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学内容 | 第(7)单元第(25)课(小节)第( 2 )课时 | ||||||
课 题 | 25.黄鹤楼送别 | 主备人 | 审核人 | ||||
导 学 目 标 | 1.理解课文内容,借助课文语言理解诗句意思。 3.品读文、诗,体会诗文意境和朋友间依依惜别的深情。 | ||||||
重 点 | 1.借助课文语言理解诗句意思,做到诗文交融。 | ||||||
难 点 | 借助语境体会诗人与朋友间依依惜别的思想感情,从而提高读悟能力、表达能力。 | ||||||
教、学具 | 多媒体课件 | ||||||
导 学 过 程 | |||||||
导 学 程 序 | 补 充 修 改 | ||||||
一、复习导入,引出中心情感“依依惜别” 二、学习1、2小节,品味“赏景藏情” 三、学习第3小节,品读“对话叙情” 四、学习4、5小节,体味“吟诗抒情” 3.你能通过朗读把这依依惜别之情表现出来吗?(配乐) 再指名说。 这种写法叫“借景抒情”,这是非常值得我们学习的一种写作方法。 7.引读第5小节:此时此刻,李白按捺不住激动的心情,随即吟出了脍炙人口的名诗——《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板书:吟诗抒情] 8.你能吟一吟这首诗吗?(出示古诗)指名读,齐读。 9.文中说,这首送别诗是一首名诗,而且是一首怎样的名诗?什么叫“脍炙人口”呢?能联系前面的所学所悟,说说这首诗脍炙人口的原因吗?先说给你的同桌听听,再指名说。 10.齐读,背诵。 2.布置作业:古往今来,很多大诗人创作了著名的送别诗。课后,同学们可以去收集几首,然后挑选其中的一首,也去查找一下诗人创作这首诗的由来,下节习作课,我们尝试把它改写成像《黄鹤楼送别》这样的文包诗,特别注意学习文中用人物对话表达情感以及借景抒情地写作方法,好吗? | |||||||
板 书 设 计 | |||||||
课 后 反 思 |
《黄鹤楼送别 》导学案(表格式)
发布时间:2017-12-13 编辑:梁飞艺
手机版
上一篇:苏教版五上《少年王冕》教学案(精品)
下一篇:《黄鹤楼送别》预习学案 设计
相关推荐
- 改写《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08-07
- 08-15
精彩抢先看New Top
最热文章榜Hot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