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
1.学会8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了解文章围绕“学与问”说了哪些内容,并且学习理解哥白尼成功与问的关系。
教学重难点:
字词的学习;了解文章围绕“学与问”说了哪些内容。
教学手段:
制作课件,解决字词训练的问题。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1.学习了将近五年的语文了,同学们一定积累了不少名言警句,能否说说你所知道的关于学习的名言警句或是谚语?
2.出示课件准备的内容,读读(语言的积累训练)
3.看来,人们总是把学与问联系起来,这是为什么?(完成课文板书)揭题
二. 汇报预习情况
1.字词。向同学展示你预习的成果。提醒大家需要注意的字音、字形
结合完成“察”与“查”“采”与“彩”的区别练习。
结合完成abac式的词语练习。
结合完成书上的描红以及练习册上选择读音。
2.字词预习情况不错,书,应该读得也不差。同桌互练,稍后再做展示,只要读得正确流利就可以。
3.开火车读文,听读思考:每一个自然段讲了什么
4.汇报讨论
(按课文结构对段落内容进行板书,让学生再次读文思考老师这样板书的原因)
三. 学习课文的一、二自然段
1.问,究竟有多重要?请你读第一自然段,找出一句话来说
2.课件出示句子,指导朗读,找出关键词语
3.你能用哥白尼的例子来说明吗?请读下一段。
4.哥白尼是什么样的人?说说为什么哥白尼有这么伟大的成就。
(好奇、好问。板书:好问)
1)你从课文哪些词句中体会到哥白尼好奇、好问的?
(小时候就喜欢问、经常缠着、问这问那、省略号)
2)还有什么体会?指导理解:不懈探求、从为什么开始。
谁来读读这一段?注意读出哥白尼的好奇、好问。指导朗读。
3)从哥白尼的事例中你读懂了什么?
小时候这样的好问特点与他后来的成就有什么关系?
5.现在,你能试着说说为什么“问,常常是金钥匙,是铺路石”吗?齐读第一段。
四. 小结
问,对于求学的人来说这么重要,我们应该向谁问,问的时候又要注意什么呢?我们下节课再来研究
课后反思:
教 学此课时,我从谈话导入。板书“学”、“问”,人们常把有知识的人说成“有学问”,知识是学来的,也是问来的。今天我们来学习《学与问》。告诉学生这是一 篇说明事理的课文,也就是议论文。然后与学生一起回忆学过的议论文。(《说勤奋》《谈礼貌》《滴水穿石的启示》),总结出议论文的一般特点:提出观点—— 证明观点——得出观点。
接着让学生自学,读课文,找出文章的观点,同时给文章分段。应该说这篇文章的脉络是非常清晰的。学生很快就找出了文章的中心观点:学与问是相辅相成的,只有在学中问,在问中学,才能求得真知。分段也是很简单的。
授后小记:
平时的教学中,我们要学会用丰富的语言来激发学生,启发学生,向名师学习,当然我们是无法做到像他们一样,驾驭教材的能力如火纯青。多学,多像名师学习;多看,多看名人执教的课堂实录;多积累,多学习新课程理念。只有这样我们的教学才能够变得更加有实效。
就像文中的很多句富有哲理的句子,如果让我教我肯定会让他们一而再,再而三的理解。看过名师的课堂实录后发现,更加好的是让孩子们去背,只要他记住了,自然他也就能够运用到实际生活中。这一理论的确让人回味。
课后反思:
《学与问》是一篇说明事理的文章。课文围绕“勤学好问”这一中心论点,通过中外两个具体的事例,告诉我们“问”的重要性,教育学生要从小养成勤学好问的好习惯。
教 学此课时,我从谈话导入。板书“学”、“问”,人们常把有知识的人说成“有学问”,知识是学来的,也是问来的。今天我们来学习《学与问》。告诉学生这是一 篇说明事理的课文,也就是议论文。然后与学生一起回忆学过的议论文。(《说勤奋》《谈礼貌》《滴水穿石的启示》),总结出议论文的一般特点:提出观点—— 证明观点——得出观点。
接着让学生自学,读课文,找出文章的观点,同时给文章分段。应该说这篇文章的脉络是非常清晰的。学生很快就找出了文章的中心观点:学与问是相辅相成的,只有在学中问,在问中学,才能求得真知。分段也是很简单的。
第 一个事例是哥白尼的例子,我引导学生抓住“经常”和“缠着”理解哥白尼非常喜欢问。“这对哥白尼后来的成长有什么影响吗?”与下文的“不懈追求”联系起 来。“这些问题呢?”读一读这些问题,通过对哥白尼事迹的简介(《天体运行论》、“日心说”),让学生把握这些稀奇古怪的问题与他成就的联系。
我们现在要不要多问呢?问谁呢?怎样问呢?自然过渡到对3、4两段的学习中去。(要学会发现问题,随时随地提出问题,拜能者为师。还要善于把勤学好问和观察思考结合起来。)
第二个事例是沈括的例子。他就是通过自己的思考解决了心中的疑团。最终成为了一个了不起的科学家。(“中国科学史上的坐标”、《梦溪笔谈》)
最后再回到文章的中心观点上来,让学生将学与问结合起来,养成勤学好问的好习惯,做学习的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