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重点解析

发布时间:2017-08-09  编辑:梁飞艺 手机版

 第一课:《为你打开一扇门》

  1、 文题“为你打开一扇门”,其中“你”是指谁?“一扇门”是指什么?“为你打开一扇门”是什么意思?

  答:“你”指“青少年”,“一扇门”是指“文学领域的入口”,“为你打开一扇门”的字面意思是为青少年打开文学领域的入口,深层意思是让你由此登堂入室,尽情领略文学领域的无限风光

  2、这篇课文的标题特别吸引人,你觉得原因是什么?

  答:这篇课文的标题具有四个明显的特点:一是标题醒目;二是恰当地运用了比喻;三是设置了悬念;四是用“你”表示亲切的对话这些都是这个标题特别吸引人的重要原因

  3、世界上有无数关闭着的门每一扇门里,都有一个你不了解的世界这句话中两个“世界”的含义是否相同?“门”是实写还是虚写?指的是什么?运用了什么修修辞手法?

  答:第一个“世界”的含义是: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一切事物的总和第二个“世界”指“l领域”“门”是虚写,指领域的入口,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4、面对关闭的门,怎样才能打开呢?

  答:只要我们愿意花时间、花功夫,只要对门里的世界有探索和了解的愿望,这些门就会洞开

  5、第四段作者分别从哪些方面介绍自己对文学的理解的?

  答:作者从文学的特征,文学的内涵,文学的功能,文学与现代人的发展的关系四个方面介绍自己对文学的理解

  6、“一个时代的优秀文学作品,是这个时代的缩影,是这个时代的心声,是这个时代千姿百态的社会风俗画和人文风景线,是这个时代的精神和情感的结晶”这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好处?

  答:这句话运用了排比和比喻的修辞手法,从不同的侧面表现优秀的文学作品同“历史”和“时代”之间的密切关系,比喻和排比结合运用,具有不同寻常的表达效果

  7、第四段中倒数第二句中有“增长知识”,“提高修养”“丰富情感”三个短语,前后次序能否调换?为什么?

  答:不能调换顺序因为前者是后者的基础,后者是前者的进一步提高

  8、结合课文谈谈你对“高智商的野蛮人”的理解

  答:“高智商的野蛮人”指拥有硕士、博士或更高的学位但不阅读文学作品的缺乏修养,缺乏情感的人

  9、 “这不是危言耸听”“这已经成为很多人的共识”“这”具体指什么?

  答:第一句话中的“这”指“一个从不阅读文学作品的人,纵然他有“硕士”“博士”或者更高的学位,他也只能是一个“高智商的野蛮人””,第二句话中的“这”指“亲近文学、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是一个文明人增长知识、提高修养、丰富情感的极为重要的途径”

  第二课《繁星》

  1、 仔细阅读课文,根据文章内容完成下面表格

  时间

  地点

  观看繁星的情况和感受

  从前

  家乡

  “密密麻麻的繁星”;“望着星天,我就会忘记一切,仿佛回到了母亲的怀里似的”

  三年前

  南京

  “星群密布的蓝天”;“好象它们就是我的朋友,它们常常在和我说话一样”

  如今

  海上

  “半明半昧的星”;“ 我望着那许多认识的星,我仿佛看见它们在对我霎眼,我仿佛听见它们在小声说话”“我觉得自己是一个小孩子,现在睡在母亲的怀里了”

  2、 为什么作者三次观星的感受会不同?

  答:因为随着作者年龄和阅历的增长,对星空的观察和感知逐步深入精微了

  3、“渐渐地我的眼睛模糊了,我好像看见无数萤火虫在我的周围飞舞”一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答:此句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我”眼睛模糊时所见的无数星星摇摇欲坠的情态比作“无数萤火虫在我周围飞舞”,十分生动形象,富有情态

  4、“海上的夜是柔和的,是静寂的,是梦幻的”一句采用了什么修辞手法,依次从那几个角度描写海上之夜令“我”产生的美感

  答:这一句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依次从触觉、听觉、幻觉的角度写海上之夜令“我”产生的美感

  5、“深蓝色的天空里悬着无数半明半昧的星”一句中的“悬”字用得好不好?请谈谈你的理解

  答:“悬”字形象地描写出无数的星星离“我”那么近,就好像挂在半空,伸手可及,缩短了人跟星星的距离,有一种亲切感,同时还有立体的效果

  6、第3段最后两句,“我”既然“沉睡着”,怎么又“觉得”,这样写矛盾吗?它表达了“我”怎样的感受?

