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弟子规的好句好段

发布时间:2017-08-30  编辑:林仪‍ 手机版

  导语:下面分享关于弟子规的好句好段,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1.《弟子规》是根据《三字经》编写的。其中的礼仪规范是做人的根本。就像大树,只有根扎得牢,树才会长得茂盛。做人,只有将最基本的道德建立起来,一个拥有谦虚恭敬仁慈博爱的心的人,才会在今后的生活、工作中立于不败之地。就像画画,让没有绘画基础的孩子发挥想象创作是不会创作出一幅优秀的作品的。不懂得做人的基本道理,凭着自己的意愿任意胡为,那他不会被别人接受,他的人生不会快乐。我也没有接受过正规传统文化教育,在学习了弟子规后,我就觉得自己有责任和义务在正确理解古老地中华文化的基础上将这块文化瑰宝传承下去。

  2.在我看来,《弟子规》包含了《孝经》《礼》等传统思想,特别是在行动方面做了规范。所谓弟子规的规,也就是规范的意思。本来这本书是作为儿童启蒙读物的,大约和《三字经》的效用差不多。可是,我们出生于八十年代的人,普遍缺乏这种教育,所以现在学习这本经典也是恰当的。特别是现在,社会伦理失纲,人心不古,有志之士呼吁重新定位我们的教育,突出人本思想,突出人文关怀,创建和谐社会,和谐世界,学习经典也就显得尤其必要。

  3.我明白了“规”就是规矩;“弟子”就是学生,是圣人的学生。孔子的弟子都是大贤大德的人,不都是小孩子,所以,《弟子规》不只是小孩子启蒙要学习的,是要成为圣贤的人从小到大都要学习的,是一辈子都要落实的行为规范。为什么学校一再强调让我们小同学认真学习《弟子规》,因为我们是祖国的未来,我们必须从小分清利益与道义,一个人奠定良好的道德基础是要从小做起的。《弟子规》教育我们的是要德才兼备,德为先,有才无德的人长大后对社会是很危险的。

  4.学了弟子规,做人会谦卑。当官不贪财,贪财骂名背。国财百姓血,吸了九代衰。学了弟子规,做人会到位。国家公务员,办事不草率。百姓养活你,时时当自愧。学了弟子规,做人会思危。行商多讲义,致富理不亏。纵有亿万财,不可显淫威。

  5.《弟子规》虽只有短短的千余字,但却包含了深刻的人生哲理,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我们学习《弟子规》,关键是要领会书中透露出来的道德规范、处世准则,用以指引自己的人生航船。我相信,只要我们深刻领悟书中要义,我们就不会在社会的惊涛骇浪中触礁,就不会在人生的艰难跋涉中迷途。

  6.《弟子规》它教会我们如何对待朋友,如何对待亲人,还有一些常识。它教会我们如何读好书,甚至于教我们如何做人,让我们懂得人生的意义。它是博大的,它是无私地,无论过了多少年,一千年、一万年,还是一亿年,它始终如一,它像青莲般不染世俗的污秽,洁身自好。像小树般不停向上,像阳光般照亮别人的一生,它不求回报。只愿人们都可以参透人生、热爱人生、喜爱身边的一切,好好珍惜人世间的人和物。

  7.《弟子规》这本书,影响之大,读诵之广,仅次于《三字经》。是学童们的生活规范,依据至圣先师孔子的教诲编写而成,教导学生为人处世的规范,做到与经典同行为友。《弟子规》原名《训蒙文》,原作者李毓秀(公元1662年至1722年)是清朝康熙年间的秀才。以「论语」「学而篇」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为中心。分为五个部分,具体列述弟子在家、出外、待人、接物与学习上应该恪守的守则规范。后来清朝贾存仁修订改编《训蒙文》,并改名《弟子规》,是启蒙养正,教育子弟敦伦尽份防邪存诚,养成忠厚家风的最佳读物。

  8.《弟子规》给人的第一印象就是简约。可实际上,他是简约而不以繁华。《弟子规》给人读起来朗朗上口,都是三个字所组成的。不像散文一般给人耐人寻味的感觉,也不像说明文般复杂。它有着的,不过是最为朴实的语言。也就是这些朴实的语言构成了《弟子规》这篇让人牢记的千古绝文。

  9.《弟子规》这本书,是依据至圣先师孔子的教诲而编成的生活规范。首先在日常生活中,要做到孝顺父母,友爱兄弟姐妹。其次在一切日常生活言语行为中要小心谨慎,要讲信用。和大众相处时要平等博爱,并且亲近有仁德的人,向他学习,这些都是很重要非做不可的事,如果做了之后,还有多余的时间精力,就应该好好的学习六艺等其他有益的学问。

