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雎》《蒹葭》导学案汇编(2篇)

发布时间:2017-12-15  编辑:梁飞艺 手机版

 《关雎》《蒹葭》导学案一篇

  一、教学目标

  1. 了解《诗经》朴实清新的艺术风格,体会反复咏唱的章法。

  2. 理解和体会诗中所表达的美好情感,了解古代人民追求幸福生活的美好愿望。

  3 背诵并能默写诗歌。

  二、关于《诗经》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305篇诗歌,古时也称“诗三百”,汉代儒生始称《诗经》。现存的《诗经》是汉朝毛亨所传下来的,所以又叫“毛诗”,编为“风”、“雅”、“颂”三部分。“风、雅、颂、赋、比兴”,《毛诗序》称之为“六义”。

  据说《诗经》中的诗,当时都是能演唱的歌词。按所配乐曲的性质,可分成风、雅、颂类。“风”包括周南、召南、邶风、庸阝风、卫风、王风、郑风、齐风、魏风、唐风、秦风、陈风、桧风、曹风、豳风组成,称为十五国风,大部分是黄河流域的民歌,小部分是贵族加工的作品,共160篇。“雅”包括小雅和大雅,共105篇。“雅”基本上是贵族的作品,只有小雅的一部分来自民间。“颂”包括周颂、鲁颂和商颂,共40篇。颂是宫廷用于祭祀的歌词。

  《诗经》是中国韵文的源头,是中国诗史的光辉起点。它形式多样:史诗、讽刺诗、叙事诗、恋歌、战歌、颂歌、节令歌以及劳动歌谣样样都有。它内容丰富,对周代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如劳动与爱情、战争与徭役、压迫与反抗、风俗与婚姻、祭祖与宴会,甚至天象、 地貌、动物、植物等各个方面都有所反映。可以说,《诗经》是周代社会的一面镜子。而 《诗经》的语言是研究公元前11世纪到公元前6世纪汉语概貌的最重要的资料。

  三、预习检查

  1.注音:

  雎鸠( ) 窈窕( ) 逑( ) 荇( )菜 寤寐( ) 蒹葭 ( ) 伊人 ( ) 溯洄( ) 湄 ( )

  跻 ( ) 坻( ) 涘 ( ) 参差 ( ) 琴瑟 ( ) 芼 ( )

  2.解释词语

  窈窕 左右流之 寤寐 蒹葭 参差

  琴瑟 采采 未已 苍苍 思服

  四、课文理解与感悟

  1.朗读诗歌,根据注释与借助工具书,弄清课文的意思。

  2、说说这两首诗各写了什么内容,并体会在描写上有什么特点。

  3.讨论两首诗关于“比兴”的表现手法的运用。

  (老师点拨:赋比兴是《诗经》中三种最基本的艺术手法,但关于赋比兴的含义,历来众说纷纭,其中宋代朱熹的解释是较有代表性的,其说:“赋者,敷陈其事而直言之也;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

  4、《蒹葭》一诗景物描写的作用是什么?

  五、当堂达标检测

  1、填空:

  (1)《诗经》是我国( )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 )到( )时期的( )篇诗歌,古时也称“( )”,《毛诗序》所称的“六义”是指( 、 、 、 、 、 ).

  (2)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 ( )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 )。

  2、背诵并默写诗歌。

  3、赏析《君子于役》

  君子于役,不知其期,曷至哉?

  鸡栖于埘,日之夕矣,羊牛下来。

  君子于役,如之何勿思!

  君子于役,不日不月,曷其有佸?

  鸡栖于桀,日之夕矣,羊牛下括。

  君子于役,苟无饥渴!

 《关雎》《蒹葭》导学案二篇

  学习目标:

  1.了解《诗经》的基本知识及其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

  2.把握《诗经》赋比兴的艺术表现手法和章法的节奏特点。

  3.确认识古代劳动人民对美好爱情的追求和向往。

  学习过程:

  第一课时《关雎》

  一、基础知识

  1、《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本来只称《诗》,后来被儒家奉为经典,改称《诗经》。收录了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约五百年间的诗歌305篇,也称“诗三百”,这些诗歌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风”又叫“国风”,是各地的歌谣,人民大众的口头创作,是《诗经》中的精华部分。有不少篇章揭露贵族统治集团对人民的压迫和剥削,也反映了人们的劳动生产情况和爱情生活。常用复沓的手法来反复咏叹,一首诗中的各章往往只有几个字不同,表现了民歌的特色。