  答:这样写看起来矛盾,其实并不冲突,“沉睡”说的是“我”睡的神态,在星的怀抱中面带微笑地熟睡着,“觉得……”是讲“我”把自己当作一个小孩子睡在母亲的怀里,感到无比舒心,安详和陶醉,交代了“我”“沉睡”的原因这样写,由果到因,因果相映,既富有情趣,又启人遐思

  7、第3段文字是按怎样的思路渐次展开描绘“我”在美的环境中观看繁星所产生的种种感受的?

  答:这段文字是按照“仰望——欲睡——沉睡”的思路渐次展开的

  8、第4段中的“那个天上的巨人”指什么?

  答:指英国人指给“我”看的天上那个像巨人般的星座

  9、“看,那个巨人还在奔跑呢?”其中“看”、“呢”、“跑”有什么表达效果?

  答:一个“看”字,呼唤读者,感情上与读者直接交流,更能引人注意,一个“呢”字,表示动作正在继续,显得更加生动“跑”既写巨人星座的形状,又暗示船在前行,又表露了作者涌动的激情

  10 、说出巴金的三部代表作品?

  答:《家》、《春》、《秋》

  第三课《冰心诗四首》

  《母亲》

  1、《母亲》中两个“躲”是什么关系?第二个“躲”前为什么要加一个“只”字?

  答:是类比关系用第一个“躲”巧妙地引出了第二个“躲”,如同鸟儿躲在鸟巢里避风雨一样,儿女的心灵受到打击,总会在母爱中得到慰藉加上“只”字,强调了母爱的伟大、温暖,是无可比拟的,是唯一的

  2、《母亲》诗中“心中的风雨”指什么?

  答:内心的苦闷、烦恼,精神上的挫折

  《纸船》

  3、诗人为什么“从不肯妄弃了一张纸”?

  答:因为要留着纸,将它叠成纸船,以此寄托对母亲的思念之情,不妄弃一张纸说明诗人对母亲思念之深

  4、诗人叠好的纸船有的被天风吹卷进了窗里,有的被海浪打湿,沾在船头上,为什么“仍是不会信的每天的叠着”,诗人又想纸船流去哪里呢?对此你是如何理解的

  答:因为诗人心中保存着永远的希望诗人想要纸船到日夜思念的母亲的心田中去,在这里,诗人发挥想象,想象纸船能漂流到母亲梦中,从而很好地表达了游子之于母亲的深情

  5、叠纸船为什么含着泪,为什么悲哀?

  答:因为与母亲远隔万水千山,十分想念自己的母亲,思念是最令人难受的,所以“含泪”,所以“悲哀”

  《成功的花》

  6、《成功的花》这首诗大量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进行说理,给人鲜明的印象,请问“花”,“芽儿”“现时的明艳”“泪泉”“血雨”分别比作什么?

  答:“花”比喻人们事业的成功;“芽儿”比喻事业的起步阶段;“现时的明艳”比喻荣誉的夺目;“泪泉”比喻培养花付出的辛劳,“血雨”比喻滋润花作出的牺牲

  7、“惊羡”比“羡慕”好,为什么?

  答:“惊羡”比“羡慕”多一层惊叹的意味,能显出神情,因而显得形象,显得生动,也更衬托成功之花的明艳,也更能表现人们对“成功之花”之所以成功的原因不够

  8、“浸透了”、“洒遍了”其中“透”、“遍”表达出怎样的效果?

  答:表示程度之深,也表现出成功的来之不易

  《嫩绿的芽儿》

  9、《嫩绿的芽儿》中修饰“芽儿”“花儿”“果儿”的词语分别是“嫩绿”“淡白”“深红”,分别体现了“芽儿”“花儿”“果儿”怎样的特点

  答:“嫩绿”:健壮、朝气、活力;“淡白”:朴素、纯洁;“甜蜜”:成熟、丰硕、甜蜜

  10、“发展”“贡献”“牺牲”能否调换顺序,为什么?

