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话"自20世纪50年代开始大力提倡,经过近60年的推广和普及,已经成为一个人人皆知的日常用词,然而"普通话"却并非新中国建立之后出现的新词,它早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切音字运动中已被提出,20世纪30年代又被拉丁化新文字运动重新解释。
19世纪末,清廷日衰,外辱日重,富强国家、普及教育逐渐成为清末社会各界共识,普及教育的首要工具之一就是语言文字,一时间语言文字改革作为社会文化变革的重要内容之一开始受到朝野的共同关注,切音字运动应运而生。切音字运动以切音识字、制订切音方案为主旨,而制订切音方案就必然涉及汉语内部的分类问题。
1906年,切音字运动中的朱文熊其《江苏新字母》一书中把当时的汉语分为"国文""普通话"和"俗语"三类,其中"国文""俗语"分别指"文言"和"方言","普通话"则指"各省通行之话"(朱文熊,1906)。在"官话"概念孳乳既久、"官话"地位业已为清廷承认的晚清时期,朱文熊提出"普通话"表示"各省通行之话"确实是一个全新的语言观念。制订切音方案需要以一种具体汉语口语为基础,切音字运动中各主要切音方案均拼一种或几种方言(《江苏新字母》拼的即为苏州话),若某一方案声名愈重,其试图影响的使用地域和使用范围就愈广,如此便引发了时人关于切音方案与同文之治、南方诸方言与北方官话的讨论。然而,或许因为朱文熊的"普通话"概念只是提供了一个关于即将到来的现代社会交际语言的模糊想法,缺乏具体内容,因此在切音字运动关于切音与同文、方言与官话的讨论中,朱文熊的"普通话"概念及其与传统"官话"概念之间的关系并没有引起时人的关注。
20世纪30年代,由清末至民国,中国在现代社会中又向前迈进了近30年,声势浩大的国语运动将中国(准)官方语言由"官话"推进为"国语",伴随中国的现代社会进程,该种(准)官方语言在使用人口和使用地域迅速扩大的同时积极寻求其在现代国家中的合法地位。在"国语"这一概念整合意义并寻求其社会地位的过程中,在语言历史中沉默了近30年"普通话"一词被拉丁化新文字运动重新解释,再次进入中国的语言生活。
1931年,瞿秋白在其长文《鬼门关以外的战争》中对普通话进行了详细地解说。首先,瞿秋白肯定"普通话"与"国语"的相似性,"现在一般社会生活发展结果,所谓五方杂处的地方是'文化的、政治的、经济的中心',能够影响各地方的土语自然而然的叫大家避开自己土话之中的特别说法和口音,逐渐形成一种普通话。这种普通话大半和以前'国语统一筹备会'审定的口音相同,大致和所谓北京官话的说法相同"。其次,瞿秋白强调"普通话"与"国语"的差异性,"这种普通话不必叫做国语。因为:第一、各地方的土话在特别需要的时候,应该加入普通话的文章里。第二、各地方的方言——例如广东话、福建话、江浙等等话,应当有单独存在的权利,不能够勉强去统一的"(瞿秋白,1931)。拉丁化新文字运动是民国中后期一场民间的、左翼的语言文字运动,它在文字形式、标准语音以及语体文风等基本语言问题上均提出与当时国民政府语言政策区别抗衡的观念主张,如以"拉丁化新文字"区别"注音字母"和"国罗字母"、以"普通话"区别"国语"以及以"大众语"区别"五四白话"等,其中"普通话"概念的提出再次解释了民国以来日益壮大的汉语口语交际语言,强调了"国语"概念整合中其他的一些可能性,从而预示了现代中国官方语言发展的某些方向。或者可以说,在语言学理上"普通话"与"国语"的区别并非彻底绝对,但在社会功能上二者的差异却一定泾渭分明。
"普通话"一词导源于切音字运动,重新解释于拉丁化新文字运动,在清末、民国的两次提出均为民间立场,作为与"官话""国语"相区别的一个语言概念,它所包含的语言内容和社会功能体现了现代汉语共同语在口语层面强大的生命力和广泛的社会性,表达了异于"官话""国语"概念的另外一些语言诉求。新中国建立之后,"普通话"一词最终实现了自身的官方认定,"这种事实上已经逐渐形成的汉民族共同语是什么呢?这就是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的普通话" (张奚若,1955) 。
普通话学习技巧
普通话要重视语音
学习普通话必须兼顾语音、语法、词汇三个方面。汉语方面的分歧突出地表现在语音方面,不但各大方言区之间的语音系统差别大,就是一个地区、一种方言内部也常在语音方面有明显的差异,而在词汇和语法方面方言与普通话的差异是有限的。可以说,语音差异是造成交际困难的主要原因。所以,学习普通话的关键是学习以北京语音为准的标准音,学习语音必须专注地通过口、耳的训练才能学好。
怎样学习普通话发音
学习普通话语音包括发音和正音两个部分。
