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三上《金子》教学后记

发布时间:2017-11-30  编辑:梁飞艺 手机版

  《金子》教学后记

  《金子》这一课讲的是彼得在淘金无望、准备离去时,发现雨后土地上长出了小草,从中得到启发,便留下种花,终于获得成功的故事。这一课学生理解的难点是对彼得话中“金子”的理解。

  导入新课时,我让学生说说金子的样子,学生见过金子做的饰物,说出了金子的颜色、种类及用途。正因为金子是财富的象征,拥有金子就是拥有了财富。所以,当听说有人在萨文河畔挖到了金子,人们便蜂拥而至。学生很自然地理解了第一自然段。

  在了解了彼得淘金与种花的事后,我让学生说说彼得不无骄傲地对别人说的话中“金子”的含义。学生有的说是娇艳的鲜花,有的说是卖花所得的钱,有的说是财富。我又让学生说说“彼得找到了真金”指什么?学生一时答不上来。这可能超越了他们的认知,于是我告诉他们,其实彼得在这块土地里找到了获得财富的方法。然后,我问:“同学们,你们觉得彼得靠什么获得了财富?”学生说是鲜花,是大雨,是勤劳,是自信,是坚持。我说:“辛勤的劳动、持之以恒的努力是重要的,但仅这些是不够的。因为彼得淘金也付出了辛勤的劳动,别人扫兴离去,而他不甘心,继续埋头苦干,但结果还是希望落空。这是为何呢?”通过讨论,学生认识到彼得淘金是想靠意外的收获来取得财富,这是行不通的。我又让学生读读课文的4、5自然段,说说彼得找到真金靠得是什么。通过引导,学生认识到彼得取得成功还靠得是他的智慧。他发现雨后土地上长出了小草,从中得到启发,想到了靠种花卖花来致富。这说明他是一个善于发现、勤于思考的人,这体现了他的智慧。我在黑板上写下了勤劳+智慧=成功。

  我不知道我这样讲,是不是太深了。学生是不是真懂了。感觉现在的文本解读追求深而广。像这篇课文,主题不是很鲜明,老师的解读就会有很多版本。学校教研活动时,有两位老师上了这一课,在评课时,老师们对“金子”的解读、对彼得靠什么取得成功的,有各自的说法,而这些说法似乎都可以渗透给学生,使学生从中受到教育。但是从课堂学生的回答来看,学生的思维很简单,就事论事。他们认为那金子就是鲜花,就是肥沃的土地;认为彼得获得财富靠的是鲜花,靠的是那场雨。从表面来看,好像是如此,三年级学生的认知还是比较浅层的。但经我这么一引伸的话,不知道学生是不是能真正理解。因为财富、成功离他们毕竟还很遥远。

  《金子》又是一篇可以给学生很深启发的文章,它的内容并不难懂,要让学生明白的还是文章所要告诉我们的道理。

  学生初读课文之后,我问他们:“彼得·弗雷特有没有找到金子?”他们异口同声地回答我:“找到了。”我又问:“彼得·弗雷特是富翁吗?”“是!”“不是!”两种不同的声音,此起彼伏。此时,我示意学生停下来,我拍了拍自己的胸膛,自豪地对学生说:“舒老师也是个富翁!”一语既出,四座惊起,在同学们惊诧的眼神中,我略作停顿,清了清嗓子又说:“你们一定不信吧?下课后一起讨论讨论,为什么老师会这样说?即使没有想出来,相信读懂了这篇课文后你们一定会找到答案的!”在同学们狐疑的目光中,我心中暗自窃喜,孩子们一定不会罢休的,他们一定会找到答案的!又一次认认真真地读书,这一次读书学生明白了彼得·弗雷特留下来的原因,更重要的是明白了他留下来都做了什么。在处理这一自然段时,我采用了给文章补白的方法,让学生想象彼得·弗雷特是怎样用“全部精力”来管理花圃的,田地里是怎样繁荣的景象,要求他们用自己的话来描述,力求让学生懂得彼得·弗雷特所付出的辛勤劳动。彼得·弗雷特最后“不无骄傲”说出的那句话,引导他们通过不同形式的朗读,领会彼得·弗雷特喜悦和得意的心情。“真金”指的是什么?为什么彼得·弗雷特说“我的金子就在这块土地里”?学生此时都明白了彼得·弗雷特说的“真金”指的是找到了发财致富的方法,找到了成功的钥匙,也悟出了“必须付出辛勤的劳动,才能获得财富或成功”的道理。“天上掉馅饼”、“守株待兔”……和“卧薪尝胆”、“第八次”……的故事此时以正反两方面的角度给了学生更多的启示。此时,我再把上课伊始抛给他们的问题重新提出来,哈哈!小脸通红,小眼放光,小手高举!“因为老师拥有很多的知识,所以是富翁。”“因为老师拥有了学生,所以是富翁。”“因为老师有辛勤的双手,会创造,所以是富翁。”……听着孩子们的回答,我的心里真是乐开了花,我不就是要让他们懂得“必须付出辛勤的劳动,才能获得财富或成功”的道理吗?这不是顺理成章、水到渠成的吗?看着他们因为受到表扬而兴奋的神情,我激动地对孩子们说:“老师相信我们班的73位同学将来也能找到真金,成为富翁!因为我们也拥有勤劳的双手,我们也能去创造!对吗?”“对!”异口同声,响亮悦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