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 我爱读书手抄报的资料

发布时间:2017-08-20  编辑:pinda 手机版

  我爱读书的办报资料:读书与知识积累

  苏东坡在《李氏山房藏书记》中说:“孔子圣人,其学必始于观书。”

  由于少小从军,我没有进过校门,没受过正规教育,我所得到的知识与学问,除了实践以外,全来自书本,全凭自学。因为种种原因,我工作资历虽不算浅,但前四十年的工资常是入不敷出。不论怎么困难,捉襟见肘,买书还是豁得出去的。上个世纪60年代,因为戴着“帽子”,每月只有四十元的生活费,虽如此,只要在书店见到一册久已渴望的书,总是在书柜前走过来走过去,迈不动步,最后一咬牙,告诫自己:戒烟一周,买下来了吧!

  人到老年,别的东西没攒下,只攒下了一房子书。我老家的住处比较宽敞,专拿出一间屋做书房。书多,就索性请木匠师付围着三面墙,自下而上,打造了一圈同墙壁一般高的“书架”。那时几乎每天都要到书房浏览一圈,检阅一遍,坐拥书城的感觉,真好!那一本本印着铅字的书册,仿佛都是有血有肉、有声音有心灵的生命。只要掀开一本书的封面,就能跨跃时空,倾听到先辈的教诲,可以与智者高人促膝谈心。

  读书是一种享受。这种享受的过程,就是知识积累的过程。参天大树是从柔弱幼苗一天天成长的,接天大厦是一砖一瓦垒筑起来的。阅读就是积累。苟子在《劝学篇》中说:“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都是从不同侧面说明了“积”的涵义。

woaidushu8.jpg?x-oss-process=style/qr.yuwenmi

我爱读书的手抄报

  读书即是武装头脑,让你的脑袋成为知识的宝库,积累古今中外的学问。我不打麻将,不打扑克牌,几乎没进过舞场、歌厅,也不喜欢有事没事泡在网上聊天。袁枚在《随园诗话》中说得好:“名到没世称才好,书到今生读已迟。”离休以后,我觉得没有任何事情比在读书中消磨时光更有意义,更美好了。

  鲁迅、胡适、郭沫若、茅盾、朱自清、巴金、老舍、曹禺、沈从文等大师级作家,他们知识渊博,思想开阔,著作丰厚,无不在于阅读与积累。《进思录》一书在讲到“格物穷理”时说:“怎得便会贯通 须是今日格一件,明日又格一件,积习既多,然后脱然自有贯通处。”假如不是天长阅读,日久积累,即使是“闻一知十”的颜渊,也很难“通众理”。“积习既多”者,才可能“触类旁通”、“举一反三”。一个人的智慧才能学问,无一不是知识积累的结果。

  马克思为写《资本论》一书,整整用去十四年的时间积累资料,动笔前,共阅读和硏究了一千三百多部有关著作,在撰写关于英国劳工法部分时,曾把图书馆里记载英国与英格兰调查委员会和工厂视察委员报告的蓝皮书,一一作了认真研究。马克思这样告诉世人:“研究必须阅读丰富的资料,分析它的不同的发展形态,并探寻出各种形态的内部联系。不先完成这种工程,便不能对于现实的运动,作出符合科学的说明。”

  读书最好随手把有用的知识记下来。好记性不如烂笔头,随时随地把零零碎碎的阅读心得,一点一滴地记录下来,不求一次记多少,但求长期坚持,数年如一日。当今,书籍浩如烟海,我以为,阅读不要只凭一时兴趣,要广泛涉猎,广泛之中又不乏侧重之点,专精一门,做到“体察当格之物”,阅读与积累都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人,要像学会生活那样学会读书。善于思考的生活习惯与浓厚的阅读兴趣,要天长日久地用心培养。生活、读书都是生命的必须,一个是物质的,一个是精神的。“只生活,不读书,所得知识必定浮泛浅薄,不能深入;只读书,不生活,则有成为书呆子的危险。”

网友评论

精彩抢先看New  Top

最热文章榜Hot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