  答:不能这三个词是符合逻辑顺序的有了“发展”才能作出“贡献”,而“牺牲”是最大的,也是最后的“贡献”三者是递进关系

  11、这四首小诗,前两首是抒情诗,后两首是哲理诗,仔细体会它们的韵味,概括它们各自蕴含的哲理

  答:《母亲》:表现了对母亲的依恋之情

  《纸船》:表达了女儿对母亲的一种爱,一种思念之情更重要的时表现了一种对祖国母亲的热爱之情

  《成功的花》:告诉人们不能仅仅看到别人的成功,更重要的是看到别人成功背后所付出的辛劳

  《嫩绿的芽儿》:鼓励青年人要努力的发展自己,并将自己的能力贡献出来

  第四课《安恩和奶牛》

  1、小说的三要素为环境、人物、故事情节

  2、课文第一段在描写安恩时,运用了外貌、动作、神态的描写手法,体现了安恩的勤劳朴实、腼腆羞涩、性情温和的性格特点

  3、课文第二段写出了“那头奶牛”哪些特点?

  答:奶牛的特点:年老、品种好、健壮、产奶多

  3、 课文第二段中,从哪句话可看出奶牛与老妇人的亲密关系?

  答:那头奶牛依偎在她的身边,头蹭着她的肘部

  4、 课文最后一段中,连用三个“我们”,可看出人物怎样的性格特点?

  答:安恩已经自然而然地将自己与奶牛视为同等生命,可以看出安恩淳朴与慈爱的性格特点

  5、 本篇小说的主题是什么?

  答:我们要爱护小动物,重视每个动物生命的情感需求

  第五课《古代寓言两则》

  1、 解释下列句中加横线的词

  (1) 通假字

  ① 而置之其坐:同“座”,座位

  ② 反归取之:同“返”,返回

  (2) 一词多义

  ①度: 先自度其足 动词,量长短

  吾忘持度 名词,量好的尺码

  宁信度,无自信也 名词,量好的尺码

  ②而:而置之其坐 连词,表承接关系,相当于就,然后

  而忘操之 连词,表转折关系,相当于却

  ③之:而置之其坐 代词,指代量好的尺码

  至之市 动词,到……去

  何不试之以足 代词,指代履

  是吾剑之所从坠 助词,无意义

  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 代词 指代剑

  ④其:自度其足 他的,指郑人的

  其剑自舟中坠于水 他,指涉江的楚人

  随契其舟 那,那个 ,指“舟”

  (3) 古今异义词

  ①及反 古义:等到;今义:常指到达

  ②刻舟求剑 古义:寻求;今义:常指请求,要求

  (4) 词类活用

  ①吾忘持度 动词用作名词,量好的尺码

  (5) 生词详解

  ①郑人有欲买履者 欲:想要 履:鞋

  ②而忘操之 操:拿,携带

  ③遂不得履 遂:终于

  ④已得履 得:得到

  ⑤何不试之以足 何:为何,为什么

  ⑥宁信度 宁:终于

  ⑦无自信也 无:不

  ⑧楚人有涉江者 涉:渡,指搭船渡过

  ⑨自舟中坠于河 自:从 坠:掉落

  ⑩遽契其舟 遽:立刻,急忙 契:雕刻

  ⑾是吾剑之所坠 是:指示代词,这儿

  ⑿舟止 止:停止,船到江边停止

  ⒀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 所契者:指船上刻记号之处

  ⒁舟已行矣 行:航行

  ⒂求剑若此 求:寻找 若此:像这样

  ⒃不亦惑乎 不亦……乎:古人常用的一种固定格式,表示委婉的反问语气 惑:糊涂

  2、 分析下列句子的句式

  ①无自信

  倒装句,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前置

  ②何不试之以足

  倒装句,介宾状语后置

  ③是吾剑之所从坠

  判断句

  3、 按要求填空

  ①《郑人买履》选自《韩非子·外储说左上》,作者韩非,战国末期(时期)哲学家,法家的主要代表人物

  ②《刻舟求剑》选自《吕氏春秋·察今》,这是战国末秦相吕不韦组织编写的论文集

  4、 这两个故事分别给我们怎样的启示?

  答:《郑人买履》:不论做什么事情,都要随机应变,根据实际情况采取相应的方法,不可顽固守旧,不知变通,否则就会闹出笑话

  《刻舟求剑》:世界上的事物,总是在不断地发展变化,人们想问题,办事情,都应当考虑到这种变化,适合于这种变化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