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八年级上册古文练习题及答案

发布时间:2017-12-22  编辑:梁飞艺 手机版

 苏教版八年级上册古文练习题及答案

  《晏子使楚》

  第一部分:

  1.解释下面句子中指定的实词。

  (1)晏子将使楚  使: (2)楚王闻之,谓左右曰  谓:

  (3)晏婴,齐之习辞者也  习辞: (4)王曰:"何坐?"  坐:

  (5)吏二缚一人诣王  缚: (6)晏子避席对曰  避席:

  (7)圣人非所与熙也  熙: (8)吏二缚一人诣王  诣:

  2.解释以下虚词意义用法。

  (1)楚王闻之  之: (2)何以也  以:

  (3)缚者曷为者也  曷: (4)齐人固善盗乎  固:

  (5)人楚则盗  则:

  3.翻译以下句子。

  (1)晏婴,齐之习辞者也。

  (2)酒酣,吏二缚一人诣王。

  (3)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

  (4)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

  4.楚王为什么想侮辱晏子?(用自己的话回答)

  5.楚国君臣是怎样安排计谋的?(用自己的话回答)

  第二部分:

  6.晏子, 时期, 国著名的政治家,外交家。《 》是一部记载晏子言行的著作。

  7.针对楚国君臣的戏弄侮辱,晏子是怎么回击对方的?

  8.晏子的回答,可谓巧妙得体,体现了一个外交家的风范,请说说晏子外交的特点。

  晏子使楚。楚人以晏子短,为小门于大门之侧而延晏子。晏于不入,曰:"使狗国者从狗门入,今臣使楚,不当从此门入。"傧者①更道②从大门入。见楚王,王曰:"齐无人耶?使子为使。"晏子对曰:"齐之临淄三百闾②,张袂④成阴,挥汗成雨,比肩继踵而在,何为无人?"王曰:"然则何为使予?"晏子对曰:"齐使使各有所主,其贤者,使使贤主,不肖者使使不肖⑤主。婴最不肖,故宜使楚矣。"

  注:①傧者:接引宾客的人;②更道:改变道路;③闾:古代二十五家为一闾;④袂:衣袖;⑤不肖:不才。

  9.解释下列句子中指定的词语。

  (1)为小门于大门之侧而延晏子  延: (2)今臣使楚  使:

  (3)晏子对曰  对: (4)比肩接踵而在  比:

  10.下面各句都有"使",按意义用法分类。

  (1)晏子使楚 (2)使狗国者从狗门入 (3)使子为使 (4)齐使使各有所主 (5)使使贤主

  (6)何为使子出使:让、派:使者:11.翻译以下几句。

  (1)张袂成阴,挥汗如雨,比肩继踵而在,何为无人?

  (2)其贤者,使使贤主。

  12.面对楚王的戏弄,晏子是怎样回击的?用原文回答。

  《小石潭记》

  ①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堪,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②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怡然不动,傲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③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④坐潭上,四面付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在文中的意义。

  (1)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影: (2)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悄怆:

  2.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划有横线两处句子的意思。

  (1)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

  (2)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3.请用第④段中的两个四字短语,完成填空。

  小石潭流水淙淙,树蔓青翠,鱼儿在清澈的潭水中畅游,面对如此美景,遭贬而游历于此处的柳宗元却到             ,            。

  4.画出文中的比喻句,并体会其表达效果。

  5第二段写了潭水的什么特点?用的什么写法?好处是什么?

  6作者为什么说小溪"明灭可见"?

  7作者开头说"心乐之",为什么在第四段又写"悄怆幽邃"?

  8如果你能经"时空隧道"返回到唐朝,并与柳宗元在小石潭相见,听他倾诉内心的郁闷悲怆之情后,说几句劝慰的话。其中要恰当引述范仲淹的《岳阳楼记》或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的相关名句。(限在40字以内)

  9石潭的景色幽静,在作者的精彩描述中,一个个优美的镜头闪现在我们的眼前。假如我是一个个不同职业的人,你将怎样去挖掘、开发这美景?试写出你的职业创意。

  我的职业创意:

  《记承天寺夜游》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

  1.解释加点的词。

  ①念无与为乐者( ) ②但少闲人如吾二人者( )

  ③怀民亦未寝 ( ) ④水中藻荇交横 ( )

  2.从文中的句子中找出记叙的六要素。时间: 地点: 人物: 起因: 经过: 结果:

