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文言文《陈情表》教后反思

时间:2021-04-04 12:21:41 高一下册 我要投稿

文言文《陈情表》教后反思

  《陈情表》教后反思第一篇

  教《陈情表》,我注重了学生阅读和自学。

文言文《陈情表》教后反思

  这是一篇文质兼美的文章,句式比较整齐,读起来朗朗上口,但也因此使得翻译有了困难,好在课下注释比较详细,学生可以借助的比较多。我首先给学生范读课文,然后让学生自读,老师检查学生自读情况,挑人读,每人一段,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当学生读过之后,我问学生的整体感受怎么样,有的学生回答得比较好,已经明白了大意,但也有学生不知道自己读了什么。学生的文言功底差异非常明显。这时我趁机引导学生看学案背景部分。这之前,我本来是想让小组间对比齐读的,结果在实际操作中并没有执行。但过后想想,多读应该是没有错的。

  第一节课后,我布置的课下作业是书面翻译第一段,学生完成得非常好。

  第二课时,我安排学生自己翻译或同桌互译,让学生译完课文的后三段。学生翻译得比较顺利,有部分问题,我当堂帮助学生解决了。课下作业是书面翻译后三段。

  第三课时是分析课文,我提的问题是李密陈了什么情?为什么能够打动晋朝的皇帝?学生通过思考回答问题。提的问题并不难,我的主要目的是了解学生对课文掌握的熟练程度和锻炼学生的口语表达。目的基本达到,部分学生口语表达能力较差。总体看来,这一节课学生发言较多,但老师由于不满意学生的发言,依然充当了讲的主角。我帮助学生分析理由之时,注意了前后的逻辑关系,非常有利于学生的理解。当时的板书是这样的:

  理由:尽孝——恭颂晋朝——打消顾虑(本图宦达,不矜名节——有报效的机会) 这三点层层递进,使表达一步步地完善了起来。

  态度:极其诚恳

  表达:情真意切

  由以上三个方面的因素,促成了这次陈情的'成功,李密也通过本文,充分展示了文字的无穷魅力。

  我本人觉得,本文的安排是比较简捷流畅的,突出了重点,过程也不罗嗦,并且实现的教学目标。

  《陈情表》教后反思第二篇

  一、 文言文教学应以“读”贯之

  语文教学的读,就是从正确识读语音、词汇和文段入手,在阅读中读出词意,句意,情感。古文教学尤其应该注重学生的阅读,让学生在阅读中正确断句,读懂文意,读出情感,读出属于自己的感悟,这是我设计教案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本文是一篇情满笔端,措辞恳切的至情美文。文章委婉得体,悲恻动人。作者无论是诉自己的孤苦之情和自己与祖母相依为命的深厚亲情,还是述自己对朝廷恩遇的感激之情和对晋武帝的忠敬之心,都十分感人。这个特性,决定了它是最适宜用诵读法进行教学的课文。在整堂课中,齐读、抽读交替出现,边读边议,议后再读,学生们就在一次次的讨论与诵读中,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缩短了与作者心灵上的距离,真正深入到了李密的内心世界,理解了当时他进退两难的境遇,感受到了祖孙二人相依为命的深情。

  除此之外,整个课堂的设计还强调了学生的积极参与和全程参与。给学生创建边读边悟的机会。在文言文学习中,诵读可增强阅读理解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通过诵读指导,引导学生认真地品味语言,不断地揣摩,许多字、词甚至句子的含义就会迎刃而解。学生从中感悟,得到熏陶,形成语感。读出了文章的感情和气势,表现出文章中抑扬顿挫、跌宕起伏的节奏感,起到了令人满意的效果。

  二、问题的设计,要选择符合学生实际的切入点。

  只有选择符合学生实际的切入点,才能以此引导学生深入课文思考探究,使之形成心得,有话可说。

  最初的预设围绕着两个问题展开:陈什么情?为什么陈情?让学生以四人学习小组为单位讨论,希望借此理清课文思路,但课堂情况大大出乎我的意料,面对我的问题学生茫然无措,课堂成了一潭死水。可这是为什么?我明明设计了详细的教学设计,难道是教学设计有问题?当时丝毫没有办法,只得硬着头皮,按照设计好的教案,按部就班地走完流程,再也无法顾及到学生了。于是越教越枯燥,越教越糊涂,老师讲,学生听,老师问,学生答不上来,感觉整堂课都是教师一个人在唱独角戏,把“答案”“教”给学生,这种死气沉沉,毫无生机的状态,决不是我要的课堂。

  经过反复推敲,再上第二堂课,我把问题改成了:本文作为臣子写给晋武帝的表文,牵涉到了三个主要人物:祖母,晋武帝和自己。围绕着三人的关系,李密要陈述哪几种情?

  学生很快就总结出一组系列词语词语:苦情、恩情、忠情、孝情、亲情、处境、心愿……以此引导学生深入课文,理解“情”的内涵,进而展开讨论。由于问题很好地贴近了课文和学生实际,而且又有了详细的提示语,因此学生能很好地深入课文思考探究。结果是课堂气氛非常活跃,此时的我不再是唱独角戏,已然成为了导演,而学生也充分诠释了演员的角色。

  作为语文教师,我越来越觉得上好一节课是多么的不容易。不仅要广泛涉猎群书,扩大自己的知识面,同时,要高度重视备课,特别要了解学情,选择符合学生实际的切入点,让学生能够深入课文,有话可说。当我们精心准备教学设计,引导学生展开有效的研读时,又不可过分拘泥这个设计,要善于抓住课堂的突发思维,大胆地给学生展示自己,发表自己的心得体会,甚至会取得更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