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海洋资源包括海水中生存的生物,溶解于海水中的化学元素,海水波浪、潮汐及海流所产生的能量、贮存的热量,滨海、大陆架及深海海底所蕴藏的矿产资源,以及海水所形成的压力差、浓度差等。下面分享一些关于海底世界手抄报的设计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海底世界手抄报图片设计 01
海底世界手抄报图片设计 02
海底世界手抄报图片设计 03
【海底世界手抄报设计相关资料】
中国现状的海洋资源
基本情况
中国拥有丰富的海洋资源。油气资源沉积盆地约70万平方公里,石油资源量估计为240亿吨左右,天然气资源量估计为14万亿立方米,还有大量的天然气水合物资源,即最有希望在本世纪成为油气替代能源的“可燃冰”。中国管辖海域内有海洋渔场280万平方公里,20米以内浅海面积2.4亿亩,海水可养殖面积260万公顷;已经养殖的面积71万公顷。浅海滩涂可养殖面积242万公顷,已经养殖的面积55万公顷。中国已经在国际海底区域获得7.5万平方公里多金属结核矿区,多金属结核储量5亿多吨。
海水资源开发利用,是实现沿海地区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发展方向。展望未来,增强海水是宝贵资源的意识,制定海水资源开发利用政策、法规和发展规划,建设国家级海水资源开发利用综合示范区和产业化基地,强化海水资源开发利用装备研发 和生产基础,培育中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海水淡化、海水直接利用和海水资源综合利用技术、装备和产品体系,是推动中国海水资源开发利用朝阳产业形成、发展、成为中国沿海地区的第二水源、并走向世界的重要保障。
我国海洋资源虽然丰富,但开发利用的程度很低(我国陆地开发利用程度较高)。人类面临着人口问题、粮食问题、环境问题等等。人类赖以生存的陆地空间已不堪重负。地球上生物资源的80%分布在海洋里,海洋给人类提供食物能力是陆地的1000倍。在海洋生态不受破坏的情况下每年可向人类提供30亿吨水产品。因此,海洋的开发利用潜力巨大,前景广阔。
向海洋进军,让海洋资源服务于人类,对我国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近海资源
据了解,专项于2004年正式实施,包括近海海洋综合调查、综合评价和“数字海洋”信息基础框架构建三大任务。国家累计投入经费20.59亿元,沿海省(区、市)匹配经费近3亿元。在专项实施过程中,采用了世界先进的海洋调查仪器设备,动用大小船只500余艘,航程200多万公里,海上作业约2万天。全国180余家涉海单位的3万余名海洋科技工作者,经过8年多的努力圆满完成专项确定的各项任务。
通过908专项调查与研究,基本摸清了我国近海海洋环境资源家底,更新了我国近海海洋基础数据和图件,对海洋环境、资源及开发利用与管理等进行了综合评价,构建了中国“数字海洋”信息基础框架,提出了有关我国海洋开发、环境保护和管理政策的系列建议,为国家宏观决策、海洋经济建设、海洋管理和海洋安全保障提供了有效的支撑和服务。专项首次获取我国大陆海岸线长度和海岛数量等高精度实测数据,我国大陆海岸线长度为19057公里,海岛数量为10312个。专项首次查明了我国海洋能等新兴海洋资源分布及开发潜力:除台湾省外,我国近海海洋可再生能源总蕴藏量为15.80亿千瓦;我国重要海砂资源区面积约30.3万平方公里,估算资源量约4749亿立方米,已探明具有工业储量的滨海砂矿产地共91处。
科学开发和保护海洋资源
2015年10月19日国务院副总理汪洋在山东省调研海洋渔业发展情况。他强调,深耕海洋,发展现代海洋渔业,是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战略。要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发展海洋经济和建设海洋生态文明的决策部署,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合理开发利用海洋渔业资源,加强海洋环境保护,促进海洋生态修复,走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现代海洋渔业发展之路。
近几年,中国科学院与山东省合作建设海洋生态牧场示范基地,通过“藻、贝、参、鱼”生态循环养殖模式,形成海洋生态立体混养系统,将海水养殖、增殖放流、环境保护、生态修复、资源养护结合起来,不仅取得良好经济效益,还显著提升了养殖区域海水质量,促进了海洋生态环境改善。汪洋考察了位于烟台莱州的示范基地,对海洋牧场建设取得的成绩给予充分肯定。他强调,发展现代海洋养殖业,对保障食物安全、改善膳食结构、促进农民增收都具有重要意义。要认真研究海洋养殖业发展战略,把海洋生态环境修复和保护放到重要位置,不断提升海洋渔业生产能力和产品质量安全水平。要加强海洋养殖科技攻关,加快成果推广转化。推进海洋养殖业产业化经营,发挥好科技创新的引领作用、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积极吸引农民以合作制、股份制等形式参与现代海洋渔业建设,让农民分享现代海洋渔业发展成果。促进海洋养殖与水产加工流通、休闲垂钓、旅游观光等相结合,加快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提高海洋渔业综合竞争力。
更多相关板报内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