家围坐一同吃尝新酒。而在城市,一般会买来新米,与家中的老米同煮,辅以新上市的蔬菜。在乡下,一般在小暑过后逢卯日“吃新”。其实,“吃新”还有另外一层意思,即“吃辛”,时间定于小暑节后的第一个辛日。民间有“小暑吃黍,大暑吃谷”的说法。但是,由于“辛日”的日期不固定,所以,这个节气逐渐被淡化了。>>>>

  小暑养生

  养生食谱

  “小暑大暑,上蒸下煮”,小暑节气的到来,意味着我国大部分地区进入夏季,也是一年中最热的季节。炎热的天气,人体出汗多,消耗大,所以中医养生强调小暑节气要注意补充体力,解热防暑。小暑节气素有吃三宝——黄鳝、蜜汁藕、绿豆芽的习俗。>>>>

  吃“苦”尝“酸”保健康

  含有苦味的食品以蔬菜和野菜居多,如莴苣、生菜、芹菜、茴香、香菜、苦瓜、萝卜叶、苔菜等。盛夏时节吃苦味食物,不但能清除人内心的烦恼、提神醒脑,而且可以增进食欲、健脾利胃。但要适量,否则伤胃。

  人们出汗多而易丢失津液,番茄、柠檬、草莓、乌梅、葡萄、山楂、菠萝、芒果、猕猴桃等酸味水果,能敛汗止泻祛湿,且可以生津解渴,健胃消食,增进食欲。炎炎夏季,人们喜食生冷,若在菜肴中加点醋,醋酸可杀菌消毒,防止胃肠道疾病发生。>>>>

  精神养生法则

  在老子的《道德经》中:“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荀子则进一步指出:“水火有气而无生,草木有生而无知,禽兽有知而无义,人有生有知亦有义,故最为天下贵也”。

  《素问·保命全行论》亦云:“天复地载,万物悉备,莫贵于人”。道教经典《太平经》也反复论及重命养身、乐生恶死的主张。指出:“人居天地之间,人人得壹生,不得重生也”,所以要珍惜生命。“人最善者,莫若常欲乐生”为此提出了“自爱自好”的养生学说,即“人欲去凶而远害,得长寿者,本当保知自爱自好自亲,以此自养,乃可无凶害也”。说明,只有通过自我养护和积极锻炼,才能得到长寿之躯。

  中医养生主张一个“平”字,即在任何情况之下不可有过激之处,如喜过则伤心,心伤则心跳神荡,精神涣散,思想不能集中,甚则精神失常等。故夏季养生重点突出“心静”二字就是这个道理。>>>>

  宜少动多静

  俗话说:“热在三伏。”小暑正是进入伏天的开始,按照中医理论,小暑是人体阳气旺盛的时候,阳气在中医里又叫“卫阳”或“卫气”。这里的“卫”是卫兵、保卫的意思,也就是说,阳气好比人体的卫兵一样,负责抵御一切外邪,保卫人体的安全。任何一个人,只要阳气旺盛,就会百病不侵。

  炎炎夏季,骄阳普照,地热蒸腾,正是人体阳气活动旺盛之时,养生也宜侧重于养阳才能顺应季节变化。人们在工作生活之时,要注意劳逸结合,保护人体的阳气。这个时候,最好坚持“少动多静”的原则,最好到大自然中去,步山径、抚松竹,还可以在环境清幽的室内,读书习字、品茶吟诗、观景纳凉。运动最好选在早上和晚上,晨练不宜过早,以免影响睡眠。>>>>

  热热热——小暑不“小”

  小暑大暑暑相连

  “夏满芒夏暑相连”。过了夏至,就是相连的两个叫“暑”的节气了。今年小暑的性子有点急,不等时间的转换来表达一下心情,就一个大步冲到人面前了,并且赤裸裸的,半点也不想掩饰。这些天,几乎每天一大早,太阳就红彤彤地出来了。 >>>>

  “小暑接大暑,热得无处躲”,“小暑大暑,上蒸下煮”,均说明了这一时期的热。“节到小暑进伏天,天变无常雨连绵。”雷雨时常在小暑节气光顾。由于这段时间的雨量集中,所以防洪防涝显得尤为重要。农谚有“大暑小暑,灌死老鼠”之说,更有“小暑南风,大暑旱”、“小暑打雷,大暑破圩”的经验。意思是说,小暑日最忌吹南风,否则必有大旱;小暑日如果打雷,必定有大水冲决圩堤。秧苗喜欢高温,“人在屋里热了跳,稻在田里热了笑”。暑天里的农民辛苦,天热得发狂,太阳像下火,他们仍要加倍劳作。暑天总能见着满脸是汗的农人,在农田里拔草或施肥。只有他们,才会在秋日站在金黄的田野里,嘴里嚼着饱满的颗粒,如品山珍。

  暑天到了,怎会不热呢?

