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试题及答案:现代文阅读
现代文阅读(35分)
(一)阅读下面文学类文本,完成14~17题。(20分)
春天去看肖邦
肖复兴
①说来真巧,去肖邦故居那天,正好赶上是春分。
②肖邦故居位于华沙市区50公里外一个叫做沃拉的小村。车子驶出市区,便是一片开阔的原野,平坦的土地大部分裸露着,还没有返青,到处是一丛丛亭亭玉立的白桦树,一片片的苹果树和樱桃树,油画一样静静地站立在湛蓝的天空之下。再晚一个多星期,田野就绿了,果树都会开花,那样的话,肖邦会在缤纷的花丛中迎接我们了。
③老远就看见了路牌:WOLA。虽然是波兰文,拼音也拼出来了,就是我梦想中的沃拉。
④肖邦故居的门口很小,里面的院子大得出乎我的想象,虽还是一片萧瑟,但树木多得惊人,深邃的树林里铺满经冬未扫的厚厚树叶,疏朗的枝条筛下雾一样飘曳的阳光,右手的方向还有条弯弯的小河(肖邦9岁时在这条小河里学会游泳),宁静得如同旷世已久的童话,阔大得如同一个贵族的庄园。肖邦的父亲当时只是参加反对沙皇的武装起义失败后跑到这里教法语的一个法国人,破落而贫寒,怎么可能买得起这么大的庄园?我真是很怀疑,无论是波兰人还是我们,都很愿意剪裁历史而为名人锦上添花,心里便暗暗地揣测,会不会是在建肖邦故居时扩大了地盘?
⑤如今,肖邦纪念碑就立在小河前不远的地方,和故居的房子遥遥相望。那是一座大理石做的方尖碑,非常简洁爽朗。上面有肖邦头像的金色浮雕,浮雕下面有竖琴做成的图案,两者间雕刻着肖邦的名字和生卒年月。
⑥那幢在繁茂树木掩映下的白色房子,就是肖邦的故居了。房子不大,倒很和肖邦当时家境吻合。如果房前没有两尊肖邦的青铜和铁铸的雕像,和村里其他普通的房子没有什么两样。它中间开门,左右各三扇窗子,各三间小屋,分别住着他的父母和他的两个妹妹。如今成为了展室,展柜里有肖邦小时候画的画,他的画很有天分,还有他送给父亲的生日贺卡,是他自己亲手制作的。墙上的镜框里陈列着1821年肖邦12岁时创作的第一首钢琴曲的手稿:降A大调波罗乃兹。五线谱上的每一个音符都写得那样清秀纤细,让我忍不住想起他的那些天籁一般澄清透明的夜曲和他那被做成纤长而柔弱无骨一般的手模。
⑦客厅的一侧,有一个拱形的门洞,但没有门框、门楣和房门,空空地敞开着,门洞的后面是一扇窗,明亮的阳光透过窗纱洒进来,将那里打成一片橘黄色的光晕。走过去一看才知道,那里就是肖邦出生的地方,竟然只是一块窄窄的长条,长有五六米,宽却大概连1米都不到,因为中间放着一个大花瓶就把宽的位置占满了。靠窗户的墙两边分别挂着肖邦的教父和教母的照片,墙外面一侧挂着的镜框里放着圣罗切教堂出具的肖邦的出生证和洗礼纪录,另一侧镶嵌着一块汉白玉的牌子,上面刻着三行手写体的字母:弗雷德里克·肖邦于1810年2月21日出生在这里。
⑧实在想象不到肖邦出生在这里,家里还有别的房间,为什么他的母亲非要把他生在这样一个憋屈的角落里?命定一般让肖邦短促的一生难逃命运多蹇的阴影。
⑨肖邦只活了39岁,命够短的。在这39年里,只有前9年的时光,肖邦生活在沃拉这里,那应该是他最无忧无虑的时候,以后的岁月里,疾病和情感的折磨,以及在异国他乡的颠沛流离,一直影子一样苦苦地跟随着他,直至最后无情地夺去他的生命。肖邦的母亲是纯粹的波兰人,富有教养,弹得一手好钢琴,给予他小时候良好的音乐启蒙。肖邦就是在这里和瑞夫纳老师学习钢琴,那一年,他才6岁。8岁的时候,他登台华沙演奏钢琴,引起轰动,被称为“第二个莫扎特”。瑞夫纳说他已经没有什么可再教他的,建议他去华沙。他去了华沙,和华沙音乐学院的院长约瑟夫·埃尔斯纳系统地学习音乐,又是埃尔斯纳建议他去巴黎,他去了巴黎,开创了音乐新的道路。这样两个对于他至关重要的老师,我在他的故居里为什么没有见到他们的照片、画像或其他一些印记呢?也许,是我看得不仔细。
⑩在肖邦故居里迎风遥想肖邦的往事,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一个那么弱小而疾病缠身的人,竟然可以让整个欧洲为之倾倒,让所有的人对波兰当时一个那么弱小一直被人欺侮的国家与民族刮目相看,该是多么了不起。音乐常常能够超越某些有形的东西而创造历史。
