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诚信是我国从古至今一直倡导的传统美德,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关于诚信的手抄报资料,欢迎阅读!
【伯夷采薇不食周粟的故事】
商朝末期孤竹国国君的两个儿子,伯夷和叔齐,他们是互让君位的贤义之人。当这两位年迈的王子流浪到周的地界时,看到周王姬发的军队抬着一个白色大轿,里面坐着的,竟是一尊木雕的周文王像。一打听,他们才知道是周武王与姜太公率领的周朝大军,正要前去讨伐商纣王。周武王是个大孝子,遇有大事,都要把文王的木雕像抬在前面,以表明自己是谨遵遗命的。
看到这种情形,伯夷和叔齐对周武王的行为大失所望,他们认为武王此举有失忠孝仁义、谦和礼让的先王之道。于是对姬发大声呵斥,但姬发并没有处罚他两,而是叫他们离开。
伯夷、叔齐苦心劝诫武王,却差点因此送了性命,他们觉得又羞愧又委屈,此时周武王与姜太公率领大军大胜商纣王,建立了周朝,四方诸侯纷纷归顺,天下太平。
伯夷和叔齐却呼天抢地,一边为纣王悲伤,一边为不能为纣王尽忠而深感羞耻。他们发誓永做殷商的遗民,隐居首阳山而不出,更不再吃周朝的一粒粮食。
在首阳山山上采薇菜充饥,但是到了冬天山上一无所有,又听说首阳山也是周王朝的,两人发誓不再出去采食野菜了。不久,他们便饿死在首阳山。
伯夷、叔齐死后,当地人把他们埋葬在首阳山。他们“义不食周粟”、“采薇而食之,饥饿而死”的故事,深深打动了古今不少贤达志士,于是便把他们的故事到处传诵。
【沈从文失败的第一课】
1928年,大散文家沈从文被时任中国公学校长的胡适聘为该校讲师。沈从文那年才26岁,学历只是小学文化,但他以飘逸的散文震惊文坛,当时已很有名气。
在他第一次走向讲台的时候,除原班学生外,慕名而来听课的人很多。面对台下满堂坐着的渴盼知识的学子,这位大作家竟整整呆了10分钟一句话也说不出来。后来开始讲课了,而原先准备好讲一节课的内容,被他10分钟就讲完了,离下课时间还早着呢!但他没有天南海北的瞎扯来硬撑面子,而是老老实实的拿起粉笔在黑板上写道:“今天是我第一次上课,人很多,我害怕了。”
于是这位老实的“可爱”的坦言失败,引得全堂爆发出一阵善意的欢笑......胡适知道后,评价这次讲课时,对沈从文的坦言与直率,认为是“成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