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高粱观后感

发布时间:2017-08-03  编辑:weixiao 手机版

   篇一:

  题记: 2010年的中国电影继续狂飙突进,各种类型的影片如雨后春笋般迅速攻占各大新闻媒体的娱乐头条。这样的境况喜忧参半,电影还是一样的电影,艺术却不再是纯粹的艺术。光怪陆离之间,回眸二十多年前,中国电影的模样迥异于今天。提及张艺谋导演,铺天盖地的“三枪”、“山楂树”等新闻早已将大众影迷轰得晕头转向。“第五代”几乎消失于商业浪潮之中。斗胆将《红高粱》老调重弹,去温故那纯粹而又张狂的“张艺谋”。

  一

  张艺谋导演的金字招牌永远不会让人失望。显然,《红高粱》是属于“视觉系”的。所有看过影片的观众都会对其中那铺张的“红”难以忘怀。美术学的色彩象征在影片中的运用达到了极致。张艺谋导演的处女作能够在国际上摘金夺银实在是合情合理。高粱、夕阳、酒、血、嫁衣、窗花,各种道具(或者是细节)的色彩均为红色,寥寥几笔,便勾勒出一幅极度风格化的故事。“红”在影片中象征着粗犷的民族性格,铮铮的铁骨人性。

  张艺谋的另一部摄影作品——《黄土地》其主色调则是浑厚的“黄”。同为二十世纪80年代的代表影片,色彩的运用却是如此的类似。这与张艺谋的创作理念,艺术理解有着密切的联系。在《黄土地》中担任摄影师的张艺谋开启了张氏风格的先河。(《一个和八个》也可以算作是先河之作)到了《红高粱》,身份变为导演的张艺谋则将自己的美学原则进一步深入。《红高粱》没有了《黄土地》中的陈凯歌似的思辨色彩、压抑的民族性格,全然转变为狂放桀骜的一抹红色,一幅印象派作品。

  某位大师说过,一个导演一生都在拍着一部电影。张艺谋影片的内容、手法等丰富多彩,但其美学风格却始终如一。张艺谋在每一部作品里汪洋恣意,挥洒着对色彩的迷恋。“亢龙有悔,盈不可久。”张艺谋的美学风格虽贯穿在每一部作品里,但是力度的掌握却不是十全十美。后期的作品(如《英雄》、《十面埋伏》)则显得失控,电影的画面究其根本是为影片的主题、叙事服务。

  二

  《红高粱》是豪放派中的写意派。颠轿、野合、祭酒等无一不淋漓尽致地宣泄着原始而可贵的人性。风吹高粱、斜阳刺目,尘土飞扬,各种景致都镶嵌进叙事的逻辑线条之中。 《红高粱》中的人性高度的写意,不符逻辑的情节在弘扬生命、唤醒野性的主题下都可以得到解释。轿夫为何可以直接进入十八里坡的酿酒作坊和“掌柜的”睡在一张床?做工的伙计为何可以毫无怨言、心悦诚服地协助九儿将作坊运作下去,最后还拼命般地杀鬼子?刘罗汉为何不言声响地离开作坊,投奔共产党?(此处也可以理解成刘罗汉酿出好酒“十八里红”后,对酿酒再无牵挂)这一切都可以归结到人性的朴素和真诚。十八里坡周围的人都是真诚而朴实的,其人性是原始而化为最基本的原色——红,这一血性至诚的象征色彩。

  影片的旁白似回忆似传说,加重了影片的历史感,也有着一种后辈对祖先的缅怀之意。影片中的“九儿”,“十八里坡”,“十八里红”,“九月九”,“九岁”同样充满了写意,抽象的味道。剧情中如此类似的元素反复出现有着深刻的涵义。这些简单的数字高频率的重现,加深了影片纯粹的味道。传统国学中的九九归一一说似乎可以在影片中找到印证。具象化的数字符号最终汇入生命的原始呼唤之中。影片的空镜头韵味悠长,通过远景镜头传达出一种万籁俱静的背后涌动着鲜活的生命节奏。逆光的拍手手法常常使人物体现出剪影的效果,与全片高度抽象化,符号化的风格十分合拍。

