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部扶贫工作日记:心在泥泞的路上

发布时间:2017-06-29  编辑:林仪‍ 手机版

  今天的木栗园,没有风,有着春天般的温暖。

  我和恩施市双河小学、木栗小学的老师一起,走访了一个困境学生家庭,一个精准帮扶家庭。心在冬季的温煦中沉郁,壁挂公路的奇险也没了美的感觉。每次从这儿经过,都要下车拍照、赞叹,今天只是路过,因为,公路下的一家特困户,让这美景黯然失色。

  这是由木栗小学帮扶的一家贫困户,这也是我迄今看到的最困难的家庭。描述贫穷,都说家徒四壁,可是这个家庭却是家无四壁。窗户上的一块破布,遮挡住了四分之一的窗洞。阳光从板壁的破洞和缝隙中直射进来,屋里比屋外寒冷。一张破床垫着一床棕垫,胡乱的卷着一个发黑的被子。放床的地方,木板早已朽烂不堪,床腿挨着了木板下的黄土。火炕里,燃着一堆柴火,烟雾弥漫了整个屋子。火上放着一个缺了一条腿的三脚,三脚上有个炊壶,没有了提把,足有几公分后的锅灰。家里除了三个电灯,没有一宗电器,也就是说,这家的主人,连电视都没看的。

  我仔细的查看了一下,唯一值钱的就是两袋苞谷,大约一百来斤。如果需要用现金来衡量,除了一个破败的房子,其他物品应该可以值两百元钱。

  屋主六十四岁,瘦削、茫然、老实,有个不争气的儿子,不在身边。因此,他不能被评为低保家庭。听人介绍说,别人播种的时候,他没播种。别人收割的时候,他没收割。哪家给点点的钱,他就去打点零工,因为老实,也常常得不到应得的工钱。

  我们三个学校给他送去了电视、接收机、粉碎机、回风炉等家用设备,给他安装好。我们在做事的时候,他茫然的前后转动,手足无措,不知道该做什么好。嘴唇蠕动着,说着一些感激的话,却又听不清楚。几个学生拿起扫帚, 给他把房前屋后打扫干净。

  我也有些茫然。没有稳定的收入,这个家庭能支撑到多久呢?我们给他送的这些东西,能在他的生活中起到多大的作用呢?他会守在家里,把家里经营好吗?明年,该播种的时候,是不是还得提醒他播种呢?他的困难,不是因为懒惰,而是因为没有安排,没人指点。他的困难,深层次原因,还是因为不争气的儿子,让他对生活失去了信心和希望。他的困难,究其性格原因,还是过于老实。

  我终于明白,“扶贫先扶志”,这不仅仅是个口号,没有志向的人,用钱是帮不起来的。

  走访的一个困境学生家庭,让人心酸,我的泪流在心里。

  在一个半坡上,住着一户人家,周围没有其他人。家里打理得整洁有序,一看就知道女主人是个能干的人。路上,我们就已经了解了这个家庭的情况。两个儿子十年前,因病、因故离去,媳妇抛弃孩子走了,爷爷奶奶演绎着同样悲惨的故事,拖带这两个孙儿艰难度日。

  两个老人穿戴得干净整齐,热情的迎接着我们。火炕上烘着刚宰的两个肥猪,屋前有一棵三尺多粗的银杏树,屋旁有一棵更粗的楠木树,茂盛高大,映衬着三间木屋,显得气派。咋看都不像一个经历过十年苦难的家庭。

  两个儿子留下了两个孩子,大的读六年级,小的读四年级,大的在双小,小的在木栗小学。都在醒事的年纪,都知道自己的痛苦的经历,都在开始显露出性格的变化,因为他们都知道自己被母亲抛弃。

  在深入的交谈中,我们了解到,孩子的爷爷得了肺癌,多家医院都拒绝手术治疗。老人不清楚自己的病情,还以为是良性肿瘤,仍然在坚持吃药治疗。从他每天必须加量吃止痛药,他的病情应该已经在恶化。我们不敢也不能告诉老人实情,只能强装笑容安慰。

  好在是,木栗小学已经通过各种关系给那个小的孙子办理了孤儿证,每年有近万元的扶持。民政也给他们享受了失独政策,每年有五千元的补助。村里给他们办了低保户,每年也有四千多元的收入。有个好心的人士,也愿意资助孩子读书,直到他们不愿意继续就读。也就是说,这个家庭,生活应该不存在问题。

  当问题不需要用钱解决的时候,问题可能就大了。不难想象,一个老人,带着两个孙儿,生活在一个半坡上,那该是多么的凄惨。不难想象,一个孤独的老人,独自生活在半坡上,又怎么能够熬得过日日夜夜。两个孩子,在什么时候,将成为没有家、没有人心痛的孩子呢?

  教育能做什么呢?能做到哪一步呢?

  孩子的奶奶,送我们好远,差不多要送到干枯裸露的木栗河床上。

  没有水滋润的河床,没有了灵性,也没有了生机。

  回望半坡上的三间木屋,祈祷着这两个孩子,也会如木屋旁的银杏和楠木那样,经历风霜,卓然成长。


更多相关文章推荐:

1.精准扶贫工作日志【2017年精编】

2.2017精准扶贫民情日记(精品)

3.2017年扶贫干部驻村日记三篇

4.2017年扶贫攻坚民情日记汇总

5.2017民情日记精选:精准扶贫帮扶

6.

7.精准扶贫2017年优秀民情日记

8.2017驻村干部民情日记范文【优秀篇】

9.2017年驻村扶贫工作日记范文两篇

10.精准扶贫工作日记精选1篇


相关推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