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悟空传》读后感
五百年沧海桑田,五百年时空交错,五百年爱与情仇,五百年悲喜交加,在这里彰显出无助与无奈,就像今何在所言,“我心目中的西游,就是人的道路。每个人都有一条自己的西游路,我们都在往西走,到了西天,大家就虚无了,就同归来路了,所有人都不可避免要奔向那个归宿,你没有办法选择,没办法回头,那怎么办?你只有在这条路上,尽量走的精彩一些,走的抬头挺胸一些,多经历一些,多想一些,去做你想做的事。”人生就是舞台,我们都是舞者,有时会梦想着具有孙悟空的七十二变,随心所欲,但是《悟空传》让我们看到了崭新的孙悟空,看到了唐僧师徒的迷茫与困惑…….
理想与宿命、爱情与自由,一直是《悟空传》探讨的主题,唐僧师徒四人面对早已注定的命运,终究踏上了西游的道路。孙悟空、猪八戒虽然神通广大,但在命运面前,不过是软弱无力的小人物。
何为真何为假?人的好坏由谁衡量?玉帝、神仙,神仙说你是仙,你就是仙;神仙说你是妖,你就是妖。何为妖怪?妖怪只有两种:一种是当年跟孙悟空一起反抗天庭的兄弟,孙悟空必须把它们都干掉,方能成佛;另一种是神仙安排九九八十一难,度过方能成佛。
为了达到目的,人必须去做取舍、选择,就像悟空,你在逍遥自在,一怒勾销生死薄,一个跟头十万八千里,你也难逃如来手掌心,你必须杀掉自己以前的兄弟,才能去掉紧箍咒,立地成佛,位列仙班。由此及人,不难想象,会七十二变的孙行者都难逃命运安排,何况你我?我们虽是独立的个体,但谁不是单位领导的棋子,在棋盘上由他人摆布。
记得爱比克泰德在《生活的艺术》中写道,要得到快乐与自由就要明白一个道理:有些事是我们能控制的,有些事则不能。只有正视这一基本规律,并学会区分能控制和不能控制的事物,才能保持身内心境平和,身外卓有成效。
今何在说西游记是场悲剧,那么人生呢?在西行的路上是悲是喜?五百年太长,我们只有短短几十年,是精彩是平庸,是欢喜是悲伤,全看自己,把握现在,在能掌控的空间实现自我,好似五百年的悲与喜……
《悟空传》读后感
这个天地,我来过,我奋战过,我深爱过,我不在乎结局。
《悟空传》,一部十年之前的作品,一部不朽的网络文学作品,在奇特的文字、精巧的构思之下,全篇营造了一种梦幻般动人的诗意,在那些貌似荒诞的文字背后,郁结着一种淡淡的忧伤,一种无以述说的苍凉,不论是天蓬与月女神、小白龙与唐僧的纯真爱情,还是沙僧的愚昧和奴婢性格的嘲弄鞭挞,均浸透着一种关于命运、关于宗教的哲性思考,夹杂着英雄对命运的不屈反抗,全篇弥漫有浓郁的、成为英雄宿命的悲剧感。 作为一部西游类的作品,其中就难免会有对于佛教的讨论,而实际上,这本书的很大一部分都是对佛教的直白的批判。 《悟空传》中主要提到的佛有两个个:如来和金蝉子。作为中国文化中佛教的领军人物,他给人的一向印象是慈悲、宽恕的化身。而在这本书中,他先是因为金蝉子不敬三宝与自己对于佛法的理解不同而疏远他,导致金蝉子最终在凡间转世十世以求道。后又将孙悟空压在五指山下五百年,并使孙悟空忘了自己的前身,给悟空戴上了紧箍咒,使其善与恶一分为二,使其变成了两个悟空,让他秩序的制约,听从玉帝的欺骗,欲图通过护唐僧、多杀妖、积功德来实现其理想。然而孙悟空不知道的是,当他完成玉帝交付的任务之日,就是自己被消灭之时。 金蝉子,如来的二弟子,因为心中存惑,而如来的佛法又不能解释自己的疑惑,与如来在灵山的颂经大会上争论而被贬凡间。当金蝉子的十世转世玄奘说出,“我要这天,再遮不住我眼,要这地,再埋不了我心,要这众生,都明白我意,要那诸佛,都烟消云散!”的话时,远在西方灵山的如来都感到了不安。在与迦叶的辩论中,他的“我为真义!”、“你既明白了他的意思,你既为你悟而笑,却忘了那天下万千笑不出之人!”的话语彰显了真正的正义和勇气,体现了大乘佛教与小乘佛教的差别,也反衬了迦叶等人的伪善和自私。 为了证明自己的道,那个白衣飘飘的金蝉子直视如来目光如电朗声道:“我要与你赌胜负!” 为此,如来专门把孙悟空等人交给他,并告诫诸神不得帮他们,看他如何做。他必须老老实实地把几个徒弟管好,将他们带向目的地,才能使他们身上的诅咒得以解除。但是,他若这样做了,就意味着他的失败,意味着徒弟们的死亡;他要革命,要解放孙悟空等人,革命首先就会革到自己头上。正如如来所说:“他宁愿死,也不肯输。”的确,唐僧最终用自己的死将悟空等人引上了自我觉醒的道路。 说来讽刺,如来如来,如实道来。可如实道来的金蝉子,他虽无惧,但他的十世转世玄奘,他的几个徒弟,甚至小白龙最终都因为他而落得个悲惨下场。 对于佛教,我认识不多,所知也仅仅是从这本书和网上看到的点点。不论这些理解是否与佛教的教义相符,但我认为这两个人物对现实的影射是实实在在的。如来无疑是那些看似开明实则独断的领导者,而金蝉子则是理想的追寻者与抗争着。这两者的矛盾不论是在书中,抑或是现实中都是很重要的组成部分。而这也是很多人对于《西游记》主题的解读,从这点来看,《悟空传》是对《西游记》的追忆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