  三

  《红高粱》之前的中国电影(特别是第四代导演的作品)往往是隐忍而含蓄的。第五代导演的开山之作《黄土地》同样延续着以往中国电影的艺术特色,将民族的厚重,人生的悲凉一幕幕展现出来。历史的进程,民族的性格与此有着莫大的关联。同样是历史的,民族的因素,在《红高粱》之中积压数年的生命意识喷薄而出,大开大合,完成了民族的一次集体宣泄。

  身为“秦国人”(陕西)的张艺谋将故事的地点安置在秦地(黄土地上),让民风尚古的陕北人像祖先秦国人一样彪悍、粗犷地生活着。《红高粱》完全可以看作是中国电影的分水岭,其美学风格,故事特色都迥异于之前的中国电影。在国际上也是第一部夺得国际大奖的影片。获奖的原因除了影片本身的高质量之外,也和影片与之前的中国电影“格格不入”有着关系。

  《红高粱》之后的张艺谋依然不走寻常路,(他的关注视角多变,但内涵还是一脉相承)其后的作品或高或低,始终摆脱不了《红高粱》的窠臼。(《秋菊打官司》的高度写实也是在叙述着生命最淳朴最原始的道德是非观,这与《红高粱》十分类似)《红高粱》对于中国电影的意义不仅在于它出类拔萃的美学风格,更可贵的是它建立了一种高质量电影的范例。《红高粱》在第五代作导演品中鹤立鸡群,源于影片寻找到了一种独特而又富有魅力的风格,正如《小武》在第六代导演作品中的情况一样。具有最适合的表达方式的电影才是好电影!

  篇二:

  文/vj-e7en

  一般而言,影评可大致分为两类:审美娱乐类和技术分析类。顾名思义,审美娱乐类主要侧重欣赏影片所产生的审美感受和心理愉悦,通常大多数人写作的以及关注的影评就是属于这一类的,如时光网上大家抒发的看片感受、发表的对影片的见解,电影杂志上刊登的文学性评论等。技术分析类即指从事电影理论工作的学者及参与影片制作的技术人员们(摄影、特效、布景等)对影像所作的深层次上的分析,这一类的影评受众范围小,但对电影制作的指导性强,是一种带有研究性和实用性的电影批评。简单的说,审美娱乐类以阐述影像表达的意义为主,技术分析类则着重于影像本身以及分析如何通过影像来传达某种意义。

  这里我们将影评加以区别分类,并不是要狭隘的讨论什么样的影评才算是真正意义上的影评,恰恰相反,我们要说明的是影评的开放性:一段文字只要对影像进行了评论或者牵扯到针对影像的评论性字眼就可以算作影评。我们反对狭隘的影评观,而将两种类型的影评放在同等的位置,坚持影评的开放性。这一点,我们可以从下面三个方面得以阐述和论证。

  1.电影的受众性

  电影的产生基于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它有着明确的诞生日期:1895年12月28日。电影诞生后就以技术元素制造的幻象吸引了广大群众,对时空的保存、再现引发了人们对电影的极大好奇心。因此,在早期,电影和其他的工业发明一样是一个实用性的技术,而非一门艺术。这就从产生上奠定了电影广泛的受众性,同时在电影发展成为一门艺术之后,这种受众特征依旧没有改变。和书法、文学、绘画等艺术不同,对电影的欣赏并不需要太多的审美经验。即使你是个文盲或者听不懂英文都不会影响你为卓别林滑稽的表演捧腹大笑。可以发现,电影在成为一门艺术前后都具有很强的受众性,而这一点无疑决定了影评的开放性,广泛的电影受众必然使得电影评论也具有同等的广泛性。

