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节的相关办报内容:中秋节由来简介
中秋节有悠久的历史,和其它传统节日一样,也是慢慢发展形成的,古代帝王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礼制,据说古代帝王习惯在春季二月十五早晨祭太阳,秋季八月十五晚上祭月亮,这就是后来所说的“祭日祭月不宜迟,仲春仲秋刚适时。” 帝王春天祭日,秋天祭月,达官文士也跟着效仿,此俗又逐渐传入民间。
根据史籍的记载,“中秋”一词最早出现在《周礼》一书中:“中春昼,鼓击士鼓吹豳雅以迎暑;中秋夜迎寒亦如云。”这就是说,旧历八月十五日,是一年秋季八月的中间,故谓之中秋。《礼记》中载有“天子春朝日,秋夕月。朝日以朝,夕月以夕。”这里的“夕月”就是拜月的意思。两汉时已具雏形,到魏晋时,有“谕尚书镇牛淆,中秋夕与左右微服泛江”的记载。直到唐朝初年,中秋节才成为固定的节日,中秋赏月之俗始盛行。《唐书·太宗记》记载有“八月十五中秋节”。欧阳詹(公元785~约827年)于《长安玩月诗序》云:“秋之于时,后夏先冬,八月于秋。季始孟终;十五于夜,又月云中。稽于天道,则寒暑均,取于月数,则蟾魂圆,故曰中秋。”
精美的中秋节手抄报图
中秋赏月,最盛是宋代。南宋孟元老的《东京梦华录》记载:“中秋夜,贵族结饰台榭,民间争占酒楼玩月。”每逢这一天,东京的所有酒楼都要重新装饰门面,扎绸彩的牌楼,出售新启封的好酒。铺子堆满新鲜佳果,夜市之热闹,一年之中少见。显官和豪门,都在自己的楼台亭榭中赏月,琴瑟铿锵,至晓不绝。一般市民则争先占住酒楼,以先睹月色为快,并且安排家宴,团圆子女。“此夕浙江放‘一点红’羊皮小冰灯数十万盏,浮满水面,灿如繁星”(见《武林旧事》)。而“京师赏月之会,异于他郡。倾城人家子女不以贫富能自行至十二三,皆以成人之服饰之,登楼或于中庭拜月,各有所期:男则愿早步蟾宫,高攀仙桂。女则愿貌似常娥,圆如浩月。”(见《新编醉翁谈录》)
至明清时,民间更重视中秋节,已与元旦(旧指农历正月初一)齐名,成为我国的主要节日之一,仅次于春节的第二盛大传统节日。《西湖游览志余·熙朝乐事》云:“民间以月饼相遗,取团圆之义。是夕,人家有赏月之宴。苏堤之上,联袂踏歌,无异白日。” 清代富察敦崇的《燕京岁时记》,祭月时,男子多不叩拜,谚曰:“男不拜月,女不祭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