  10.我们班学习《弟子规》已经有一个学年的时间了,对于其经典魅力,我和孩子们一起感受着,并沉浸其中。《弟子规》是我们生活的典范,在这一年的学习中,有很多情景画面让人感到很温馨——带弟弟妹妹一起玩;给好朋友递上一块餐巾纸擦擦汗;自主点心时的谦让有理……这些传统文化的影子,让人如沐春风。

  11. 有时自己会困惑,如果自己现在有孩子,应该怎样采用什么样的方法来教育他们?一直没有答案,所以当时自己就知道自己还不能承担做一个父亲的责任。有了这部《弟子规》,我觉得是一部很好的参考教材,虽然该经典的思想大多来源于几千年前的儒家思想,放到现今这个社会来,有些内容感觉已不太适宜,但总体上还是符合中国现今这个社会的,当然有些东西我们是要根据现在的时代特点抽象的继承,看来经典确实是经得起时空考验的。

  12.《弟子规》中的知识多,却并不复杂,因为它所包含的全是一些平常的做人处事的方法。它所拥有的不过也只是一些最为简单的道理,那些平常人们会遗忘的道理。有人说,书,便是你的朋友。一本坏书迷了人心。一本好书,教会你如何做人。而《弟子规》就是一本好书,一本教会了我们如何做人处事。它是一本集先人智慧于一人的书,是古人留给我们无与伦比的宝藏。

  13.在文化里,弟子规闪着不灭的光,一点一点,渗进人的心里,一丝一丝滋润人心,就像一个太阳,好像文化的世界里,缺了它便再也看不见光明了,再也没有可以指引方向的光了。文化的世界里,缺了它便不再完美。无论晴天下雨,无论酷暑寒霜,它都屹立在那里,经着风吹雨打却始终不倒。它是文化的又一个里程碑,是我们的启蒙老师。

  14.学习《弟子规》,我想不仅是一个提高个人修养的过程,更是一个思想升华的过程。对一个人的成长来说,是十分必要的。爱周围的人,爱这个世界。只有这样,这个社会才变成和谐的社会,这个世界才变成和谐的世界。

  15.弟子规总序开篇是这样教育我们的: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它从人之根本出发,教育我们要从这几个方面对自身进行德行的塑造。首孝悌,就是说做人首先要心中有爱,要孝敬父母。一个人如果连对他有养育之恩的父母都不能尊敬的话,那么他就丧失了做人的根本,对长辈、对领导、对同事、对兄长、对朋友就更谈不上发自内心的尊重,他所做的事情也就很难得到认同。

  16.弟子规历经数百年的风霜,仍完整的呈现在世人的面前。它是坚强的,是不屈的。它的意义是让人们难以抗拒的,它的真理是每一个人都应具有的。它的美丽,是世人共睹的。不以任何人为偶像,我以《弟子规》为规范。一点一滴,尽力做到最好。《弟子规》,我的老师,我的朋友,它指引着我走向黎明,引领着我走向成功。

  17.学习了《弟子规》,就是要把圣人教诲贯彻到生活中,落实到一言一行中。我想不仅是提高个人修养的过程,更是一个思想升华的过程,爱周围的人,爱这个世界,它我受益无穷,是所有人为人处事的典范,我们一起来学习。

  18.《弟子规》只有一千多字,却在现在这样受欢迎,值得这么多人去刻苦学习;《弟子规》只有两百多年的历史它的作者李毓秀生于康熙年间,卒于乾隆年间,是一个小人物,只是一个小秀才,他主要的活动就是教书,但他终生研究《大学》、《中庸》,他创办了一个学校,叫“敦复斋”,当时非常受欢迎,被人们尊称为“李夫子”。因为他经常和孩子接触,所以写成了一部书,叫《训蒙文》,后来又经过贾有仁的修订,才流传至今。一部并不古老,作者和修订者又不是鼎鼎大名的书,却引起这么大的影响,是为什么呢?就是因为它的主题也是中国的道理,中国的规范,主要就是说明:仁、孝、悌、爱。它三字一句,既押韵,又精湛。

  19.我的指明灯——《弟子规》“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每天的清晨,这种琅琅的读书声总能在校园的上空回荡。这个学期,我们学校开展了全校师生共读《弟子规》的活动。每天早上,当美丽的朝阳把光辉尽情地洒向校园的每一个角落,学校的音乐也随之响起。这时,同学们个个捧起国学诵本,跟着音乐专心致志地大声诵读《弟子规》。