  3.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

  ②相与步于中庭

  4.你如何理解"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一句的含义。    5 全文没有一处直接写友情,但可以从字里行间看出来。请找出能表现苏轼与张怀明友情的句子写出两句,并以其中一句为例,请说明理由。

  体现友情的句子:

  理由:

  6画线的句子是全文的点睛之笔,请参考下面背景材料,说说为什么作者称自己是"闲人",这体现了作者当时怎样的心境。

  背景材料:苏轼才华横溢,有济世之志,力主政治改革,但对王安石变法的激进之处持有不同意见,后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实际如同流放。本文就是写于此时。

  《治水必躬亲》

  1.解释下面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

  (1)不可执一,泥于掌故(泥: ) (2)流有缓急,潴有浅深(潴: )

  (3)非咨询不穷其致(穷: ) (4)布袍缓带(缓带: )

  (5)必如是而后事可举(如是: )

  2.用现代汉语说说下面句子的意思。

  (1)随官人役亦未尝横索一钱。

  (2)必如是而后世可举也。

  (3)如好逸而恶劳,计利而忘义,远嫌而避怨,则事不举而水利不兴矣。

  3.辨别下边各组句子中多义词的意思。

  ①情:非相度不得其情( )    以情动人( )

  ②致:非咨询不穷其致( )    错落有致( )

  ③躬:是以必得躬历山川( )    鞠躬尽瘁( )

  ④举:必如是而后事可举也( )   举世闻名( )

  4.海瑞当年是如何治河的?请用课原话回答。

  5.填空。

  《治水必躬亲》选自《      》,作者    ,    代江苏金匮人。文章论述了

  的道理,并以明代有名的清官     为例,说明治水不但要      ,而且要     。

  6.下面句子朗读节奏停顿不正确的是(  )

  A.治水/必躬亲  B.泥于/掌故C.昔/海/忠介治河  D.而随官人役/未尝/横索一钱

  7.海瑞是一个廉洁奉公的清官,也是一个身体力行、操劳奔忙、造福百姓的实干家。下面这些句子,

  分别表现了海瑞哪些方面的品质?

  ①布袍缓带,冒雨冲风,往来于荒村野水之间......

  ②亲给钱粮,不扣一厘......

  8.给下边的字词注音。

  潴(  )  躬(  )  胼(  )  胝(  )

  9.解释下边的词语。

  (1)执一: (2)掌故: (3)相度: (4)咨询:

  10.翻译下边的句子。

  (1)非相度不得其情,非咨询不穷其致

  (2)是以必得躬历山川,亲劳胼胝。

  11.为什么说治水"必得躬历山川,亲劳胼胝"?用课文原句回答。

  12.治水要防止哪些现象?用课文原句回答。

  课外文言文语段阅读题

  一、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3题

  王冕者,诸暨人。七八岁时,父命牧牛垄上,窃入学舍,听诸生诵书;听已,则默记。暮归,忘其牛。父怒挞之,已而复如初。母曰:"儿痴如此,何不听其所为!"冕因去依僧寺而居。夜潜出,坐佛膝上,执策映长明灯读之,琅琅达旦。佛像多土偶,狞恶可怖;冕小儿,恬若不见。安阳韩性(当时著名学者)闻而异之,录为弟子,学遂为通儒。(《王冕传》)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①父命牧牛垄上 (    ) ②琅琅达旦 ( )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两个句子。

  (1)听已,则默记。译文:

  (2)安阳韩性闻而异之。译文:

  3.本文记叙了王冕苦学的哪两件事?从中你受到哪些启发?

  答:                                     、

  二、参照注释,阅读下列文言文片段,完成1-2题。

  陈胜王凡①六月。已为王,王陈②。其故人尝与庸耕者闻之,之陈,扣宫门曰:"吾欲见涉。"宫门令③欲缚之。自辩数,乃置,不肯为通。陈王出,遮④道而呼涉。陈王闻之,乃召见,载入俱归。

  注释:①凡:总共;一共。②陈:陈县。③宫门令:守卫宫门的长官。④遮:拦住。

  1.对下列四句话中"之"字意思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①其故人尝与庸耕者闻之。 ②之陈。 ③宫门令欲缚之。 ④陈王闻之。

  A.①与④同 B.①与③同 C.③与④同 D.四个都不同。

  2.针对上述文言文,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 陈涉称王六个月,把陈县定为王都。 B.陈涉的老朋友到陈县想见陈涉。

  C.守宫门的长官想把敲打宫门的那个人绑起来,不肯向陈涉通禀。

  D.陈王出巡,宫门令拦住去路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