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辞旧迎新手抄报资料

发布时间:2017-01-07  编辑:cgf 手机版

   春节饮食习俗

  腊八粥——最初是佛教的一种宗教节日食品。《中国年节食食俗》载:释迦牟尼成佛之前,曾游遍印度的名山大川,以寻找人生的真谛。他到了北印度的摩揭陀国时,由于又累又饿、昏倒在地,这时有一位牧女见此情景,急忙把自己带的午餐拿出来,一口一口地喂释迦牟尼。牧女的午餐,是由各种食品混合组成的,里面有采来的各种野果。释迦牟尼吃了这顿香美的午餐,元气顿复。后来他在尼连河里洗了个澡,到菩提树下静坐沉思,于十二月初八日得道成佛。从此每年到“腊七”这天,寺院的僧侣们都要取清新干果,放入洗净的器皿中终夜熬至天明。将熬成的粥用以供奉佛祖,届时,寺院僧侣诵经演法,尔后喝粥以示纪念。这就是腊八粥的来源。佛教在我国流传很深远而沿袭了这一习俗。至于腊八粥用料,北宋以杏仁、桃仁、果脯、江米、黄豆、豆子等;南宋时以胡桃、松子、柿栗之类;元代粥色则是殷红的,亦称红糟粥、朱砂粥,可能用赤豆、莲子、花生、红枣之类致红的原料。宋代孟元老《东京梦华录》记:十二月八日,“诸大寺作浴佛会,并送七宝五味粥与门徒,谓之“腊八粥”。都人是日各家亦以果子杂料煮粥而食也”。

  另据安徽人传说,朱元璋小时给地主放牛,常因断炊而饥饿。有一天,他在一间小屋内发现一个洞,他伸手下去一摸,却是个老鼠的“粮仓”!掏出来的有大米、黄豆、红枣、栗子等物,于是他把这些五谷杂粮一齐下锅,煮了一锅热粥,喝起来香极了,后朱元璋当上皇帝,整天山珍海味吃腻了,想换口味。腊八这天,他忽然想起儿时从老鼠洞掏粮煮粥的事,当下传令御厨以各色谷果煮粥进食。吃后大悦,并将此粥赐名为“腊八粥”。此后,元、明、清沿袭这一食俗,清代最为盛行。有诗云:“家家腊八煮双弓,榛子桃仁染色红。我喜娇儿逢览揆,长叨佛佑荫无穷。” 明代的用料,加江米、白果、核桃仁、栗子等煮粥。 著名的雍和宫腊八粥,除了江米、小米等五谷杂粮外,还加有羊肉丁和奶油,粥面撒有红枣、桂圆、核桃仁、葡萄干、瓜子仁、青红丝等。腊八粥现又称八宝粥,用料以桂圆、苡米、麦片、糯米、绿豆、红豆、芸豆、花生等八物(也可选自己喜爱的如芡实、栗子等)。

  年糕——春节吃年糕,“义取年胜年,籍以祈岁稔。”寓意万事如意年年高。 年糕的种类有:北方有白糕饦、黄米糕;江南有水磨年糕;西南有糯粑粑;台湾有红龟糕。汉代扬雄的《方言》一书中就已有“糕”的称谓,魏晋南北朝时已流行。贾思勰《齐民要术》记载了制做方法。明、清时,是糕已发展成市面上一种常年供应的小食,并有南北风味之别。北方年糕有蒸、炸二种,南方年糕除蒸、炸外,尚有片炒、汤煮诸法。

  饺子——远在公元五世纪,饺子已是北方汉族的普通食品。当时的饺子“形如偃月,天下通食。”但当时饺子是连汤吃的,故当时称之为“馄饨”。至唐朝时,吃法已与今天一致。1972年在新疆吐鲁番唐墓中发现有饺子,形制与现代七异。宋代称饺子为“角子”,此词也外见于时清小说中。元代忽思慧《饮膳正要》中又有“扁食”一词。明、清时又有了“饺儿”、“水点心”、“煮饽饽”等新称谓。明中期以后,饺子逐渐成为北方春节传统食品。因饺子形如元宝,有“招财进宝”之意。春节饺子讲究在除夕夜十二点钟包完,此刻正届子时,以取“更岁交子”之意。

cnbanbao.cn_20152191923271959.jpg?x-oss-process=style/qr.yuwenmi

  压岁钱的意义

  压岁钱的风俗源远流长,它代表着一种长辈对晚辈的美好祝福,它是长辈送给孩子的护身符,保佑孩子在新的一年里健康吉利。

  每到除夕之夜,小孩子将会得到长辈给的压岁钱。为什么过春节的时候要给孩子压岁钱呢?

