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下面是“佛教中慈善的修行”人生感悟文章,欢迎大家过来阅读,希望大家可以学习文章中的精髓。
佛教中慈善的修行【人生感悟】
佛教修行有三条道路,一是人天乘,受持三皈五戒,遵循道德和法律,成为世间的好人;二是解脱道,让生命从迷惑走向觉醒,成为解脱的圣者;三是菩萨道,不仅自己希求解脱,同时要帮助更多的人从迷惑走向觉醒,成为觉行圆满的菩萨行者。以下,我们重点介绍人天乘和菩萨乘的慈善行。
一、人天乘的慈善行
人天乘是佛法修行的起点。从这个起点开始,佛陀就鼓励我们广修善行,所谓“人天路上,修福为先”。一个人想在世间生活无忧,事事顺利,离不开福报。此外,修行同样需要福报。有些人也想学佛,但为生计所迫,没有时间;或是病魔缠身,没有精力;或是家人阻挠,没有顺缘。诸如此类的障碍,都是因为缺乏福报。
那么,福报来自哪里?就像收获来自耕耘,我们也需要培植福田,才能获得福报,为生活和修行积累储备,提供支持。
福田有三种。第一是悲田,以慈悲心对待贫苦大众及需要帮助的人。世上有千千万万的人生活在痛苦中,其中有物质层面的痛苦,还有精神层面的痛苦。当我们对这些痛苦感同身受时,自然希望为他们做些什么,令他们减轻痛苦,获得无苦之乐。
第二是恩田,对有恩于己的一切心怀感恩,包括我们的父母、兄弟、姐妹、亲友,也包括国家、民族、社会大众,甚至日月星辰、山川草木。总之,对世间的一切都要知恩报恩。没有他们的付出,我们根本无法在世间正常生活。
第三是敬田,恭敬那些有德行的人,包括佛法僧三宝,也包括其他宗教的宗教师,及社会上那些德高望重者。当一个人虔诚而恭敬时,内心会因此得到净化,令生命清净庄严。现代人崇尚自我,蔑视权威,以为这就是个性解放。事实上,被解放的往往是我慢,是贪嗔痴,结果就是肆无忌惮,为所欲为,让心灵充满垃圾。
这三种田是来自三种心,即慈悲心、感恩心和恭敬心。当我们以这样的心面对一切时,就会因为慈悲而与众生心心相连,因为感恩而与一切广结善缘,因为恭敬而对圣者见贤思齐,从而源源不断地产生福报。所以,我们要培养这三种心,耕耘这三种福田。
二、菩萨道的慈善行
从菩萨道而言,更是将慈善作为两大修行项目之一。菩萨所做的一切,必须以众生的利益为中心,以众生的快乐为中心,正如《普贤行愿品》所说的那样:“一切众生而为树根,诸佛菩萨而为花果,以大悲水饶益众生,则能成就诸佛菩萨智慧花果。”
如果把诸佛菩萨比做花果,那么众生就像树根。我们想要成佛,必须不断利益众生。只有在利他过程中弱化我执,打开心量,才能成就慈悲,圆满佛果。因为成佛就是高尚品质的成就,是大智慧和大慈悲的成就,两者都离不开慈善实践。
第一,树立利他主义愿望
如何修习慈悲?首先要发菩提心,树立崇高的利他主义的愿望,以利益众生,帮助众生离苦得乐,从迷惑走向觉醒,作为自己尽未来际的目标。正是这个愿望,决定了我们能否成为大乘行人,同时也标志着我们开始成为菩萨。否则,不论做了多少利他善行,也只是一个善良的人,一个乐善好施的人,一个助人为乐的人,无法成为大乘佛子。
第二,以慈悲心为基础
平常人更多是关注自己的感觉,关注自己的痛苦和幸福。而慈悲心的修行,需要对这一关注点加以改变。佛教有部重要论典叫《入菩萨行论》,其中特别讲到“自他相换”的修法,就是把对自己的关注转向对众生的关注。从处处想着自己,转为处处想着他人;从关注自己的痛苦,转为关注众生的痛苦。你能关注多少人,也决定了你的心打开多少,最终成就多大的慈悲。如果你只能关注一部分人,那这种慈悲是有限的,属于凡夫的慈悲;如果你能关注一切众生,才能成就无限的慈悲,才是佛菩萨的慈悲。
慈悲心的修行,是从关注他人的痛苦开始。当我们发自内心地关注他人痛苦,并对这些痛苦生起深深的悲悯,慈悲心才会随之生起。所以,佛陀告诫我们要把一切众生视为自己的独生爱子,只有这样,才会与他们心心相印,感同身受。
佛教所说的慈悲,是“无缘大慈,同体大悲”。所谓无缘,即没有任何条件,和对方也没有血缘亲情,更不图丝毫回报,仅仅是因为不忍心他们遭受痛苦,就发愿帮助对方。所谓同体,是把众生和自己视为一体,对众生的痛苦感同身受。就像你现在脚痛了,手立刻会去抚摸,以缓解它的痛苦,完全是一种不假思索的自然反应,不会考虑能否得到回报。同样,如果我们真正将众生和自己视为一体,看到他们遭受痛苦,自然会尽己所能,施以援手。
虽然无缘大慈和同体大悲都不是凡夫的境界,需要通过修行来成就,但孟子也说过,人皆有恻隐之心。只要让这一心行不断扩大,乃至无限,就能成就佛菩萨那样的慈悲。其中,又包含广度、纯度和力度三个标准。
