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八年级语文 作文《写清楚一件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练习 苏教版
训练目标
1、学会写清楚一件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2、掌握按时间顺序或按空间顺序记叙事情过程的基本方法。
训练重点
掌握按时间顺序或按空间顺序记叙事情过程的基本方法。
教学准备:学生习作
教学过程:
一、课前先学:
布置一个片段训练《非常周末》,二百余字即可。
二、口语训练:人物速写演讲。
三、导学内容:写清楚一件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四、释疑解难:
如何写清楚一件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五、精读探究:
1、检查片段训练:
各小组长汇报检查情况,之后,教师从八组中随机抽取四组,组内推荐一人,(推荐理由不论,)上台朗读自己的习作片段,由全班同学将猜测对象姓名写出来,以正确率来判断写作的成功与否。另外四组做一一对应的评论(组内讨论后,由一人总结发言,其他组员或宣读者本人也可自由发言。)。
2、记叙文的基本常识:
截取一生活切面,选取几个镜头,以此为例说明。记叙文就是以生活本身的形式形象地表达作者对生活的感受、认识和评价。
记叙文分为记人(以事写人)、叙事、状物(离不开事)。
记叙文的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记叙文的顺序:顺叙、倒叙、插叙。
记叙文写作的基础与起点(重点):写清楚一件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如何写清楚一件事?(难点):写一件事,不了解事情发生的原因,就无从下笔;不写清楚事情的经过,结构就不完整;不交代结果,读者就会疑惑不解。
3、具体指导:
以生活中一事例(实例)为据,进行叙写,要求,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写清楚、具体,尤其注意“经过”部分的条理性。如“非常周末”,针对这个大家都比较熟悉的事件,展开分组讨论,并以组为单位形成文字,针对六个要素进行组与组比较(利用投影,直观),在比较中学习理清事情的来龙去脉。
复备栏目
注意事项:起因:把握关键原因
经过:注意叙事过程中适当融入自己的感受和见解。
结果:语言简洁明白。
六、拓展延伸:
参考题目:A以“我的故事”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B以“—————里的新鲜事”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写作要求与提示:
A以“一个关于我的故事”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⑴情节要吸引人 ⑵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要写清楚。提示:本题是写一个故事,故事的主角是“我”。写作本文时要注意把故事的特点体现出来——故事注重情节,要写得曲折动人;故事的语言比较接近口语,要通俗、亲切、自然。 B以“—————里的新鲜事”为题,写一篇记叙文。要求:⑴题目的重点在“新鲜”,要写出事情不一般化的地方。⑵事情的来龙去脉要写清楚。提示:写作本题注意,第一,要写新鲜事。所谓新鲜,不是去猎奇,去编造离奇的故事。而是去认真观察生活,观察的面广一些,点深入一些,写出那种能给大家带来新鲜感的事。因而,学生必须在选材上多下功夫。(注意培养实事求是,言之有物的文风)第二,事情的来龙去脉要写清楚。这就要求文章把记叙的六要素交代清楚,把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写具体,写清楚。
作前构思:重要的是理清思绪。一篇文章可能有几种不同的结构方式,应注意比较、推敲,挑出最合适的一种,从而写出构思精细,结构完整的文章来。
注意:提示学生有意识的在文章中设置“亮点”——独特之处,增加文章的魅力。
板书设计:
写清楚一件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记叙文)
含义:记叙文就是以生活本身的形式形象地表达作者对生活的感受、认识和评价。
类别:记人(以事写人)、叙事、状物(离不开事)。
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方法:顺叙、倒叙、插叙。
基础:写清楚一件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重点)
关键:写一件事,不了解事情发生的原因,就无从下笔;不写清楚事情的经过,结构就不完整;不交代结果,读者就会疑惑不解。(难点)
教学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