  这里有一个流传很广的故事。传说,古时候有一种身黑手白的小妖,名字叫"祟",每年的年三十夜里出来害人,它用手在熟睡的孩子头上摸三下,孩子吓得哭起来,然后就发烧,讲呓语而从此得病,几天后热退病去,但聪明机灵的孩子却变成了痴呆疯癫的傻子了。人们怕祟来害孩子,就点亮灯火团坐不睡,称为"守祟"。

  在嘉兴府有一户姓管的人家,夫妻俩老年得子,视为掌上明珠。到了年三十夜晚,他们怕祟来害孩子,就逼着孩子玩。孩子用红纸包了八枚铜钱,拆开包上,包上又拆开,一直玩到睡下,包着的八枚铜钱就放到枕头边。夫妻俩不敢合眼,挨着孩子长夜守祟。半夜里,一阵巨风吹开了房门,吹灭了灯火,黑矮的小人用它的白手摸孩子的头时,孩子的枕边进裂出一道亮光,祟急忙缩回手尖叫着逃跑了。管氏夫妇把用红纸包八枚铜钱吓退祟的事告诉了大家。大家也都学着在年夜饭后用红纸包上八枚铜钱交给孩子放在枕边,果然以后祟就再也不敢来害小孩子了。原来,这八枚铜钱是由八仙变的,在暗中帮助孩子把祟吓退,因而,人们把这钱叫"压祟钱",又因"祟"与"岁"谐音,随着岁月的流逝而被称为"压岁钱"了。到了明清,“以彩绳穿钱编为龙形,谓之压岁钱。尊长之赐小儿者,亦谓压岁钱”。所以一些地方把给孩子压岁钱叫“串钱”。到了近代则演变为红纸包一百文铜钱赐给晚辈,寓意“长命百岁”。对已成年的晚辈红纸包里则放一枚银元,寓意“一本万利”。货币改为纸币后,长辈们喜欢到银行兑换票面号码相连的新钞票给孩子,祝愿孩子“连连高升”。

  在我国历史上,很早就有压岁钱。最早的压岁钱也叫厌胜钱,或叫大压胜钱,这种钱不是市面上流通的货币,是为了佩带玩赏而专铸成钱币形状的避邪品。这种钱币形式的佩带物品最早是在汉代出现的,有的正面铸有钱币上的文字和各种吉祥语,如"千秋万岁"、"天下太平"、"去殃除凶"等;背面铸有各种图案,如龙凤、龟蛇、双鱼、斗剑、星斗等。

  唐代,宫廷里春日散钱之风盛行。当时春节是"立春日",是宫内相互朝拜的日子,民间并没有这一习俗。《资治通鉴》第二十六卷记载了杨贵妃生子,"玄宗亲往视之,喜赐贵妃洗儿金银钱"之事。这里说的洗儿钱除了贺喜外,更重要的意义是长辈给新生儿的避邪去魔的护身符。

  宋元以后,正月初一取代立春日,称为春节。不少原来属于立春日的风俗也移到了春节。春日散钱的风俗就演变成为给小孩压岁钱的习俗。清富察敦崇《燕京岁时记》是这样记载压岁钱的:"以彩绳穿钱,编作龙形,置于床脚,谓之压岁钱。尊长之赐小儿者。亦谓压岁钱。"

 

  到了明清时,压岁钱大多数是用红绳串着赐给孩子。民国以后,则演变为用红纸包一百文铜元,其寓义为"长命百岁",给已经成年的晚辈压岁钱,红纸里包的是一枚大洋,象征着"财源茂盛"、"一本万利"。货币改为钞票后,家长们喜欢选用号码相联的新钞票赐给孩子们,因为"联"与"连"谐音,预示着后代"连连发财"、"连连高升"。

  从上面的叙述中不难发现,压岁钱的风俗源远流长,它代表着一种长辈对晚辈的美好祝福,它是长辈送给孩子的护身符,保佑孩子在新的一年里健康吉利。

网友评论

精彩抢先看New  Top

最热文章榜Hot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