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不仅是一门学科,更是一门生活艺术!生活处处用到语文,生活更是处处有语文!热爱语文的你,赶紧制作一份语文手抄报,分享你的学习感悟吧!以下是语文迷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语文手抄报资料,一起来感受一下~~
“掉头”还是“调头”
街上指示交通的牌子上写着“请车辆绕行到桥下掉头”。有人批评说应当改为“请车辆绕行到桥下调头”,因为“掉头”是“人头落地”的意思。怎么看待这个问题呢?
“掉头”是一个词,它有两个意思。一个意思是指人扭头转向相反的方向。例如:“他掉头一看,吃了一惊。”另一个意思是指交通工具转向相反的方向。《现代汉语词典》指出,“掉头”有“(车、船等)转成相反的方向”的意思。
的确,“掉”有“落下”的意思,例如说“掉下眼泪”“掉雪花了”“书掉地上了”。但是,“掉”也有“转向相反方向”的意思。例如:
一睁眼,镜子从新又掉过来,仍是反面立着一个骷髅。(《红楼梦》第十二回)
婆婆把棉裤翻过来,掉过去,看了又看。(《新儿女英雄传》第二回)
表示让汽车调转方向的“掉头”中的“掉”,应该理解为“转向相反方向”的意思,不宜理解为“落下”的意思。
因此,“到桥下掉头”的写法是对的。
别具匠心的评语
古往今来,很多文人文思泉涌、才情斐然,他们写出了一篇篇脍炙人口的传世佳作;同时,也有人别出机杼、妙笔生花,写出了许多妙趣横生、耐人寻味的评语,有一些评语妙不可言,读后更是令人回味无穷、叹为观止。
“而”字评语
明朝景泰年间,江南某山区有个王家湾,村中有位以教书为业的王先生。这位王先生酷爱读书,尤其喜欢用虚词。这一天,他给学生讲《论语》:“子——曰,”王先生拖长了腔调,“‘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此即训导尔辈,求学之道,而在乎温而习之,而只学而不诵习,则非尔求学而学之也。”王先生的这段话,也并不难理解,其大意是:“这就是教导你们后辈,求学之道,就在于温习旧的而又不断学习新的知识,如果只是学习却不知道诵读、温习,那么就不是你们为求学而学的好方法啊。”不过,就是虚词用得太多,特别是“而”字,用得既多且烦。
说来也巧,当时恰好学堂外有一老者经过,他听了王先生的讲学之后,捋了捋颔下的胡须,发出两声“嘿嘿”的冷笑,就走进了学堂。王先生听声见人,不由心中不悦,便嗔怒道:“尔缘何而讥吾也?”老者也不答话,径直走到近前,摊纸落墨,一挥而就。只见纸上面写道:
“当而而不而,不当而而而,而今而后,已而已而。”
这是老者对王先生讲学的评语,其意思是说:该用“而”的地方不用“而”,不该用“而”的地方却用“而”,从今以后就算了罢(少用“而”)。这则评语采用了“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的方法,老者也在“而”字上做文章,对王先生滥用虚词,给予了有力地批评,诙谐幽默,又令 人回味无穷。
“一”字评语
1960年,周恩来总理在观看《霸王别姬》一剧时,对剧中主人公项羽作了精辟的评论。
当剧情演到项羽不听大臣们劝阻,刚愎自用,决定出战时,总理评论道:“一言堂。”
当项羽回到后宫,虞姬继续规劝他不要发兵,以防中刘邦的奸计,项羽不容分说:“孤意已决,明天发兵!”看到这里,总理评论说:“一家之长。”
当看到项羽孤军深入,陷于刘邦设下的埋伏圈时,总理评论道:“一意孤行。”
当剧情发展到项羽被困垓下,虽左冲右突也不得脱身时,总理接着又评论道:“一筹莫展。”
当虞姬备酒宽慰项羽,而项羽则心情沮丧,悲唱“力拔山兮气盖世”时,总理又评论道:“一曲挽歌。”
待到四面楚歌、汉兵蜂拥而至,虞姬拔剑自刎,全剧终结时,总理评论道:“一败涂地。”
一部长达两个多小时的戏剧,其剧情繁复芜杂、人物性格鲜明悲壮,周总理能够有的放矢、一贯到底地运用“一”字来评价,而且评得一针见血、切中肯綮,实在是难能可贵。
更多相关文章推荐: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