⑾走出故居,沿着它的侧门走去,下一个矮矮的台阶,那里草木丛丛,更漂亮而幽静。前面不远就是那条小河,如一袭柔软的绸带,弯弯地缠绕着整个故居,淙淙地流淌着舒缓的音符。忽然,传来一阵钢琴声,听出来了,是肖邦的第一钢琴叙事曲,是从肖邦故居里传出来的。明明知道是从音响唱盘里播放出来的,却还觉得好像是肖邦突然出现在故居里,推开了置放钢琴的房间里的那扇窗子,为我们特意的演奏。
14.第三段中“就是我梦中的沃拉”该句包含作者怎样的感情?(4分)
15.文中写了沃拉肖邦故居的哪些地方?分别有什么特点?(4分)
16.分析第九段在全文中的作用。(6分)
17.请具体分析文章最后一段中划线的句子在艺术表现上的特色以及其作用。(6分)
(二)阅读下面的论述类文本,完成18~20题。(15分)
“重进罗马”的精神
巴金
①去年十一月十一日以后,许多人怀着恐惧与不安离开了上海。当时有一个年轻的朋友写信给我,绝望地倾诉留在孤岛的青年的苦闷。我想起了圣徒彼得的故事。
②据说罗马的尼罗王屠杀基督教徒的时候,斗兽场里充满了女人的哀号,烈火烧焦了绑在木桩上的传教者的身体,耶稣的门徒老彼得听从了信徒们的劝告,秘密地离开了罗马城。彼得在路上忽然看见了耶稣基督的影子。他跪下去呐呐地问道:“主啊,你往哪里去?”他听见了耶稣的回答:“你抛弃了我的百姓,所以我到罗马去,让他们把我再一次钉在十字架上。”彼得感动地站起来。他拄着拐杖往回头的路走去。他重进了罗马城。在那里他终于给人逮住,钉死在十字架上。
③绰号“黄铜胡子”的尼罗王虽然用了火与剑,用了铁钉和猛兽,也不能摧毁这种“重进罗马”的精神。像这样的故事正是孤岛上的中国人应当牢牢记住的。
④那么为什么还有人在这里感到苦闷呢?固然在这里到处都听得见“到内地去”的呼声,而且也有不少年轻人冒危险、忍辛苦离开了孤岛。但是也有更多的人无法展翅远飞,不得不留在这里痛苦呻吟。他们把孤岛看作人间地狱,担心在这里受到损害。我了解他们的心情。
⑤不用说,每个人都有权利呼吸自由的空气,我们没有理由干涉他们。对那些有翅膀的,就让他们远走高飞,我也无法阻止。但是对于羽毛残缺或者羽毛尚未丰满的,我应该劝他们不要在悲叹中消磨光阴,因为他们并非真如他们自己所想象的那样:比别的人更不幸,而且他们忘记了他们的肩上还有与别人的同样重大的任务。固然可以使人呼吸自由空气的内地是我们的地方,但是被视作黑暗地狱的孤岛又何尝不是我们的土地!一直到今天孤岛还不曾被魔手捏在掌心里,未必就应该由我们自己来放弃?自由并不应当被视作天赐的东西。自由是有代价的。真正酷爱自由的人并不奔赴已有自由的地方,他们要在没有自由或者失去自由的地方创造自由,夺回自由。托玛期&潘恩说得好:“不自由的地方才是我的祖国。”参加过北美合众国独立战争的潘恩是比谁都更了解自由的意义的。
⑥唯其失去自由,更需要人为它夺回自由。唯其黑暗,更需要人为它带来光明。只要孤岛不曾被中国人完全放弃,它终有得着自由、见到光明的一天。孤岛比中国的任何地方都需要工作的人,而且在这里做工作比在别处更多困难,这里的工作者应当具有更大的勇气、镇静、机智和毅力。工作的种类很多,它们的重要性并不减于在前线作战。我们有什么理由轻视孤岛上的工作?我们平日责备失地的将士,那么轮到我们来“守土”的时候,我们怎么可以看轻我们的职责?撇开独岛的历史不说,难道这四五百万中国人居住的所在就是一块不毛的瘠土?谁能说匆匆奔赴内地寻求自由,就比在重重包围中沉默地冒险工作更有利于民族复兴的伟业?反之,“重进罗马”的精神倒是建立新中国的基石。这不是一句实话。我们在失地中已经见到了不少的这种精神的火花。这种精神不会消灭,中国不会灭亡,这是我们可以断言的。
⑦因此住在孤岛上的人,尤其是青年,应当感到自己责任的重大而兴奋、振作,不要再陷入苦闷的泥淖中去。
1938年7月19日在汕头 选自《无题》
18. 第一节中的为什么用“孤岛”指称上海?有什么作用?(5分)
19.第二自然段写了什么内容?作者为什么要写该段?(4分)
20. 阅读全文,试分析“‘重进罗马’的精神”是一种怎样的精神?(6分)
