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期末阅读试题一
短文阅读。(21分)
(一)课内阅读。(共6分)
开始脱壳了!蝉虫整个身体来回地抽搐了几下,背上立刻裂开了一道口子,蝉背露出来了。背上那一层保护甲的颜色也在很快地变化着,先是极淡的绿色,一会儿变成了深绿色。接着,头钻出来了,前面一双透明发亮的大眼睛,像两颗花椒籽一样又黑又亮。六只脚出来了,整个身子在慢慢地活动。最有趣的是蝉尾出壳的情景。未出壳的蝉尾使劲地抖动着,伸着。蝉儿把它已经出壳的上半身腾空向后仰去,又敏捷地向前扑来,再用前脚抓住蝉壳用力一抽,又白又嫩的蝉尾就出来了。整个动作配合得自然协调。脱壳的蝉儿静静地趴在蝉壳上,过了好一阵子,才依依不舍地离开了蝉壳。
1.金蝉脱壳“最有趣的是蝉尾出壳的情景”。有趣在 (1分)
2. 文中依次写了金蝉脱壳的过程:先是 ,接着是 ,
再是 ,最后是 。其中, 的情形写得比较具体,这样写,突出了 。 (3分)
3. 这段文字让我们感觉到作者观察金蝉脱壳这一现象时的 (1分)
A、专注与惊奇 B、疑惑与不解 C、震惊与失望
4.这段话是按 叙述顺序描写的。(1分)
A、“总—分”顺序 B、“总—分—总”顺序 C、事情发展顺序
(二)课外阅读。阅读《好读书》片段,回答问题:(共15分)
好读书
①因为你心灵饥渴,所以要读书。
②读书是为了获取知识,这是最简单不过的道理。前辈们用智慧探寻大自然的奥秘,以文字作下了永久的记录,便有了科学书;他们研究人类社会的发展史,探求规律,便有了历史书;他们思考人与自然、社会之间的关系,便有了哲学书;他们用生动的形象,表达人类的故事,便有了文学书。
③读书,自然不能只局限于课本,走出课本读书,那才是真正意义上的读书,那才是真正惬意的事情。读书要有选择,只要有阅读兴趣,适合自己的年龄层次和品味的书,我们都可以找出来读。但读书并非一味看热闹,也不能因贪多而走马观花,囫囵吞枣。( )看了,( )一定要有自己的想法。一旦真正读懂了一本或几本书,你就能真正体味到读书的欢愉和乐此不疲,你的修养、素质也会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提升。
④试想,在暖春的艳阳下,鸟儿鸣叫,百花飘香,你领略着自然的神奇,体味着人生的哲理,聆听着一位智慧老人的谆谆教导;在凉秋的灯下,万籁俱寂,你坐在桌前读书,无数鲜活的形象走到你面前,与你交谈……这是多么惬意的事情。
⑤读书诱发了人的思绪,使想象超越时空;读书丰富了人的思想,如接触大智慧的老人;读书开拓了人的精神世界,使人生更加美丽。
⑥书给予人们的实在太多,谁可不读书?
1、给加点的字注音。(1.5分)
惬意 谆谆教导 给予
2、文中与“囫囵吞枣”意思相近的成语是_______ 。请写出两个它的反义
词 (1.5分)
3、在文中括号处填上合适的关联词。(1分)
4、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2分)
乐此不疲:
潜移默化:
5、把第⑥段的内容换一种说法,保持意思不变。(1分)
答:
6、相传蜀汉大将军关羽写过《戒子书》,书中有这样一句话:“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想想这句话中的三个分句个表达了什么意思?(3分)
(1)“读书好”的意思:
(2)“好读书”的意思:
(3)“读好书”的意思:
7、如果家长认为读课外书会影响学习,你该怎样和他们沟通?(3分)
答:
8、仔细阅读第⑤段中画横线的句子,接下去再写一两句。(2分)
答:
参考答案:
(一)1. 整个动作配合得自然协调
2. 头钻出来 ;六只脚出来;蝉尾出壳;蝉尾出壳;金蝉脱壳的有趣
3.(1) 4.(3)
(二)1、qiè zhūn zhūn jǐ
2、走马观花 寻根究底 细嚼慢咽(含英咀华 穷原竟委 融会贯通)
3、 既然……就……
4、乐此不疲:因酷爱干某事而不感觉厌烦。形容对某事特别爱好而沉浸其中