发音准确是语音学习最基本的要求。发音是否准确与听音、辨音的能力有关,所以首先要提高语音的分辨力。在掌握了正确发音的基础上,还要通过反复练习,达到完全熟练的程度。
正音是指掌握汉字、词语的普通话标准读音,纠正受方言影响产生的偏离普通话的语音习惯,这属于一种记忆的训练。方音同普通话语音的差异不是毫无规律的,了解了方音和普通话语音的对应规律,就不必一个字音一个字音地死记,而可以一批一批地去记。在正音的基础上,还要通过朗读、会话练习,逐步运用到实际口头语言中。
普通话的吐字归音
汉字的音节结构分为声、韵、调几个部分。声,又叫字头;韵,分为韵头、韵尾、韵腹三个部分;调,字神,体现在韵腹上。
汉字的发音应该以遵循汉字的音节结构特点。要求得“珠圆玉润”,应该尽量将每个汉字的发音过程处理成为“枣核形”,以声母或者韵头为一端,以韵尾为另一端,韵腹为核心。
要达到枣核形是让自己的普通话更纯正的关键,但是,不可能,也不要片面强调字字如核,这样必然会违背语言交流的本质,去追求技巧和方法,削弱声音的感情色彩,破坏语言的节奏。
一个汉字的音程很短,大多在三分之一秒就会结束。要在短短的时间内兼顾声韵调和吐字归音,必须从日常训练开始严格要求:
1、出字——要求声母的发音部位准确、弹发有力。
2、立字——要求韵腹拉开立起,做到“开口音稍闭,闭口音稍开”。
3、归音——干净利落,不可拖泥带水。尤其是 i u n ng等做韵尾时,要注意口型的变化。
如何使声音更饱满、宏亮
感觉说话费劲,声音传不远,大致有两个原因:其一是没有充分利用共鸣器官;其二是气息不稳。
我们所发出的声响都是依靠两片声带震动而成,本质上没有多大的差别,但是震动经过了咽、喉、口腔、鼻腔、胸腔等人体自然的空间后被逐渐修饰、放大,形成自己的风格,最终传达到听众的耳朵里。在我们说悄悄话(用气声)的时候,声带并没有震动,仅仅依靠气息的摩擦,再怎样用力,也不会有任何声响,因为没有震动,也就没有共鸣!反之,要追求声音洪亮,一味依靠声带的强烈震动,只能造成声带充血,声音嘶哑。唯一的解决办法就是充分利用共鸣腔,让震动在口腔、鼻腔甚至胸腔得到共鸣,放大,自己的声音才会饱满,圆润,高扬。
几个小技巧:
1、体会胸腔共鸣:微微张开嘴巴,放松喉头,闭合声门(声带),象金鱼吐泡一样轻轻地发声。或者低低的哼唱,体会胸腔的震动;
2、降低喉头的位置:(同上);喉部放松、放松、再放松
3、打牙关:所谓打牙关,就是打开上下大牙齿(槽牙),给口腔共鸣留出空间,用手去摸摸耳根前大牙的位置,看看是否打开了。然后发出一些元音,如“a”,感觉感觉自己声音的变化;
4、提颧肌:微笑着说话,嘴角微微向上翘,同时感觉鼻翼张开了,试试看,声音是不是更清亮了。
5、挺软腭:打一个哈欠,顺便长啸一声(注意周围有没有人哦!)。
以上技巧其实就是打开口腔的几大要点,以后在大声说话的时候,注意保持以上几种状态就会改善自己的声音。但是,切记,一定要“放松自己”,不要矫枉过正,更不要只去注意发音的形式,而把你说话的内容给忘了,这就本末倒置了。
气息的问题
发音靠震动,震动靠气息,所以要使声音洪亮,中气十足,就要有饱满的气息。呼吸要深入、持久,要随时保持一定的呼吸压力。平时可以多做一些深吸缓呼的练习,最好在练习说话的时候先站起来,容易寻找到呼吸状态,要坐的话,也要坐直,上身微微前倾。
运用气息的时候,千万不要“泄气”,要在上述的呼吸压力中缓缓的释放,并且要善于运用嘴唇把气拢住。这样来保持胸腹和嘴唇的压力平衡。
声音的线路问题。
我们的发音,有一个不易察觉的线路,比如打呼哨,声音很响亮,道理就在于气息畅通,声音集中,通行无阻。说话也是这样,要尽量让自己的气息贯通,让声音尽量沿着口腔内部的中纵线穿透而出。这样才能使声音集中而明亮。
如何区分平舌音和翘舌音
普通话中舌尖前音(又叫平舌音)z、c、s 和舌尖后音(又叫翘舌音)zh、ch、sh这两类声母的发音部位一前一后,完全对立,很多人会把舌尖后音读成舌尖前音。
若想改变这种情况,首先要熟练掌握这两类声母的发音特点及规律,其次要能准确区分含有两类声母的不同的字词。
具体的区分方法是:
第一,利用普通话声韵配合关系来区分。普通话声韵配合规律显示:
(1)以ua uai uang 作韵母的字,声母是zh ch sh,如“抓、耍、拽、庄、床、双”等;
(2)以en作韵母的字,除了“怎、参(差)、岑、森”几个字外,以eng作韵母的字,除了“层、曾”和以“曾”做声旁的少数字外,其余字的声母都是舌尖后音。
(3)以ou作韵母的字,除了“凑”等少数字外,其余的声母是ch;
(4)以uen作韵母的字中,只有“顺、吮、舜、瞬”四个字的声母是sh,其余字声母是s;
(5)以ong作韵母的字中,声母只有s,没有sh。
第二,根据形声字声旁的表音功能,利用已知的声旁推断出同声旁的一批字的读音。这种方法虽有例外,但不妨一试,只是用时须谨慎,以免有出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