参考答案:
14. 表明了作者对肖邦故园的倾慕,(2分)更表明了他对肖邦的敬仰、崇敬之情。(2分)
15.院子,阔大;纪念碑,简洁爽朗;故居房子,普通;出生的地方,逼仄。(4点,1点1分)
16.第九段补叙了肖邦短暂的一生。(2分)既是对上文“肖邦短促的一生难逃命运多蹇”一句的阐述,(2分)又引出下文作者对肖邦艺术贡献的感慨——虽孱弱一生,却以音乐的力量让全世界人对弱小的波兰刮目相看。(2分)
17.分别运用了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2分)把小河比作“一袭柔软的绸带”;把小河流水的声音比作“舒缓的音符”;这些比喻把肖邦故居的小河之形、之声与肖邦的音乐世界形象而生动的结合起来,从而营造出一种浓烈的艺术氛围。(2分)而“弯弯的缠绕着整个故居”则拟人化地写出了小河对肖邦故园的依恋和守护,再次传递出对大师的崇敬之情。这些很好的照应了开头所营造的对大师景仰的氛围。(2分)(分析的部分言之成理即可)
18. 这是一个形象的比喻,(1分)上海被日军攻占,上海沦陷,失去和外界的联系,陷入了黑暗之中,(2分)在那里的人们会觉得苦闷、痛苦甚至绝望。(2分)
19. 第二自然段写了圣徒彼得被耶稣基督感动重进罗马的故事,(2分)为了引出下文对“重进罗马”的精神的论述。(2分)
20. 其实质是这样一种精神:为了信念,不怕危险,不怕牺牲,赴汤蹈火在所不辞,(2分)勇敢、镇静、机智、有毅力地面对困境,(2分)回到危险的地方继续工作。(2分)(意思对即可)
苏教版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阅读试题及答案
现代文阅读60分
(一) 阅读下文,完成1-5题。(12分)
①食物是危险的,但食物更是美好的。
②第一集《自然的馈赠》播出后,《舌尖上的中国》便成了新浪微博热门关键词,□□让那些“不看电视很多年”的80后,纷纷锁定每晚22:30的央视一套,坐等这部传说中的“吃货指南”。
③更夸张的是这部纪录片引发的“吃货效应”。来自淘宝的数据显示:5月14日开播至今,淘宝零食特产的搜索量高达400万次,片中出现的毛豆腐搜索量甚至增长了48倍。有人在微博上爆料:第一集介绍云南火腿之后,某淘宝店产生33笔订单,其中32笔是在节目播出当晚。据说,有不少吃货是按图索骥,边看电视边下订单。有网友专门制作菜单,香菇灌汤包、西湖醋鱼、葱烧海参、剁椒鱼头等片中提到的食物悉数尽收;有网友提议开个相关食品实体店;有网友呼吁干脆组个美食旅行团走一路吃一路……《舌尖上的清华》、《舌尖上的北大》等各种“舌尖体”也开始在网上雨后春笋般涌现。
④播出效果这么火,《舌尖上的中国》总导演陈晓卿却表示“挺不适应”,“好多人理解的,跟我们原来想表达的,不是很吻合。”在陈晓卿看来,《舌尖上的中国》远不止是一部“吃货圣经”,而观看《舌尖上的中国》也不应该只是“吃货”的狂欢。
⑤《舌尖上的中国》是国内第一次使用高清设备拍摄的大型美食类纪录片,但比起片中让人垂涎三尺的美食画面,这部纪录片更为人所称道的是它无处不在的人文关怀——这一点,在《舌尖上的中国》的海报上也有体现——既是筷子与肉,又是远山近水与轻舟。美食,和美食背后的人与事,无不散发着浓郁的中国韵味。
⑥从繁华的东南沿海大都市到边远的大山深处的村落,去年3月,《舌尖上的中国》开始在全国大规模拍摄。一年多时间,央视纪录频道二三十人的团队走南闯北,包括港澳台在内,选取了60多个拍摄点,拍下了一道道美味佳肴,更记录了一个个触动人心的故事。陈晓卿说,中国人常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不同地区的人吃什么,这其中涵盖着历史和文化的因素。“从饮食的角度,能够揭示出中国是个大一统的国家。”陈晓卿认为,《舌尖上的中国》更关心的正是人与食物的关系。
