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冲棒打洪教头》教学反思
《林冲棒打洪教头》一文,讲述的是林冲路过柴进庄上棒打洪教头故事。由于是经《水浒传》片段改编的,语句与一般白话文有不同,加之课文较长,不少词、句孩子读起来还是比较吃力的,而读准确文章是帮助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于是我在课堂上采用了个别读、小组读、比赛读等多种形式后学生兴趣较浓,读的质量也明显提高,为下面的教学环节打下了一定的基础。
于是,第一课时的重点也落在了“读”上:一读课文,读准字音;出示词语,自由朗读,理解词义;二读课文,读通顺,初步感受人物形象;三读课文,重点指导。在充分朗读的基础上,围绕“林冲是一个怎样的人”展开讨论,并说说理由。同学们经过激烈的讨论后,争相发表自己的见解。有的认为他是一个机智的人,有的说他是一个勇敢的人,有的说他是一个善于思考的人……没有标准答案,只要言之有理,就应肯定和鼓励学生。让学生在阅读中推敲,揣摩、感悟、理解直至内化吸收,促使他们在学语文的同时,提高品味、积累的能力。这种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合作、探究,一起去寻找答案的学习方法,不仅提高的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是“学生自主学习“的生动体现。
在实施课堂教学时,我不断地告诫自己要走近学生,走进学生,师生是共同的研究者。我给了学生充分的自读和感悟时间,注重培养学生的感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学生的发言十分有个性,教师也注重了学生的差异发展。在评价时,不仅有老师对学生的评价,学生的自评和互评,而且有学生对老师的评价,这种恰当准确有指向性,有针对性的评价,让学生的思维在强力碰撞中迸发美丽的火花。这也是新课标倡导的评价观。我也尽量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多采用合作探究的方式,让学生学得有兴趣,学得有收获。
反思今天的课堂我觉得还有如下的缺憾:
1.教师一言谈的比较多,对人物性格的感悟不够立体,时间所限,学生对人物品质的感悟仅局限在某一个方面。
2. 对课堂的组织和调控度没有把握好,学生课前可能预习不到位,对课文比较陌生,因而学生在课堂上的阅读用时太多,导致课堂时间不够,以后我将在学生预习方面多加努力。
如何有效地组织课堂教学是一门极大的艺术!通过这节课,我发现自己还有许多需要改进、学习的地方,今后的教学中,我将虚心向前辈、同行请教,争取在教学上有更大的进步!
《林冲棒打洪教头》第一课时教学反思
《林冲棒打洪教头》一课是根据《水浒传》第八回改编而成。运用多种手法刻画人物形象,使人物性格鲜明可感,是本文主要的写作特色。所以,在第一课时的教学中,我就定下了一个明确的教学目标:抓住人物外貌、语言、动作的描写,体会人物的性格特点。在教学本文时只要抓住两个人物的个性特点,无须过多的讲解,只要让学生通过读体会两个人的形象,一个忍,一个狂也就足够了。本课的教学我就是以“怎样的洪教头,怎样的林冲”为统领,引导学生读书、思考、概括。具体的做法是指导学生从人物外貌描写来体会人物性格,从人物语言来感悟人物品质,从人物动作来体会人物精神。整节课教学目标明确,教学思路清楚,环节较为紧凑。
教学中,授课的我和学生一样成为了“收获者”。清楚地记得检查学生预习的情况时,我设计了两张幻灯片,一张以难读的生字词为主,另一张则以文中的多音字为主。备课时并没有想到学生会将“拨草寻蛇”错读成“拔草寻蛇”,当问题出现时,我灵机一动,不仅在“拨”和“拔”的字形上进行了比较,还进一步地让孩子们通过动作来比较这两个字的不同,学生们很轻松地就理解了“拨”能很准确的表现出林冲的高超武艺,记住了这个词,从而也为后文的学习埋下了伏笔。这个环节让我更清楚地认识到课文教学中学生实践和感悟的重要性。我的课堂应变能力也又一次得到了锻炼!
上完课的我,仔细回想每个教学环节,感到些许遗憾。在密度较大的教学中,我耽误了些时间,朗读的形式少了,没能让孩子们进行最喜欢的分角色朗读。本想让学生们交流自己喜爱的《水浒传》中的好汉,也未能安排。对教案的熟练度还不够。
我很恳切地希望各位评委能够对我这一堂课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我将在今后的教学中继续实践、提高。
《林冲棒打洪教头》教学心得
《林冲棒打洪教头》一课,是一篇经典名著,文中值得挖掘的东西很多。在这堂课上,我主要是引导学生自读自悟,围绕“林冲是一个怎样的人”、“洪教头是一个怎样的人” 展开自发探究,让学生在阅读中推敲,揣摩、感悟、理解直至内化吸收,促使他们在学语文的同时,提高品味、积累的能力,激发他们对阅读古典文学的兴趣。
因为是第一课时教学,教学过程中,先让学生读课文,读准读通。这是一篇较难读的课文,我也是第一次教授,备课时自己读了好几遍才对文本有初步的了解。第一次接触此文的孩子们一定得读准读通文章才能继续深入学习,理解是在熟悉文本的基础之上。接下来我从分析人物的性格特点入手,体会林冲和洪教头的人物个性,然后再让学生通过细品课文,抓住人物的动作、神态、语言的描写,挖掘出他们不同的内心世界。最后,用朗读将学生通过自身感受到的人物的形象通过朗读表现出来。
整篇课文我没有过多地对课文进行分析,但我知道,通过学生对课文的朗读,我相信学生已经对课文中的这两个人物有了清晰的认识,同时对课题的疑问也迎刃而解了。
我觉得自己有以下几点值得引以为戒,我不知道学生能不能分析归纳出人物的性格特征,所以,我暗示学生这里反映了什么,这里又该用什么词来概括,这样一来,反而束缚了学生的思维发展,学生深怕说错,老师再怎么去努力的引导,都有力不从心的感觉。所以,课堂上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首先要求老师有较高的驾驭课堂的能力。没有标准答案,只要言之有理,就应肯定和鼓励学生。再者利用语言给学生创设良好的情境。对于老师创设良好的情境最好的“武器”应该是教者的语言。生动的语言贯穿教学的全过程,是任何多媒体课件都无法取代的,作为一名语文老师,语言中要都满含自己的情感,才能起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