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语文《这儿真好》教学反思
第一篇:“好”与“不好”
——《这儿真好》教学反思
《这儿真好》讲述了一只小熊找朋友的故事,告诉我们改善环境、保护环境的重要性。这则故事内容浅显,不过要让孩子意识到环保的重要性,我觉得还得从故事着手,慢慢理解、体会。这个理解还得从“好”与“不好”上做文章。
一、图文结合,明白荒岛前后变化之“好”与“不好”
首先,让孩子们观察两幅图,即植树前的荒岛与植树后的众多朋友生活在一起的小岛之景象,让孩子们说说两者区别,孩子们一看就知道荒岛上光秃秃的,什么也没有,而后者则是绿意盎然,生机勃勃。我让孩子们说说,你喜欢哪幅图?为什么?不用说孩子们都喜欢后一幅图,理由是充满生机的小岛是小动物的家,小动物们都喜欢把家安在有树的地方。通过观察图,孩子们初步认识到了有树与无树的小岛的“好”与“不好”。
其次,通过学习故事,让孩子们从字里行间寻找描写荒岛前后变化的句子,孩子们不仅找出了荒岛样子的变化,同时也找出了小动物数量上的变化,还有小熊的心情的变化。让孩子们反复读这些变化的句子,接着问孩子:荒岛上为什么有这些变化?这些变化好吗?好在哪里?孩子们从图与文中明白了植树给荒岛带来的惊人变化,以及这些变化的好处:景色变美了,朋友变多了,小熊心情变好了……
二、联系实际,感悟环保对于生存的环境之“好”与“不好”
在教学完故事内容之后,我让孩子们总结课题“这儿真好”,具体好在哪里。孩子们一一作了表达。接着,让孩子们走进生活实际,反映一下自己家的周边环境,孩子是真实的,他们中有的告诉我:周边都设了垃圾箱,邻居们都很爱护环境,垃圾都及时扔进了垃圾箱;有的告诉我:周围很脏,特别是小河里,水已经浑浊不堪,到了夏天还会发出一股臭味;有的告诉我:周围环境不行,大家都喜欢把柴火堆在屋前屋后,到了夏天虫子很多;等等。孩子们说的很带劲,趁热打铁,我问孩子们:你希望有一个怎样的生活环境?孩子们一一发表了自己的想法,都是希望生活在一个清洁的、安宁的环境中。我又问孩子们:那怎么才能创造一个这样的环境呢?孩子们通过讨论,表示每个人都要爱护周边的环境,要学会约束自己,做一个有素质有修养的人。在这样几个生活实际问题的讨论下,孩子们对环保的重要性已经很明确了,同时他们也懂得了如何做才是环保的表现。
每一次学习一篇课文都是在学习如何做人!
第二篇:家长开放课《这儿真好》教学反思
家长开放活动曾在紧张的等待中看似遥远,没想到一天的时间竟然如此短暂。活动顺利结束了,每一个家长都看到自己的孩子在学校的生活和学习,和老师之间也有了更深入的交流与互动,达到了最初的目的。我想所有的人都是有收获的,家长、教师,包括孩子。本想好好地松口气。其实不然,需要总结反思的问题还很多。虽然没有看到家长们的意见反馈表,不过还是非常感谢家长们提出的宝贵建议。
在此次活动中,我执教的是一年级语文第16课《这儿真好》,这是一篇童话故事,描写了居住荒岛的小熊感到孤单,寻找朋友,在云朵的启示下营造树林,终于迎来许多朋友的故事,由这个故事生形象地告诉了我们要创造美好的生态环境、建设可爱的绿色家园,改善环境、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做课后我仔细反思自己的教学:
一、抓关键词,理解朗读
《新课标》指出第一学段的阅读教学要“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词语。”而阅读教学的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段、段不离篇,也印证了应该抓住关键词来展开教学。
在指导学生学习第一自然段时,我引导学生抓的是“荒岛”“孤零零”这两个词。学生读后知道小熊住在荒岛上,通过看图,并用“这儿没有 ,也没有 。”理解什么是“荒岛”,之后,我很自然地引导“是呀,小熊一个儿住在这个荒岛上,没有树,没有花,更没有朋友,那会是一种什么样的感受哪?学生自然而然地提到了“孤零零”这个词,也通过指导朗读进一步体会小熊的孤单。
《新课标》还指出第一学段的阅读教学要“借助读物中的图画阅读。”课文中描写小岛美景的“漫山遍野”、“绿叶成阴”两词,也需要引导学生细细体会。所以我先让学生看图,描述一下图上的情景,引导学生图词结合理解词语,并指导学生把这两个词语读好。在教学中,紧扣文本,抓住文中的关键词句,通过朗读、想象、品味等形式,引导学生对文本内容进行探究性、创造性阅读,让学生在阅读中体验,在阅读中感悟。
二、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学习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低年级儿童形象思维占有明显优势,借助多媒体教学,用画面再现情境,用音乐渲染情境,用语言描绘情境,使学生入情入境,由境生情,以情激情,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唤起阅读期待。这一方式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从教学一开始就给学生创设了“荒岛”的情境,把学生带到荒无人烟的小岛上,让学生说:“如果让你住在这样的小岛上会有什么感受?”学生入情入境理解了小熊的孤零零和对朋友的渴望,也激起了学生的兴趣,随着“云儿、小树苗、大片树林”的逐步呈现,学生也逐渐进入所设之境,同小熊一起从“孤单”到“渴望”,从“渴望”到“寻找”,直至“动手美化小岛”,最终迎来各种小动物,学生自始至终都处于一种轻松、和谐、愉快的环境之中。
三、自读感悟,品味体验
《这儿真好》好在哪里呢?在教学中,当学生理解了“漫山遍野”“绿叶成阴”这两个词后,让学生用“这儿的 真 呀!”夸夸这儿,初步感知这儿的好;当许多小动物们都说这儿好,愿意住在这儿时,让学生站在小动物们的立场说说“你觉得这儿好在哪里?”学生说得更加具体生动,也加深了对“这儿真好”的理解,这样在学生的朗读中感悟。
四、不足之处
1、这是一篇语言优美、情境动人、发人深思的童话故事,因此根据低年级儿童的特点,在教学中还可以采用更为丰富的血虚形式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2、对教材的把握解读可能还是停留在比较浅显的一个层面上,训练点不知该落脚在哪里。
总之,通过这次家长开放日活动,我收获颇多。教师和家长所面对着同样的孩子,有着同样的期望和心情,只有取得了家长的信任和理解,教师的工作才能更好的开展,发挥家长不可取代的作用,吸取他们好的建议与可贵的意见,一起对教育资源的搜集,一起探讨教育孩子的方式方法,搭建起家校共育的桥梁。希望每一个孩子都在开开心心地学习,快快乐乐地成长。
【一年级语文《这儿真好》教学反思】相关文章:
这儿真好语文教学反思02-01
语文《这儿真好》教学反思范文01-06
《这儿真好》语文教后反思01-30
《这儿真好》的语文教学反思(通用7篇)03-13
一年级下册《这儿真好》教学反思04-26
《这儿真好》教学设计04-06
这儿真好11-07
一年级语文《这儿真好》说课稿12-08
一年级语文《这儿真好》教案1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