  2.画面的多义性

  让我们来看个例子——

  莫言在《红高粱》里这样描述刘罗汉的死:我查阅过县志,县志载:民国二十七年,日军捉高密、平度、胶县民佚累计四十万人次,修筑胶平公路。毁稼禾无数。公路两侧村庄中骡马被劫掠一空。农民刘罗汉,乘夜潜人,用铁锨铲伤骡蹄马腿无数,被捉获。翌日,日军在拴马桩上将刘罗汉剥皮零割示众。刘面无俱色,骂不绝口,至死方休。

  电影《红高粱》对这段场景是这样表现的:

  显然,通过对比可以发现,文字的描述远比不上画面本身对场景的直接、完整的再现。文字能省略掉与情节无关的环境及人物的叙述,但画面不可以,一个画面必然包含了场景的全部。电影《红高粱》里有和小说文字类似的姜文的画外音,但小说在写这段文字时,它必然要“暂停”对场景的描述,而电影却保证了文字和场景的同时在场。正如我们要描述一个人的外貌,穷尽所有语言都没有办法完整的表述他,而一个照片就能将他的外貌得到展现。

  而影像是由一个或多个画面组成的,通过画面与画面间的组接来表叙意义。在书面的叙事中,作家会根据情节或主观情感来自由的选择场景,然后对场景加以描述。这种描述是局部性的,它只能对有叙事意义或表现意义的场景素材进行文学性的再现,而无法做到整体的还原。人们需要在阅读时通过想象和联想在脑中完成一个画面。影像不一样,影像对场景的“描述”是完整的、全面的。它将叙事所需要的画面直接呈现给观众,观众的想象与联想被削弱到最小的程度。对于同一画面,观众在感知上会存在差异,这种差异就创造了画面的多义性的特征。因此,从画面的本性上来说,强调电影影像的能指比单方面把握所指要更为重要,也更吻合人们的认识规律。画面的多义性就决定了电影评论也是具有多义性的,即具有开放性的特征。

  3.影像诠释与诠释者

  同时,我们还可以见到这样的例子——

  在影评中,存在这样一个较为普遍的现象:有人会对某些影评中的观点很不满,认为导演并没有企图去阐释影评中所提及到的那些观念,也没有刻意去传达那个意思,其影评完全脱离了影片本身,是一篇“无意义”的文字游戏。在审美娱乐类的影评中,这种现象会更加的普遍。

  一方面,这种现象本身就说明了影评是具有开放性的,一部影片能够拥有无穷的“所指”。另一方面,现象的背后也说明了诠释论的某些内容,它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我们是要无限的接近导演,还是要接近电影影像“能指”的全部?其实,一旦我们企图诠释影片的主题,就难以避免的企图接近导演意图本身。可是,一旦进行诠释,诠释者自己的主观观念就会夹杂进去。这样一来,影评阐述的就是诠释者所坚持的理论本身,而非影像。如果你是唯心主义者,那么你的对一部电影的评论肯定不会与唯物主义观点雷同。因此,影评工作应该接近电影影像“能指”的全部,而非一味片面的去揣摩导演的心思。

  影评具有开放性,这种开放性不仅体现在横向的广度上--你可以从社会学、心理学等任意一个角度入手,也体现在纵向的深度上--你可以进行普通的审美娱乐式的评论也可以根据情况选择技术分析式深层次的研究。我们从这些电影的特征的要求出发坚持影评的开放性,反对以精英文化自居的狭隘的影评观。但同时需要注意的是,我们承认每个观点的合理性并不意味着我们提倡在做影评时搞大杂烩——把各种观点不加偏颇的融在一起。这样的影评是无意义的,因为它完全是一种没有立场的折中。我们需要能够完整的呈现出观影者自身真实的主观感受及理性思考的文字评论,这样的评论才具有可读性。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