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手抄报相关资料:古代科技之争巧斗奇的手工业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手工业,是又一个“乱世出英豪”的领域。
这时期在冶铁业创造出了灌钢法,在陶瓷业青、白两个体系的瓷器更为成熟,在纺织业织锦与刺绣发展迅速,在建筑业出现了前所未有的佛教建筑棗寺院、寺塔与石窟(特别是石窟,更是宗教建筑与艺术的成功结合,其数量与艺术质量都远远超过了佛教的故乡印度)。
然而,这个时期最为耀眼的景观,却是出现在机械制造业。一时间里,能工巧匠竞相涌现,奇思异想争相斗艳,成为当时最为灿烂的一道风景线,也成为古代中国机械制造史上最为辉煌的一个时期。
您还记得我们在第一章第一部分中为您介绍的上古时期的发明大王“垂”吗?
马钧就是继垂之后的又一位绝代名匠、机械大师。
马钧,字德衡,三国时期魏国扶风(今陕西兴平)人。幼年时期的马钧,恐怕很少有人会夸他聪明的,因为他从小就口吃。出身贫寒的家庭,居住在穷乡僻壤,使他没有机会接受很正规、很系统的教育。然而,这位沉默寡言、毫不引人注目的马钧,却有着善于动脑、勤于动手的优秀品质,加之他长期生长生活在民众中,使他有机会接触到实际的机械用品,这为他日后进行技术革新与创造打下了基础。
马钧生活的时代,正是曹操统一北方以后,倡导屯田,奖励农耕,兴修水利,发展生产,以图统一全国的时期,这为马钧的机械改革与制造提供了较好的客观条件。
马钧最先改革的,是丝织所用的织绫机。
当时所用的织绫机,是西汉陈宝光的妻子创制的一种提花织机,大约60天能织一匹散花绫。一匹散花绫的价值,在当时能卖到“万钱”,可见这部织机还是较为先进的。
但马钧对这部织机的工作效率与操作的复杂费力仍不满意,他仔细研究了这部织机后,反复进行改进,最后取得了成功。
原来的织机是“五十综者五十蹑”或“六十综者六十蹑”,马钧把它们都改成为十二蹑,这样不仅大大节省了劳动力,而且提高了生产效率(效率一下子提高了几倍),并且织出的图案有了更多的变化,质量也有明显的提高。
在初试一举成功以后,马钧信心大增,开始了新的进军。
当时农村的提水灌溉工具,主要是桔槔与辘轳。但这两种工具的效率都较低,一般的生活生产用水还能应付,一旦大量的灌溉乃至抗旱所用就明显不行了。
马钧在研究了所有的灌溉工具之后,感到都无法使它们大幅度地提高工作效率,于是决定创制一种新的高效率的提水灌溉机械。这次,他又取得了成功,创造出了一种崭新的灌溉机械棗翻车。
翻车,就是俗名所说的水车,又称龙骨水车、踏车水龙、水蜈蚣等。马钧当时所发明的翻车,由于没有具体的记载流传下来,所以具体的构造今天不得而知了。后来元代王祯的《农书》等对翻车开始作具体的记载,人们才了解了它的具体结构。这种翻车在我国农村一直使用到当代,也没有什么大的改变,可以推想马钧所创制的翻车也应该不会有什么大的不同。
科技手抄报
这种翻车大体可以分为二个大的部分:一部分是树立在河岸边上的门架,中间横有扶杆,下部横设转轴,轴的中心有齿轮,齿轮两侧装有踏板。另一部分是木制的长槽,槽中间是回形的龙骨(木链条)串板。长槽一头放入河水中,一头靠在岸上。龙骨串板一头绕在横轴的齿轮上,一头绕在水中的长槽头上。这样,人一踩动踏板,横轴就带动龙骨串板运动起来,将河水连续不断地提升到岸上来。
这种看似有些土气的翻车,在当时却是世界上最先进的提水灌溉工具。后来又出现了畜力翻车与风力翻车、水力翻车,并一直使用到当代才为抽水机所替代,足见马钧这项发明所具有的实用价值与漫长的生命力。
指南车,相传是我国西汉时期发明的机械定向车。据称不管车辆怎么行走,车上站立着的一个木人,它的手臂总是指向南方。
但这种指南车后来失传了,到了马钧的时代,只有一些传说而已。于是,相信的人也有,怀疑的人也有。
魏明帝时,马钧已经在朝廷中担任了给事中的官员。事有凑巧,一天,马钧与一些官员正好谈起指南车的问题。当时的散骑常侍高堂隆和骁骑将军秦朗都不相信古代真有什么指南车,马钧则表示不能这么说。于是,高、秦两人对马钧进行了一番人身攻击,说他连说话的轻重都分不清,还谈什么制造。马钧对此侮辱并不屈服,当即表示要重制指南车。结果,魏明帝也知道了这件事,就正式下令马钧重新造车。
马钧在没有什么重要资料可借鉴参考的情况下,经过刻苦的钻研与工匠们的群策群力,终于复制成了久已失传的指南车。这一下,整个天下都“服其巧矣”,高、秦两人也同样只能折服。
但当时对指南车真正重视的人并不多,所以这台车子不久又失传了,而且又一次没有将具体的结构记录下来。
在马钧之后,复制指南车的人不少,如祖冲之等人,他们都取得了成功,但却一次又一次地没有将具体的结构记录下来。一直到宋代的燕肃和吴德仁复制成功后,才在《宋史》中对它的结构有了记载。但这是否与以前的结构都一样,就不能肯定了。20世纪50年代,中国历史博物馆也曾复制成功了指南车,可以给现代的人们以更直观、更形象的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