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志一:
在此次学习中积极参与学习、岗位研修、专题研讨以及日常教学教研活动活动。将研修运用到课堂学习中,不断提升课堂教学设计的整体水平
总之,对于信息技术教材教法,我体会如下:
一、要认识和理解所教教材。
通过此次培训我懂得了教材是根据教育目的与学科任务编写和组织的、具有一定范围和深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体系。对教材的分析与研究,是我们教师把握、领会和组织教材以便有助于教学展开的一种实践活动,它是教学准备的首要工作。它对于教学“计划——实施——评价”的内容及过程,对于每个年级以至每课的准备,对于讲授内容的精选和处理,对于学生课业负担的控制以及教具的选择与研制等,都是十分重要的。
二、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培养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是提高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质量的根本保证。在教学中,要多向学生演示信息技术的神奇魅力,增加学生了解信息技术和掌握计算机操作技能的欲望。比如:在指导学生学习汉字输入时,若是仅找一些字、词和文章让学生机械地进行练习,他们对这一部分的学习内容很快就会厌倦,甚至还会反感。而玩游戏是他们来说,是非常感兴趣的。因此,可以为他们准备一些难易不同,并带有进级奖励得分之类的打字游戏,最好还带有排行榜功能,激发他们求胜的心态。通过这些游戏,使学生轻松愉快地掌握这种技能。
日志二:
小学阶段的信息技术课程与其他学科相比,有较强的实践性和应用性。经常采用一系列任务来驱使学生学习,这对可塑性较强的小学生来说比较合适。信息技术的本质是一门应用性课程,与其他课程相比,信息技术课程的最大特点是集知识性与技能性于一体,它要求学生既学好理论知识,又掌握实际操作技能。因此对广大小学生来说,“信息技术既不是一个专业,也不是一种理论课程,而是一种工具,一种技能”。教师要善于根据小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知能力,从常用实用、通俗易懂且有吸引力的教学内容出发,选择不同的学习形式和方法,通过设置趣味性的教学情境,扫除认知障碍;采用游戏引路,提高学习乐趣;开展活动,获得成功体验。采取任务驱动的方法。“任务驱动”是一种建立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基础上的一种教学方法,它将以往以传授知识为主的传统教学理念,转变为以解决问题、表达情感、完成任务为主的多维、互动式的教学理念。将再现式教学转变为探究式、实验式学习,使学生处于积极的思维与学习状态,每一位学生能根据自己对当时问题、情感、任务的理解,运用已有的知识、技能和自己特有的经验提出设想与方案,从而解决问题
让学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悦,而成功的体验又会不断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热情,提高其创新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