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阅读试题及答案

发布时间:2017-08-24  编辑:梁飞艺 手机版

  导语:练习有利于同学们巩固、掌握所学知识,提高语文学习水平。下面是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阅读试题及答案,欢迎同学们过来练习。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苏轼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阅读问题】

  1.这首词中,诗人选取了 _____________为题材来表达自己复杂的情怀。(2分)

  2.解释词中的加点的词语。(每空2分)

  (1)把 ( ) (2)不胜( )

  (3)何似( ) (4)何事( )

  3.解说上阕中"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一句话。(4分)

  4.解说下阕中"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这句话。(5分)

  5.简要评析这首词运用的艺术手法和风格。(5分)

  【参考答案】

  1.中秋佳节对远方不能团聚的弟弟的怀念。

  2.(1)拿着 (2)受不住 (3)哪里赶得上 (4)为什么

  3.这是经过比较得出的结论,所以放弃了升到月宫去的想法,而在月影中翩翩起舞,让清朗的身影伴随着自己的舞姿而闪动。

  4.只希望人人年年平安,虽然远隔千里也能共这美好的月光。

  5.全词以"月"贯穿始终,展开丰富的想像,表现复杂的情怀,胸襟开阔,风格豪迈。

  6.下列对本诗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C )(2分)

  A.首句作者把酒问月,表现出对明月的赞美与向往,彰显出豪放的气魄和浪漫的情怀。

  B.上片一个“我欲”、一个“又恐”、一个“何似”,情感波澜起伏,含蓄地写出了诗人既向往天上又留恋人间的矛盾心理。

  C.下片“无眠”指的是因欣赏中秋明月而不想入睡的人。

  D. 下片“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一句蕴含深刻的哲理:世上难有十全十美的事,不必为暂时的不完美感到忧伤,表现了作者乐观旷达的情怀。

  7. 诵读“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这一千古名句时,我们应该用 的语气,原因是 。(3分)

  答:舒缓而深情 本句表达了对亲人的思念以及对天下离人的美好祝愿。

  8.这首词表现了词人什么样的情感变化?(2分)

  9.试分析这首词流传千古的原因。(提示:可从思想内容或艺术构思方面简要分析)(2分)

  【参考答案】

  8.(2分)上阕中作者表现了厌倦尘世生活的倾向,“我欲乘风归去”,但思虑过后,“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转而放达开阔。或,作者的感情从抑郁惆怅到乐观豁达。

  9.(2分)示例:思想内容上:作品情感曲折变化,作者对人生别离的思考,激起各类读者的共鸣;词中对美好生活的祝愿成为一切热爱幸福生活的人的共同希望,情怀乐观、豁达。

  艺术构思上:结构精巧,想象奇特。融写景叙事议论抒情为一体,天上人间虚实并述,以自然的深远澄净映衬自己胸怀的超脱开朗,并将抽象的人生哲理具体化、形象化。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