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训手抄报资料内容:我是一个兵的来历
陆原原名陆占春,1922年11月出生于河北省丰润县汤家嵩子村。1942年,20岁的他参加了八路军。陆原虽文化程度不高,但酷爱写作,尤其喜欢音乐。抗日战争后期,他曾经到延安抗大一分校学习,抗战胜利后到冀东军区独立第13旅宣传队。在这里,他认识了《我是一个兵》的曲作者岳仑。后来陆原的部队整编为第四野战军,他参加了辽沈战役和平津战役。
1949年,四野46军南下至湖南衡山富塘镇做短暂休整时,传来新中国成立的喜讯。驻地军民一片欢腾。欢乐之余,陆原和岳仑激动地说,军中文艺工作者要为新中国写歌曲。部队继续南下作战,陆原被任命为师文工团的文美分队长,岳仑任音乐分队长。依据解放军从松花江打到海南岛的战斗历程,两人共同完成了一首歌———《人民战斗员》。但是这首歌拿到部队试唱,战士们反映冷淡,说歌词没有新意。
由于没有新歌,战士们还在唱《向江南进军》《打到南京去,活捉蒋介石》,有的连队还在唱《大叔大婶救救我》。每天出操前、吃饭前、开会之前都要唱歌的。作为专职文艺工作者,陆原和岳仑焦急万分。连队指导员也来找他们:“你们听听,这群大老爷们敞开嗓门一起哭,像话吗?没有一点阳刚之气,哪像打了胜仗的兵?音乐家,快点给咱写新歌吧!”
军训手抄报
时值1950年,陆原所在的中南军区艺术剧院驻扎在湖南位于湘江边上的祁阳县,这时朝鲜战争爆发了,仗已经打到了釜山。刚刚诞生的共和国受到了侵略者的威胁。指战员们个个义愤填膺,随时准备歼灭入侵之敌!
当时师里正在开展“写自己,忆过去”的业余创作活动,在连队的黑板报上、小晚会上,快板、诗歌、顺口溜如雨后春笋般地出现。陆原从中发现了一首稍微完整的叙事《枪杆诗》,其中几句是:俺本来是一个老百姓/放下锄头来当兵……,这首诗给了陆原直接的灵感和启示,陆原不禁想起了一首抗日歌曲中的“老百姓/老百姓/扛起枪杆就是兵”的歌词。两下加起来一掺和,陆原嘴里就冒出了《我是一个兵》的歌词:我是中华一个兵/来自苦难老百姓/打败万恶的日本鬼/消灭反动蒋匪军。
过了几天,陆原刚从剿匪队回来,遇到了岳仑。饭后,趁大家出去洗澡的功夫,他俩在司务处宿舍的木板阁楼上,全神贯注你一句,我一句反复推敲着,满身是汗也顾不得。最后他们将陆原原来的七字一句的歌词修改成为了长短句:“我是一个兵/来自老百姓/打垮了日本狗强盗/消灭了蒋匪军。”
岳仑吸取民歌乐曲和鼓点节奏,一鼓作气谱出了《我是一个兵》的曲调,谱曲几乎冲口而出。不到1个小时,这首传世之作就在两个激情满怀的解放军战士手里产生了。
军训手抄报
歌曲写出来了,首先让演员试唱,大家一听歌词就十分高兴,认为简单、质朴、有力量。所以不到1个小时就合唱、轮唱全背会了。接着师部又在连队教唱,不到一袋烟的功夫,战士也学会了。甚至连驻地的老乡和儿童也能唱出来。后来在领导和同志们的建议下,将原词中“帝国主义敢来侵犯”改成“谁敢发动战争”。战士们非常喜欢,说:“这歌儿唱着痛快,起劲儿,又充满光荣感和责任感。”“唱着这首歌,真比吃红烧肉还香呢!”
当年被西方舆论界称为“中国在朝鲜的两颗重磅炸弹”之一的《我是一个兵》就这样问世了。(另一颗“炸弹”是作家魏巍的散文《谁是最可爱的人》)因为它铿锵有力,曲调质朴,很快就在连队热火朝天地唱了起来。不久,解放军总政治部通知各部队搜集近年来创作歌曲作品,师里就将这首《我是一个兵》上报到总部。