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课文《家》第一课时说课稿

发布时间:2017-10-10  编辑:梁飞艺 手机版

  《家》第一课时说课稿

  《家》是苏教版语文第一册第三单元的课文。本课是一首儿童诗,主题单纯,内容浅显,富有童趣,贴近学生的生活。全诗六行两句,两个层次,讲述了蓝天、树林、小河、泥土、祖国各是白云、小鸟、鱼儿、种子及我们的家,课文很受学生的喜爱,通过由浅显的事物入手,用学生熟悉的事物作比,帮助学生初步理解事物之间相互依存的关系,进而深一步联系自己的生活。

  “家”是一个温馨的字眼。这首儿童诗就是以“家”为题,我在教学这篇课文时,就要准确把握儿童诗的特点,注重学生个性的感知、联想、体验等心理活动,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过程,以此发展学生语言,训练他们的思维,习得初步的阅读方法,让他们的心灵和情感受到美的熏陶。在教学这篇课文时,我主要抓住以下两种策略让孩子们学习生字,学会读文并习得方法。

  一、 对话,走进“家”的情境

  教学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自觉主动的学习过程,要真正让语文教学的课堂从过去的“讲堂”变成学生的“学堂”,必须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提高教学效益,把课堂这一个广阔的舞台还给学生。一年级的孩子思维活跃,把课堂变成孩子们的“游乐场”,这样孩子才能学得津津有味。

  上课伊始,通过简单的对话形式把课堂主动权交给学生,出示带拼音的家字,让他们自读课题,紧接着让孩子为家找朋友,通过孩子们的词语和他们对话,让他们渐渐明白家其实就是一个可以给他们带来幸福和快乐的地方。利用孩子们的词语资源,打开他们对家的想象和渴望。

  生字教学是一年级课堂中必不可少的部分,传统的生字教学枯燥乏味。汉字是富有童趣和方法的,为了引起孩子们对生字的学习热情,再次用对话将孩子们引入家的情境。“走进这幸福快乐的家你看到了什么?”简单的问话,打开了孩子们的视野,他们看见的不是在田字格中的方块字,而是一幅漂亮的蓝天白云。对话,不是简单的一问一答,而是紧扣生字、紧扣孩子们的生活实际和他们在闲话家常般,在聊天的同时去习得生字的音、义、形。在和孩子们的交流中,对话紧扣生字“白”:你在生活中见过白色的什么,并适时根据孩子的回答进行习惯培养;白字很有趣,还会翻跟头‘白字还能和它的反义词组成词语’你见过黑白的什么,怎样记住这个有趣的白;撇加上胖胖的日就是白,这样记住生字的方法就是“加一加”。对话看似脱离文本,却时刻在对话中让孩子加深对生字的印象,最后用对话回到文本:我们在“家”中看到的事白色的云,就是白云。

  生字教学不仅是认识生字,更重要的是习得自学生字的有效方法,同样在教学中我用对话的形式启发孩子:仔细观察生字云,和我们学过的什么字有点像呢?孩子们的思维就会高速运转,在他们的小脑袋里就会出现去、么、公这三个已经学过的汉字,紧接着用对话引导孩子们认识我们可以减去一个笔画,或者换掉一个笔画来记住生字,这样的方法就是“减一减”、“换一换”。

  这方法虽然简单,却是孩子们自学生字的基本方法。这样教既锻炼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又保证了课堂教学的生动活泼,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二、 领悟,欣赏“家”的格局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阅读是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积极主动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教学课文时,让孩子们欣赏课文中的插图,优美的画面能够给人以美的享受,在观察中明晰课文内容。

  孩子们能准确地说出图片上的内容,但是能说是一个方面,如何让孩子们有顺序、完整、详细地说是难点。在教学时,不仅指导孩子欣赏图片,还指导孩子们在欣赏的同时可以有一定的顺序,比如远近、上下、左右等等,孩子们在能说出图片内容的基础上再按照顺序说一句或者两句完整的话,这样既训练了孩子的语言能力,也锻炼了孩子们说话思维,为今后的写话打下坚实的基础。

  “以读为本,自读自悟”这是新理念所折射出的新的教学法。在能按顺序观察图片的基础上回归文本,让画面停留在孩子们的脑海里,这样读起文字来更有感觉。在学习读准课文的字音基础之上,可以对孩子们提出更高的要求:读准句中停顿,读准标点停顿。

  俗话说“不动笔墨不读书”,在教学时,我做示范在句中圈出了白云的家——蓝天,让孩子用相同的办法圈出小鸟、鱼儿和种子的家。这种圈画式的批注虽然对孩子们来说有点难度,但是能够让他们开始习得基本的良好阅读方法。尽管孩子们还不能完全领悟圈画的含义,然而让一年级的孩子形成这样的阅读意识是我这一教学环节的目标。这样的教学不仅培养了学生阅读理解能力,还培养了学生听、说、读以及动手的能力。

  在本课的教学中,我以引导孩子习得基本的学习生字的方法——加一加、减一减、换一换和初步培养孩子养成在阅读时的圈画的行为意识为基本目标,以有伸缩的对话和有进退的领悟两种策略注重孩子们语文课堂上的思维训练,发展他们的语言能力、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当然我的课堂中海油很多的不足之处,如如何调动孩子们朗读课文的动感和美感,词语和课文的朗读形式的单一,还请各位专家和老师批评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