潜移默化:人的思想、性格、习惯因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在无形之中起了变化
5、书给予人们的太多,人不可以不读书。
6、读书好:读书是有益的,非常好,鼓励大家去读书。
好读书:多读书,希望大家读更多的书。
读好书:书也分好坏,要读那些好的书、有文化底蕴、对人有益处的书,而不要读没有益处的书。
7、言之有理即,酌情给分。如:读书可以净化人的心灵,使人变得更加善良、真诚。
8、读书陶冶了人的情操,让人变得更加高尚。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期末阅读试题二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一)推敲(片断)
贾岛就把自己写诗的事告诉了韩愈,并说自己正在犹豫不决,不知道是用“推”好,还是用“敲”好。韩愈也是一位著名的诗人,便很有兴致地思索起来。过了一会儿,他对贾岛说:“还是用‘敲’字更好些。月夜访友,即使友人家门没有闩,也不能莽撞推门,敲门表明你是一个懂礼貌的人。再说,用‘敲’字更能衬托出月夜的宁静,读起来也响亮些。”贾岛听了,连连点头。
后来,人们就把在写诗和作文时斟酌文字叫做“推敲”。
1.贾岛反复推敲《题李凝幽居》中的诗句是:
2.韩愈认为用“敲”字更好的理由:一是 ; 二是
3.本学期我们还学过贾岛的《寻隐者不遇》:
(二)那姐妹俩
去年春天,我去一个贫困山区采访。
那天,我走进一家昏暗的屋子里,看到了眼前的一切:破铜烂铁和废纸张残器具随处可见,一个小女孩低头忙着将各种各样的废品分门别类地码整齐,墙壁上贴满了奖状。那些奖状引起了我的注意:每一张奖状上,无一例外都写着两个名字:程思爱、程思晴,似乎每次表彰都是两个人同时获得。但仔细一看,就发现并非如此。每张奖状,最初只有一个名字,另一个名字的字迹歪歪斜斜,分明是后来添上去的。
小女孩发现我在打量奖状,主动说话了:“我叫程思晴,姐姐叫程思爱。”
我问:“你姐姐呢?”
思晴:“我姐姐去学校读书了。”
我找了个小板凳,坐下,问:“你干吗不去上学?”思晴的脸瞬间红了,她低下头,将脑袋埋进两膝间:“我明天才去上学,今天该姐姐上学。”
我惊奇地问:“你们姐妹俩轮流去读书?”“嗯。”思晴的声音比蚊子哼得还低。
我很吃惊,一边帮思晴整理废品,一边和她攀谈起来。
我很快知道,她家的生活很艰难:毫无收入的妈妈只能靠捡破烂维持全家人的日常生活,再供两个孩子读书就很困难了。这样一来,思爱和思睛这对10岁的双胞胎姐妹,只能轮流去学校读同一班级,真是一条奇特的“妙计”。
这对可怜的姐妹,每天只能有一个去学校读书,另一个要么随妈妈去拾荒捡破烂,要么待在家里清理废品并进行分类。到了晚上,去学校读书的那个就当“老师”,把当天学来的知识全部“教”给另一个。
至于考试,赶上哪个去学校,哪个就当考生……
思晴越说兴致越高,她指着满墙的奖状骄傲地说:“叔叔,你看,我和姐姐老考第一,又都是班干部,学习委员轮着当,同学们常把我俩当小老师,有不懂的就问我们……”
我望着思晴那张沾着黑色泥渍却无比明媚的小脸,心里说不上是欣慰还是沉重。
1.文中的姐妹分别叫 ( )和 ( ),请用横线画出表现她们家生活艰难的句子。
2.文中的“奇特的妙计”具体指的是 ,( ),
“每张奖状最初只有一个名字,另一个名字的字迹歪歪斜斜”,这是因为( )。
3.“思晴的脸瞬间红了,她低下头,将脑袋埋进两膝间”,此时思晴心里可能在想( )。
4.读了这篇文章,请你用几句话写出自己的感受。
参考答案:
(一)
1、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2、“敲”表明你是个懂礼貌的人 “敲”更能衬托出月夜的宁静
3、略
(二)
1、程思爱 程思晴 破铜烂铁和废纸张残器具随处可见,一个女孩忙着将各种废品分门别类地码整齐 2、姐妹俩轮流上学 奖状是两个人共同努力的结果,所以要补上另一个人的名字 3、略 4、略
更多相关文章推荐:
4.
6.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