⑦对中国人而言,吃,大概是最能把所有中国人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事了。《舌尖上的中国》里讲了这样一个故事:在浙江慈城有一对空巢老人,他们最开心的时刻,就是儿孙从宁波回来,为儿孙制作可口的年糕,一家人吃着年糕唠家常。然而,短暂的团聚后,儿孙们各自开车离去,家里又剩下这对老人。“城市化迅猛发展的背景下,中国原有的大家族也在发生变化。我们希望通过吃食的故事,来展示普通中国人的人生况味。”陈晓卿说。
⑧《舌尖上的中国》用一个个具体的人物故事串联起祖国各地的美食生态,这其中,有制作的技巧,有艰辛的劳作,有相濡以沫的真情,有端上桌的美食,也有食物的演变过程,有方寸间的方桌厨房,也有广袤的祖国山河……“《舌尖上的中国》这类片子其实是最好的爱国主义教育片。因为爱中国饮食,所以更爱中国。”资深媒体人陈女士在微博上这样写道。“其实它讲的不是美食,而是深入美食背后,讲文化传承,探讨当今社会中人类该如何善待食物、如何与大自然和谐相处。”文化学者胡野秋这样评价《舌尖上的中国》。
(节选自吴晓东《〈舌尖上的中国〉:一个民族的情感共鸣》)
1.联系上下文,填入第②段中空格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因而 B. 甚至 C.于是 D. 同时
2.根据文意,请写出第③段中“舌尖体”一词在文中的含义。(2分)
3.原文中有下面文字,应该把它添加在第 段后,文章表达才比较完整清晰。(2分)
原文:“做纪录片,文化的东西是不可避免的。如果光讲吃,不就跟美食栏目一样了?这个片子是带着对食物的敬意来做的,希望观众能从中国人对美食的热爱品读到中国人对生活的热爱,看到中国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陈晓卿说。
4.对本文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作为一部美食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的价值就在于传播了中国源远流长的美食文化。
B.第④段中,面对播出效果的火爆,《舌尖上的中国》总导演陈晓卿表示“挺不适应”,意在表现陈导对待名利荣誉的淡定从容。
C.《舌尖上的中国》的海报设计富有创意,也体现了这部纪录片的浓郁的中国韵味。
D.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片中浙江慈城的一对空巢老人精心制作年糕,盼等儿孙回家团聚的故事也再次印证了这一点。
5.据报道,第65届戛纳电影节组委会主席南尼•莫莱蒂曾特意点名观看了《舌尖上的中国》片花。综观全文,请你推断是哪些原因引发了他观看这部影片的兴趣。(4分)
(二)阅读下文,完成第6-10题。(15分)
①乡村是我永远的家园。在我全部的生活中,乡村是最重要的。
②虽然走进了城市,不可能与土地日日“肌肤相亲”,但我始终以农民的眼光审视乡村。乡村是城市的母体,城市是乡村的延续。乡村里有狗吠鸡鸣牛哞,有薄薄的晨雾和袅袅的炊烟,有静静地流淌的小河,在茂密的小草尖上,晶莹的露珠闪耀着太 阳的光彩。
③走进田野,一株株茂盛的高粱、谷子或玉米,就是我们的兄长。闪着光芒的锄探进植物的根部,根系蔓延,锄的铁质就通过异常发达的根系蔓延到了整个土地,广阔的原野处处闪耀着铁质的浑厚和沉重,所以我们收获的每一粒粮食都包含着铁质。铁质沿着血管流动,扎根于我们的每一处神经,所以我们的脊梁才如 此坚挺。
④粮食的存在,使乡村有了充分的存在理由。一茬一茬的庄稼,一茬一茬的人生,在乡村的蓝天下显得格外亮丽。已经死去多年的大树仍然直直地挺立,黑枯的树干直指青天,乡村中许多的构思和想象都缘自树干的启迪。镰刀闪着铁质的锋利,农民的梦想始终与庄稼有关,一头牛与一架犁在土地上探寻,浑黄或者黝黑的土壤蕴涵着无穷的能量,只要播下种子,幻想就不可阻挡地蓬勃起来了。土地时刻迸发出铁质的响声。