  20.从《弟子规》中我学会了感恩他人,孝敬父母,尊敬师长,友爱同学等许多做人的道理。心情不好或者脾气暴躁的时候,我会想一想《弟子规》,心里自然而然就平静了许多。《弟子规》虽只是一本几百个字的小本子,却有着神奇的力量,是我的良师益友,更是我人生的指明灯。

  21.学了弟子规,做人心不亏。行医救人苦,留个好口碑。昧心索红包,如同孽债背。学了弟子规,做人会明睿。教书又育人,自身先守规。民族要强盛,全靠教育推。学了弟子规,做人会自慰。打工也敬业,做人不嫌累。处处求进步,特长能发挥。学了弟子规,人人得安慰。原来天地间,道德第一位。从此会做人,天天笑微微。

  22.“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这样日复一日地诵读《弟子规》,渐渐地,我感悟到了许多道理,学会了做人的根本,也发现自己在学习和生活中还存在着许多缺点,并下定决心把这些坏习惯改正过来。

  23.《弟子规》是一本既古老,又时尚的读物,也是我最喜欢的读物。《弟子规》是我们最好的老师,因为它会告诉我们许多道理,并且还会带邻我们邻略人世的真谛。《弟子规》里的一字一句,就像一位智者的亲切教导。 “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意思是:父母叫你的时候,应该及时赶到;父母叫你去做一件事的时候,不能推迟;父母教你的时候,必须静静地听;父母责骂你的时,必须顺着他们的意思。是呀,父母是把我们生出来的人,没有父母,也没有我们。父母把我们养大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所以,我们时时刻刻,都要顺着父母的意思去做。即使不能完成,也要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做好它。即使父母做错了,也不能责怪他们。

  24.自从学了《弟子规》之后,我经常用里面的话来指导自己的言行。现在,妈妈叫我,我就会赶紧到妈妈身旁,并且做事也不拖拉了。妈妈教导的时候,我不敢再顶嘴了,而是低头反省,虚心接受。我的这一改变也让我尝到了甜头,不但妈妈说我懂事了,变孝顺了,而且自己的各项学习也进步了许多,这可都是《弟子规》的功劳啊!

  25.《弟子规》原名《训蒙文》,原作者李毓秀是清朝康熙年间的秀才。他以孔子的《论语·学而》篇中的“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为中心。分为五个部分,具体叙述了弟子在家、外出、待人、接物及学习上应该遵守的规范。后来清朝的贾存仁修订改编《训蒙文》,并改名《弟子规》,成为儿童道德品行的启蒙读物。我在寒假里认真学习了《弟子规》,感受也很多。

  26.学了《弟子规》之后我明白了不少道理,面对它我有一种相见恨晚的感觉,其中的 “入则孝” 、“出则悌” 、“谨” 、“信” 、“泛爱众” 、“亲仁” 、 “余力学文”组成了一个完整的道德系统,其核心是做人的“道” 和“德” ,就是通常说的“道德” 。在学习《弟子规》的同时我也反复拜读了蔡礼旭老师的《幸福美满的人生》这一宝书,越读越感到它的确是人生智慧处世宝典。蔡老师的“道”是超越时空的大自然运行法则。“德”是教导人类如何顺从大自然的法则,不违背做人的原则。其精髓是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这五伦关系。它教我们如何修身,按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次第,不修身就不可能齐家、治国、平天下。

  27.弟子规》所讲的泛爱亲仁信念,其实都在强调一个“仁”字。“仁”是儒家思想的核心,统治者要行仁政,老百姓要讲仁义,这对维护封建王朝的稳定是有重要作用的。我们今天提出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仍然需要提倡儒家的仁爱思想,因为这是社会稳定的重要基础。“仁爱”是要修炼才能具有的,心中有大爱、仁义,才能行仁爱之事,做仁爱之人。一个有仁爱的人,在修身方面就达到了一个较高的境界,我们就可以说这个人是品行高尚的。如果我们人人都是有仁爱之心的人,则何愁这个社会不和谐呢?

  28.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弟子就是学生,规是规范,此书已《论语》《学而篇》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为中心。它规定了学生主修的六门课和辅修的一门课,首先在日常生活中要做到孝顺父母,友爱兄弟姐妹。其次在一切日常生活中行为要小心谨慎,言语要讲信用。和大众相处时要平等博爱,并且亲近有仁德的人,向他学习,这些都是很重要非做不可的事。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