  《易·系辞上》说:“日月运行,一寒一暑。”想来还是古人聪明,仅这个“暑”字就够你琢磨的了。“暑”字从日,者声,“者”的甲骨文像火烧木、火星四溅之形,本义即指炎热,后引申为炎热的季节。如果按照王安石分析字的方法望文生义一下,单从字的结构而言,“者”字一般是指人、物、事、地点等,相当于“……的”或“……的人(东西、事情、地方)”。太阳在上面高高地照着,下面所有的都被炙烤着,能不热吗?当然,拗相公的方法牵强附会的多,也闹了不少笑话,但分析这个“暑”字似乎离本意还不远。

  “斗指辛为小暑,斯时天气已热,尚未达淤极点,故名也。”暑是表示炎热的意思,小暑呢?自然为小热,还没有热到极致。《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上说的“六月节……暑,热也,就热之中分为大小,月初为小,月中为大,今则热气犹小也”也是这个意思。

  我国南方沿海地区包括台湾地区的小暑节气,正是台风来临之际,《台湾府志》记载:“风大而烈者为飓,又甚者为台……台则常连日夜,或数日而止。……五、六、七、八月发者为台。”>>>>

  小暑与“三伏”天

  民间有俗语说:“小暑不算热,大暑是伏天。”小暑节气期间正好赶上入伏。从小暑至立秋这段时间称为“伏夏”,即“三伏天”。>>>>

  从农历小暑至立秋的31天时间内俗称为“伏夏”季节,有初伏、二伏、三伏。人们说,“热在三伏”,这是一年中气温最高、阳气极旺的时候。按照中医“春夏养阳”的养生原则,一些冬季常发而以阳虚阴寒为主的慢性病,多可通过伏夏的调养,使病得以好转,甚至痊愈。这就是中医称的“冬病夏治”的方法。

  那么,什么是“伏”呢?

  “伏”字是一个会意字,由“人”“犬”组合而成。犬在家畜中与人的关系最为密切,人在的地方,犬总伏处其旁,所以“伏”字的本义即是趴下。关于“伏”字最早的记载是在春秋时代的秦德公二年,也就是公元前676年。秦汉时盛行“五行相生相克”学说…>>>>

  小暑大暑上蒸下煮——避暑

  跟着古诗学避暑

  民间有“小暑大暑,上蒸下煮”的说法,意思是说小暑以后,暑热的天气特点更加突出,人体出汗多,消耗大,所以这个节气养生强调要注意补充体力,避热解暑。

  所谓避热解暑,就是外在注意不要在阳光下曝晒,内在多吃一些清凉消暑的食品,后者也是民间度过伏天的办法。“天气热的时候要喝粥,用荷叶、土茯苓、扁豆、薏米等材料煲成的消暑汤或粥,或甜或咸,非常适合此节气食用,另外多吃水果也有益防暑。”这是民间常用的去暑方法。>>>>

  精神胜利法:热凭静胜

  暑日炎炎,人皆苦热,古今都是一样的。古人用毒日、溽暑、烦蒸、炎燠等丰富的言辞形容暑伏天气,更有“火伞当空”、“大火飏光”之类的比喻,足见暑热之威,着实令人头痛。

  清代有个士人,病暑气急,想登雪山浴冰而不可得,遂把一块雪白的玉石置榻之左,名为“雪山”,又把一只盛滿清泉的白瓷缸置榻之右,名为“水井”,终日坐卧其间,只觉暑气消去,凉境渐来,仿佛真是登雪山而浴冰井。这个故事也许有人听了要发笑,以为此君不过是文人痴病发作,遗人一则笑料而已。其实不然,这种想入非非的消暑法,在今天可能会找到科学上的根据。

  事实上,另一种精神胜利法即所谓“心静自然凉”,似乎信者更多些,所以也就成了大熟话。不过,真要以此抗暑,恐亦非易事。宋人叶梦得《玉涧杂书》就有个记载,说是欧阳修曾问宰相杜衍如何御暑,杜衍回答“惟静坐可以避暑”,但书中随即指出:“能为此见者几人乎?”>>>>

  蝉歌不止——小暑里的动物世界

  小暑时节,正是萤火虫开始活跃的季节,芦苇下、草丛中都是萤火虫的发祥地,只要有绿草、露水的地方,夜晚便可见到那忽明忽暗的点点白光,就像天上的星,闪闪移动,在徐徐的风中,伴随着人们度过漫漫长夜。此时我国大部分地区也都在忙于夏秋作物的田间管理。正因为是忙季,我们更不能忽略对身体的养护。>>>>

  这个闷热的季节,蝉歌不止。刘禹锡说:“蝉声未发前,已自感流年。一入凄凉耳,如闻断续弦。”有谁会像刘禹锡这样理解蝉呢?我自愧不如,我只能在蝉鸣里生出或深或浅的乡愁。“一闻愁意结,再听乡心起”。既然常说“故乡的方向在风里”,在欲雨无雨闷热粘人的暑日,如秦观一样,“携杖来追柳外凉,画桥南畔倚胡床。月明船笛参差起,风定池莲自在香”,能将梦中的文字放牧到一池青荷里,做一个放牧文字也放牧自己的人也是不错的。

  《周书》上说:“小暑之日温风至,后五日蟋蟀居壁,后五日鹰乃学习。”温风其实是蒸腾的暑气,它丝毫吹不动树上的枝叶。

  天刚放亮,促织不叫了,老鹰立即把小鹰轰了起来,“夏练三伏”,小暑正是学飞的大好时光。老鹰把小鹰带到悬崖上,突然把它扔了下去。小鹰拼命拍打着翅膀。终于,它飞了起来。也有很多小鹰,就这么活活摔死了。

  历史上有两个人斗蟋蟀最有名。一个是唐玄宗。因为他的喜好,宫中的妃嫔们把玩蟋蟀变成一种时尚。她们用小金笼提着蟋蟀,晚上放在枕边听它吟唱,白天拍手看它搏杀。可是好景不长,“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赫赫帝王,最终落得晚年凄凄惨惨。另一个玩蟋蟀的好手是南宋太师贾似道。当他忙于创作历史上第一部玩蟋蟀专著《促织经》时,蒙古军已席卷而来。书成了,他人被杀,国也灭了…>>>>

最热文章榜Hot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