⑤土地养育了 庄稼,也养育了整个乡村的人。乡人们的性格和作为,任何时候都充满着铁质,欢喜时会无所顾忌地畅心大笑,发怒时会打上一架,或者跑到村街上高声地地骂一阵;悲哀时会痛痛快快地大哭一场,然后又执著地走进田野,走进劳作,一切都毫无遮掩。嫉恶如仇,旗帜鲜明,高昂的气概和高亢的声音,比得过任何烦琐深奥的说教。他们不怕风,不怕雨,不怕雷鸣闪电,他们不怕胼手胝足,他们吃得下千般 苦,受得住万般罪;他们常说“没有吃不了的苦,没有受不了的罪”,年景的丰歉和日子的艰辛都是岁月的点缀;他们从不怨天尤人,总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沿着太阳的方向走进田野,走进庄稼地里,走进乡村深处的每一个细节,使乡村的每一刻都充充实实和铿锵有声。哪怕只是一声劳动的号子,也如雷鸣一般响亮;哪怕只是向前迈出一步,也如山一般稳重;哪怕只是一个耕种的姿势,也都是乡村的经典动作。乡村,处处铁质,铁质处处。
⑥乡村是农民的部落。城里人已经厌烦的事情,乡人们还在喜欢或者也早已厌烦,喜欢的是一种没有丢失的乡村质朴,厌烦的是曾经生活在乡村里的城里人的矫作。城里人始终都在吃着乡村的粮食,但缺少了乡村的铁质,铁质似乎已被城里人丢失殆尽。是否要寻找乡村的铁质,应该是我们思考的问题。
⑦乡村是我们生存的依托,也是城市生活的依据,没有了乡村就没有城市。是否有人为城市的一天天的侵蚀乡村而沾沾自喜呢?如果缺少了乡村,缺少了乡村铁质,我们将会更加颓废,城市也将因此而变得莫名其妙地失去方向。因此,不论生活在乡村还是城市里的人们,都永远不能忘记乡村的铁质,它是我们永远的支撑,我们永远的方向。
6.在第3、4、5段中,作者形象地说明了“铁质”所具有的特质,请分点简要概括。(3分)
7.第6段在文中的作用。(2分)
8.“我”已“走进了城市”,为什么还说“乡村是我永远的家园”?(3分)
9.下列对文章赏析不当的两项是( ) ( )(4分)
A.开篇“乡村是我永远的家园。在我全部的生活中,乡村是最重要的”的好处是开门见山,直接抒发了作者对乡村的热爱之情。
B.在第三段,作者运用比喻的手法,把粱、谷子、玉米等农作物比作了自己的兄弟,细致入微地描写了它们正在健康成长的模样。
C.本文运用了比喻、比拟、排比等修辞方法,生动表现出“我”对乡村无比亲切的感受。
D.本文着重阐述了乡村与城市的辩证关系,提醒每个出身农村的城里人不要忘记乡村铁质。
E.本文语言畅达,富有表现力,整散结合,把作者对乡村的情感表达得质朴而又动人。
10.从全文看,第6段中“我们思考的问题”应该不仅仅限于“是否要寻回乡村的铁质”,还应该包含其它内容,请写出其中的一点并就此谈谈你的思考。(3分)
参考答案:
1.(2分)B
2.(2分)随着美食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的热播而衍生出的一种文体,即 “舌尖上的……(地名)”,主要是写各地风味美食以及美食背后的人与事。
3.(2分)第④段后
4.(2分)C
5.(4分)(1)影片播出效果“火”;(2)影片表现了中国人对生活的热爱,表现了中国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3)影片散发着浓浓的中国韵味;(4)影片展示了普通中国人的人生况味;(5)影片探讨了当今社会中人类该如何善待食物,如何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的问题。(6)影片所表现得中国美食文化的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写4点即可,共4分)
二 、(15分)
6.(3分)坚韧的精神、蓬勃的生命力、率直和质朴的品质
7.(2分)承上启下,由乡村富有铁质写到城市铁质丢失,引出下文的思考
8.(3分)在作者眼中,乡村是城市的母体,是我们生存的依托;是乡村养育了“我”,是乡村铁质支撑着“我”,乡村是我们永远的方向。(1点2分,2点3分)
9.(4分) B D
10.(3分)“观点”1分,“联系原文”1分,“分析”1分?,答案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