  《关雎》是《风》之始也,也是《诗经》第一篇。古人把它冠于三百篇之首,说明对它评价很高。《史记·外戚世家》曾经记述说:“《易》基乾坤,《诗》始《关雎》。《书》美厘降……夫妇之际,人道之大伦也。’,孔子说:“《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其声、情、文、义俱佳,足以为《风》之始,三百篇之冠。

  2、正音、释词。

  睢鸠(jū jiū)一种水鸟。

  窈窕(yǎo tiǎo):文静美好的样子。

  逑(qiú):配偶。

  荇莱(xīng):一种可食的水草。

  寤寐(wù mèi):这里指日日夜夜。寤,醒时。寐,睡时。

  笔(mào):挑选。

  3、诵读指导。

  提示:第一章雎鸠和鸣于河之洲上,其兴淑女配偶不乱,是君子的好匹配。这一章的佳处,在于舒缓平正之音,并以音调领起全篇,形成全诗的基调。以“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统摄全。第二章、第三章中的“求”字是全篇的中心,写深切的思慕和求而不得的忧思。声调亦迫促,与前后平缓之音有别。第四章、第五章写求而得之的喜悦。曰“友”,曰“乐”,用字自有轻重,深浅不同,应读出兴奋和快乐之情。

  二、整体感知

  1这首诗讲了一个什么故事,请同学们用自己的语言来描述。

  2、它是如何抒发相思之情的?请具体分析。

  三、品读全诗,探究艺术手法

  本诗写男子的一片情思,却以“关关雎鸠”开头,这种表现手法叫什么?

  四、背诵并默写全诗

  第二课时《蒹葭》

  一、朗读全诗,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朗读全诗,要读出凄迷之景,惆帐之情。

  2、给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

  蒹葭 伊人 溯洄 唏 湄 跻 坻 浚

  明确:jiān jiā yī rén sù huí xī méi jī chí sì

  3、结合注释,译读全诗。

  诗歌重在吟诵、品味。在译诗时,要运用联想、想象,在头脑中浮现此情此景。

  二、美读全诗,重在鉴赏

  作品文字简单,内容单纯,但给予人们的美感却非常丰富,能否用几个词来概括作品的美?

  三、比读全诗,问题探究

  《关雎》和《蒹葭》都可以看作爱情诗,但风格和表现手法相同吗?

  四、课堂小结

  《诗经》是人类文明的春天,是初生天地的源头清水,开阔、丰盈、简单、洁净。这源泉处的草木,也跟淳朴的先民及其歌声一样简朴优美。从诗经中走出的女子袅袅娜娜、款款盈盈游历在平原秀野风和日丽中。痴情的少年千回百转,却找不到她的岸。让我们于于净净与素心相通.吟诵这优美的文字,传唱这古老的歌谣!

  五、达标测试题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雎鸠 ( ) ( ) 窈窕( )( ) 好逑( )( )

  寤寐( )( ) 溯洄( )( ) 坻( ) 荇菜( )

  2、填空题。

  (1) 是我国古代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诗歌共有_ _篇,包括_ _ 、_ _、_ _三部分。

  (2)《诗经》的句式以四言为主。根据不同内容的表达需要,分别采用 、 、 的艺术手法。

  (3)统领《关雎》全篇的诗句是“ , ”

  3、对下列句子中加点字解说不当的一项是 ( )

  A.“左右毛之”的“之”指代的是“荇菜”。

  B。“寤寐求之”的“之” 指代的是“窈窕淑女”。

  C.“琴瑟友之”的“友”是“亲爱”的意思,这里用作动词,且表使动。

  D.“钟鼓乐之” 的“乐”是“快乐”的意思,这里用作动词,且表使动。

  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关雌》中“关关雎鸠,在河之洲”采用的是“兴”的手法。

  B.《蒹葭》“所谓伊人”的“伊人”,与《关雌》中的“君子好逑”的“君子”,指的是同样的人。

  C.《蒹葭》全诗不着一个思字、愁字,读者却可以体会到诗人那种深深的企慕和求而不得的惆怅。

  D.《关雌》是《诗经》的第一首,选自《诗经 ? 周南》。

  能力提高

  1、诵读这两首诗,简要说说它们各自所要表达的主题是什么?

  2、《诗经》的主要艺术表现手法有赋、比、兴等,请思考:《关雎》这首诗主要运用了什么手法?运用这种手法起到了什么作用?

  3、在《蒹葭》这首诗歌中运用了景物描写,请思考:这些景物描写在诗中起到了什么作用?

  4、《关雎》和《蒹葭》两首诗歌大量运用了重章叠句的表达方式,充分表达了诗人细腻的思想感情,请从诗中找出一处,反复朗读,并体会其作用。

  5、比较《关雌》和《蒹葭》在写法上的异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