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语文《观书有感》教学反思

发布时间:2017-11-05  编辑:梁飞艺 手机版

  《观书有感》教学反思一

  今天上完古诗《观书有感》,感觉完全被自己“打败”了。因为原来设计的导学案涉及的问题太过细致,昨天晚上自己又想能否不按导学案上课。所有的教学程序设计好了以后已经23点多了。睡到4点多不知不觉就醒了,许是担心今天的课吧。翻来覆去地想,如果不按导学案上,领导会不会说我?现在不是在研究小组合作和导学案吗?我何不把学习的任务都交给学生自己去讨论学习?我突发奇想,干脆根据这首诗出6套练案,上课时各组根据我出的题目自己交流、学习、汇报。于是,居然没有在乎才凌晨4点,披衣下床一口气用信签纸出了6张练案。今天上课时,从朱熹的读书名言入手,了解作者、解题、初读全诗后,我便把那6张练案分别发给6个小组。各个组都热烈地讨论、答题,当然因为毕竟只有一张答题纸,所以各组都有那么一两个同学一副事不关己的样子,根本不参与讨论交流。巡视时,我就发现因为没有按照解题完先理解词语再理解句子,最后体会画面意境的程序进行学习,很多小组完成练案有一定的难度,我只好不停地启发他们。后来孩子们在汇报时,因为没有一个整体的安排和计划,在理解古诗时就有点机械,孩子们根本没法深入的体会诗歌的语言和意境。还有一个问题,就是一个组汇报时,其他小组倾听的效果不好,因为他们手里没有相关的练案,没法静下心来思考汇报者是否回答正确,还是否需要补充。今天的教学是一个很大的失误,这样的错误以后绝对不能再犯了。

  诗歌教学的传统模式还是不能丢:一、介绍作者和古诗写作背景;二、重视对古诗题目的解读;三、反复诵读古诗(正确的读不仅指读准字音、还要注意词语之间的停顿等);四、解决字词的理解时不仅要问孩子们读懂了哪些词语,还要进一步探讨他们是用什么方法读懂的(如看书上的注释、查字典词典、结合已学知识或结合上下文等);五、在充分理解词语的基础上说说诗句的意思,最后想象诗歌的意境,用自己的话说说自己体会到的意境。

  《观书有感》教学反思二

  很遗憾地教完朱熹的《观书有感》,现在作教学反思的时候,我感到课堂教学遗憾的原因正是我和学生都缺少“源头活水”。

  读一下教材,我感到学生借助工具书,对于《观书有感》诗句的理解没有多大的障碍。本诗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应该落实于引导学生通过对本诗后两行“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的理解,领会本诗所要说明的道理:“人的心智是由不断读书,不断汲取新的知识,才能更加开豁,更加敏锐。”

  备课的时候,我首先脱离参考,自己对这两句话进行了理解,我的理解是:一个人的聪明才智,与时俱进,来自于他不断学习,不断汲取新知识。跟参考的理解也差不多。不过,我缺少的是“开豁”这一层意思。仔细读读诗的前两行:“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感到对于诗歌说明的道理的理解确实应该加上“开豁”这一意思。同时,想到我们的语文教学还要应对考试,江苏教育出版社的参考书是“尚方宝剑”,我必须把这意思教会学生。但我的预设是,学生或许早已经接触过这句千古名句,他们的理解或许也局限于我理解的那些意思。因此,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借助前两行理解好“开豁”这个意思。

  我的教学设计是,待学生已经理解了诗句的意思,让他们从诗的内容(描写方塘)与题目(《观书有感》)表面的不相关提出问题——题目是《观书有感》,而诗的内容怎么一点都没有写有关“书”的内容呢?然后引导学生思考讨论,理解诗歌所要说明的道理。我估计学生都能说到“一个人的聪明来自于他不断学习”这一层意思。然后我就引导学生联系前两行领会“开豁”这一层意思。

  课堂教学中,学生按我的预设提出了上述问题:题目是《观书有感》,而诗的内容怎么一点都没有写有关“书”的内容呢?并通过讨论明确了这首诗是要我们“多读书学习”,可“清如许”对应的意思——心智开豁、敏锐却怎么也说不上来了。于是,我问学生曾经在哪里看见过或者听到过这句诗,是跟什么人、什么事情关联起来的?哪知道全班近48个学生只有一个学生很模糊地讲了与诗句只有些许关联的一点意思,其他学生都表示“从来没有听说过”。哈!看来学生就是“没有源头活水”啊!但这意思是我现在写反思的时候感悟出来的。在课堂上,我并没有利用好这一生成的“资源”,而是习惯性地采取了“填鸭式”教学法,把“标准答案”一股脑儿地“塞”给了学生。当时只是感到有些遗憾,没有想出好的方法引导学生真正理解诗歌要说明的道理。现在想来,只要把当时学生“从来没有听说过”这一现象与诗句联系起来,就能很好地解决问题的。

  我对学生的学情估计不足,课堂上出现了可以利用的“教学资源”没有敏锐的反应,只是想着赶快把知识“给”学生,将来能够应付考试。由此我想到,我也缺少“源头活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