所谓广度,是从对几个人的慈悲,到对很多人的慈悲,乃至对一切有情的慈悲。每一个众生,不论贫富贵贱,亲疏远近,也不论虎狼还是蝼蚁,更不论他对你是什么态度,能给你带来什么回报,无一不是你慈悲的对象。
所谓纯度,是将夹杂在慈悲心中的我执、贪婪、骄慢、好恶等不良心行全部剔除。凡夫的慈悲是不平等的,总是带着或多或少的分别。所以我们在修习慈悲的过程中,往往同时在修我执,修好恶。这样的“慈悲”,自然会让人患得患失,觉得自己做了很多好事,为什么得不到理解,为什么不是善有善报?其实就是因为纯度不够,所谓“因地不真,果遭迂曲”。这就需要不断考量发心是否正确,行为是否如法,才能对现有的“慈悲”加以提纯,从凡夫有所得的慈悲,升华为佛菩萨无所得的慈悲。
所谓力度,是让这种慈悲具有力量,即使遇到违缘,也能保有初心,坚持不懈。有道是,做一件好事容易,做一辈子好事不容易。慈悲也是同样,发起一念慈悲容易,但如何才能使之念念相续,无有间断?就需要不断思维慈悲的意义,不断提醒、重复和强化,让这念心行得到法雨滋润,得到成长空间,才会逐步具有强大的力量。
这种力量也离不开广度和纯度。如果一念慈悲生起时,我们还想着,那个人很讨厌,或是做这些有什么回报,就会引发很多抵触心理,从而消解慈悲的力量。所以,必须从广度、纯度和力度三方面同时努力,才能真正“让爱心更有力量”。
我们从微小的慈悲到广大的慈悲;从染污的慈悲到纯正的慈悲;从萌芽中的慈悲到坚不可摧的慈悲,这个过程必须不断努力。不仅是今生的努力,也包括生生世世的努力。为什么有些人生来就宅心仁厚,悲天悯人?正是来自过去生的积累。如果觉得自己缺乏慈悲心,不必气馁,这并不是因为我们与慈悲无缘,而是说明一直以来都做得不够,更需要加倍努力。
佛菩萨的生命品质,就是无限的智慧和慈悲,无论从广度、纯度还是力度,都是圆满无缺的。对以佛菩萨为榜样的大乘行人来说,虽然我们的慈悲还远远不够,既不广大,也不纯粹,更缺力度,但哪怕它再少,也是从事慈善的必要基础。如果没有这念慈悲,就不是真正的慈善行为。
第三,依六度修习慈善
有了慈悲心的基础之后,还需要落实到行动中。其中包含六个项目,又称六度。
(1)布施:有财布施和法布施之分。财布施属于物质慈善,法布施属于心灵慈善。佛教认为,后者的意义更为重大。因为物质慈善只能解决暂时的生活困难,而心灵慈善才能让人彻底解除烦恼痛苦,解除生命的痛苦之因。否则,即使物质困难解决了,却没有良好的心态,一样会制造种种问题。事实上,确实有人在接受捐助后产生依赖心理,进而引发懒惰、贪婪、不诚实,甚至故意欺诈等不良习气。所以说,在基本生活得到保障后,心态健康才是最究竟的。
(2)持戒:即从事慈善过程中必须遵循的三个原则。一是止恶的原则,不能夹杂任何不良心理或不法行为;二是行善的原则,善行必须立足于慈悲心,而不是为了沽名钓誉;三是饶益众生的原则,确定自己所做的事可以为众生带来利益,而不是一厢情愿地让对方接受自己“帮助”。
(3)忍辱:在从事慈善的过程中,我们会面对各种处境,包括对方的不理解、不接受,或是在社会上遭遇诋毁,被人说风凉话,甚至自己的家庭和事业也因此受到影响等等。忍辱是告诉我们,不论面对什么处境都能安然接纳,最关键的,是不因此心生嗔恨,不陷入委屈、愤怒等负面情绪中。
(4)精进:和世间任何事情一样,从事慈善也会遇到各种困难和挫折,如果没有勇猛强大的发心,没有百折不挠的毅力,很可能在一段时间后就心生退意。这就需要真正认识到慈善的意义,以此作为精进的动力,遇到困难就解决困难,遇到挫折就加倍努力,才能发长远心。
(5)禅定:是让心安住在慈悲的状态中,并始终保持稳定,而不是被各种境界带着跑。且不说世间五欲尘劳的诱惑,即使在慈善领域中,同样存在各种包装过的名利陷阱。如果没有相应的定力,就会被这些境界左右,与慈悲的初心渐行渐远。
(6)智慧:就是在般若智慧的指导下从事慈善。《金刚经》中,佛陀特别针对菩萨如何修习布施加以指导,让人们在布施过程中,不要落入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既不陷入我执,也不陷入对众生的执著,而是本着平等慈悲之心,根据对方的需要,以无限、平等、无所得的心去利益众生。这么做的时候,才能像《金刚经》所说的那样:“菩萨于法,应无所住行于布施,所谓不住色布施,不住声香味触法布施。须菩提!菩萨应如是布施,不住于相。何以故?若菩萨不住相布施,其福德不可思量。”反过来说,如果内心充满我执,无论布施了多少钱财,所获福德都是有限的,更无助于自身心行的成长。
更多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